以《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等规定为基础,全面梳理刑事诉讼各阶段办案期限:
一、逮捕前办案期限不超过37天

所谓“黄金救援期”,通常是指在侦查机关作出刑事拘留决定与检察机关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的这一期间。假如辩护律师展开积极有效的诉讼救援行动,成功地说服检察机关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或者成功地劝阻侦查机关实施进一步刑事追诉行动,那么,案件就可以撤销案件而告结束,辩护律师也就成功地协助委托人实现了“出罪”的目标。因此,对于这一事关委托人前途命运的关键诉讼阶段,由于通常要经历37天的时间,因此人们又将其称为“37天黄金救援期”。
律师提示
一、家人涉嫌刑事犯罪,第一时间委托律师,了解案情;
二、根据案件情况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三、根据侦察机关的反馈创造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四、在侦察机关取保未果,不要放弃,案件移交检察机关后及时提出《羁押必要性审查意见》,并且组织证据进行论证。
五、充分利用37天为涉案家人获得取保,因为只有家人取保后,之后的退赔、筹措罚金等一系列的事情才可能落实,而这些都是可以减轻刑罚的关键。
二、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2-7个月

三、审查起诉期限10日至6.5个月

四、审查不起诉案件相关期限

五、一审期限10日至6个月

六、二审期限2-4个月

七、不计入办案期限的期间

以上信息基于《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规定,确保了刑事办案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时间框架和法律依据。

侦查阶段
侦查阶段是刑事案件的启动阶段,主要由公安机关负责。公安首次讯问时长一般为24小时,可以适量延长至48小时,作为家属只需要关注这个时间节点,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当事人还没有出来,那么大概率是被拘留了,可以尽快找律师会见,了解案件事实真相、争取取保候审。
审查起诉阶段
此阶段主要由检察院负责,起到对侦查阶段的工作进行复核的作用。如果证据确凿,检察院可以批准逮捕。在某些情况下,检察院可能会退回案件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检察院做出是否批捕的决定一般是在公安阶段拘留第二天开始计算的,在7+7、14+7、30+7天之内,这个时间节点也是刑事案件的“黄金37天”。这之后检察院一旦做出批捕的决定再想取保就很困难了。
审判阶段
审判阶段是刑事流程的终点,由法院负责,包括受理、开庭、庭审和判决等环节。法院受理后,会确定开庭日期,并确保各方得到通知。在庭审中,将公开审理证据,听取各方意见,然后对案件进行裁决。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