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关注“章哥说买房”微信公众号,加入知识星球提问,有问必答、绝不敷衍。全程一对一指导购房相关事宜。
提问1:
章哥您好,我们目前面临买房的重大选择。现在估算可筹集到首付200万左右,月收入总计约3万多,年终奖另算。我和女友都有购房资格,尚未办理结婚证。我在总部基地工作,目前在丽泽桥附近。请问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是否应该买房,该什么时候买房?以我们的首付和月供能力,适合一次买两套房吗?请问有推荐的区域吗?
回答1:
1、 建议今年买房,而且是现在就开始准备。因为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所有主要国家都开始了货币宽松政策。市面上的钱突然增多了,贷款变得容易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主要投资品、保值品的不动产,必将受到关注。
从历史角度看,历次货币宽松时期,不动产没有下跌的先例。也就是说,在未来一到两年,涨多少还不好说,但至少不会跌。
之所以劝你们尽快行动,是因为你们不是专业投资客,决策相对会慢一些,而买房的准备工作也多。从开始选址看房到签约交款,至少几个月时间。所以,希望你们尽快行动,免得错过时机。未必现在就马上出手买,但要做好准备。
2、 北京的购房资格很珍贵,尽量利用到最大值。但以你们的首付资金和收入来看,其实买一套和买两套的区别不是很大。
以一套计算,网签价控制在468万之内,首付164万,剩余的缴纳税费和中介费,再贴补一些首付,能买到最多不到500万的房产。
如果分开使用的话,理论上最大可撬动总价570万的房产,比一套房会高一点。但实际上去掉这些费用之后,也就是500万出头,比一套房的总价多不了什么。
一套房或两套房,贷款都在300出头,月供2万左右。从投资角度来讲,一套房两套房,只要是投资总价差不多,那其回报率也几乎一样。
3、 但是,你们如果买一套房的话,能够买到自住体验不错的。而两套房则肯定都是老破小,至少在面积上是很不宽敞的。
所以请考虑清楚,是否愿意牺牲居住体验而分割出一套小房来收租金?这是不可能兼得的,以南四环附近的老公房来看,250万能买到一套40多平的,月租金在4000左右。也就是说,你们是否愿意用也住老破小的代价,来换取这每月4000块。
4、 你们的工作地点都在北京南部,那可以考虑南四环附近的老公房。比如新村和韩庄子一带,这种老小区的规模不小,房价在5万左右。生活很便利,但是居住体验确实不太好,请考虑。
提问2:
章哥您好,我的情况是准备资金了约150万,月供能力在2万左右。现在刚有了在北京买房的资格,首房首贷。目前纠结于是买二手房,还是限竞房新房。请问出于自住和投资角度来看,应该怎么选择?另外,请问大兴瀛海、房山长阳、亦庄开发区这三个地段应该怎么选择,未来哪个区域会发展更好?谢谢。
回答2:
1、 以首付150计算,首房首贷资格,理论上最大可购买428万的房产。最多贷款278万,以25年计息,月供1.6万。
2、 如果是从投资角度考虑,建议选择二手房,限竟房尽量不要买。所谓的限竟是针对开发商的要求,也就是在限定售价的情况下竞争地价。
比如限定将来的楼盘价格为3万,然后让开发商从2万楼面价起拍,那地价越高,说明利润空间越小。那在此情况下,你觉得开发商要想多赚钱,是会把房子盖成物美价廉的,还是会偷工减料啊?
肯定是后者吧,他们没办法涨价,就只能减配。所以,谁都不是傻子,都看得出旁边的二手房比这新房都贵,那为什么还要去买二手房啊!一分钱一分货,老祖宗的话很有道理的。
而且,不仅限竞房最好不买,如果从投资的角度讲,所有政策性房产都不要买。因为这房屋性质就说明一切了,政策性房产,就是不让你炒房不让你盈利的,那还投资它干嘛?
政府推出这种房产,就是让收入低的人群来自住的,可很多人却想利用政策赚钱,这不是和政府对着干吗,能有好结果?
所以,无论是从投资,还是从自住角度看,限竞房都不值得买。
3、 这三个地段中,亦庄有高新产业支撑,未来的发展必将超过另两个。
长阳就是一个普通的五环外新区,因为没有产业,只是一个生活居住区而已。瀛海其实也一样,但因为距离亦庄近,能承接产业区的溢出人群,所以在概念上感觉超过长阳。而长阳已经发展了十年了,从交通、配套来说已经基本成熟,稳定性更高。瀛海是刚开发不久的区域,未来或许会发展的更好,只不过不确定性也相对较大。
所以,如果从投资的稳妥性来讲,亦庄、长阳、瀛海,这三个地区应该这么排序。
关注“章哥说买房”微信公众号,加入“知识星球”提问。一对一问题解答,并赠送二十年心得攻略。带你跑赢大盘,获得超额收益。
1、加入知识星球可以帮你解答从购房时机、城市区域、社区户型、看房、砍价(房价、中介费)、签约、资质、贷款、维权的全部问题,真正站在买房人角度的专业建议,一对一解答。
2、加入知识星球可以获取章哥从业二十年总结出的房产投资全套心得攻略,让你学会房产投资方法论。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