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爱帮忙》继续为您帮忙

《专家爱帮忙》继续为您帮忙《专家爱帮忙》继续为您帮忙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直接搜索微信公众账号:sxwbmszk,加入我们,我们将继续为您服务。

2014年9月15日,《民生周刊》推出了《专家爱帮忙》栏目,为广大读者在法律咨询、情感宣泄、心理疏导等方面提供权威、贴心的服务。2014年11月10日,我们建立了《专家爱帮忙》微信群,读者可以在微信群里实时互动。除线上活动外,我们还多次进行了线下活动,不到一年的时间,线下活动十余次。这一周,就微友们热切关注的一些问题,我们再次为您解答,集中呈现。

法律专家张艳平

山西晋英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执业以来先后承办过大量的民事、刑事、经济诉讼以及劳动争议案件,还参与过企业改制项目、城中村改造等非诉讼法律事务。诉讼方面擅长刑事辩护、合同经济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案件的处理;非诉讼方面擅长公司组建、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签订与谈判、劳资纠纷等各项法律实务的应对与处理。

心理专家韩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师、催眠师。晋中市心理戒毒中心特聘咨询师,太原市交通学校心理工作负责人,接受过系统心理学专业训练,擅长催眠训练、潜能激发等。近年来,多次面向全市中高考考生进行考前辅导,收效明显。

A 离婚了,给女方家的彩礼还能不能要回来?

事件回放:

■网友“烛光微笑”:

我是忻州人,自2008年高中毕业之后,就一直在太原打工。去年8月底,经家人介绍,我与同在太原打工的同乡女孩小珍认识。相处得还不错,2015年元旦,我们就开始商量订婚事宜。当时,小珍家要十万元的彩礼,我和家人东拼西借凑够了10万元给了小珍家,经过两家商议,小珍家人将10万元彩礼拿出来为我们购买了一辆汽车,供我们婚后使用,并在2015年2月1日,将汽车登记在了小珍一人名下。

2015年2月14日,我和小珍登记结婚,10天后,我们举办了婚礼仪式。但没有想到的是,婚后不久,我和小珍便经常因为小事争吵不断,每次我们一发生矛盾,小珍就会玩失踪,离家出走。唉,自结婚到现在不到半年时间,她已经5次离家出走了,最后一次出走是在今年6月份,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我实在没办法忍受现在的婚姻状态,想向妻子提出离婚。但是,我们订婚时的10万元彩礼,一直都在妻子娘家。我想问:如果我提出离婚,能不能要求妻子返还10万元彩礼?另外,我们订婚时新买的汽车是不是我们的夫妻共同财产?

○专家帮忙张艳平: 返还彩礼,是要符合一定条件的

本案中涉及到离婚时财产返还以及用彩礼购置的财产分割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第二项和第三项规定的,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烛光微笑”和妻子小珍自2月份结婚登记后,虽然女方经常离家出走,但是并非从来没有一起共同生活过;另外,虽然男方借钱给女方作为彩礼,但不存在因为给付彩礼而导致男方生活困难的情形,所以,男方要女方返还彩礼的请求是不予支持的。 另外,双方结婚登记前,女方用彩礼钱买车,并将车辆登记在女方名下,应当属于女方的婚前个人财产,虽然车辆一直由双方婚后共同使用,但是不能以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B 退伍军人的转业费、自主择业费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

事件回放:

■网友“清泉”:

我老公张哲(化名)2003年参军入伍,我们在2004年相识并恋爱,2006年5月我们登记结婚,张哲在部队因为工作表现好,所以就成为了一名志愿兵继续留在部队工作。直到2014年12月底,他才转业回地方,同时也因此取得了转业费、自主择业费共20万元。

我和张哲本来感情挺好的,他人也不错。可自结婚之后,我俩就一直两地分居,常年聚少离多,渐渐地,我们夫妻俩的感情逐渐淡漠,我们分居已经长达4年,我想如果提出离婚,我们婚后部队给他发的转业费等,应该属于我们夫妻共同财产,离婚的话,我应该得到那一系列费用的一半财产,这个说法对吗?

○专家帮忙 军人婚姻关系中取得的财产,有明确的划分

在军人离婚案件中,涉及到军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部队取得的财产,不能一概而论认定为全部是个人财产,或者全部是夫妻共同财产,这是有明确划分的。

相关法律规定:“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费属于个人财产;”“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分割发放到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的,以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数额为夫妻共同财产。年平均值,是指将发放到军人名下的上述费用总额按具体年限分得出的数额。其具体年限为人均寿命七十岁与军人入伍时实际年龄的差额。”从上述司法解释可以看到,如果军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部队期间因人身伤害而取得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费等,因需要用于对军人的医治,所以,该部分财产属于军人的个人财产,而非夫妻共同财产。

本案涉及到的是军人的复员费、转业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该费用虽然不属于军人的个人财产,但也并不能全部纳入夫妻共同财产范畴,女方作为妻子能够分割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具体而言,即双方应当先求出年平均值,即以转业费总额除以具体年限,然后再以夫妻婚姻存续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数额即为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由男女双方均等分割。其他部分则为男方军人的个人财产,归其个人所有。

C 在家特别能说的孩子在幼儿园却不理人,怎么办?

事件回放:

■网友“夏天里的清菊”:

女儿5岁,现在在幼儿园上中班,最近一段时间,孩子的老师说她在幼儿园里几乎不和别人交流,老师问她问题也是点头或摇头,问得多了,也是非常简短的几个字就回答了。

其实孩子这种情况在之前的幼儿园里,老师也说过,当时我们觉得她可能是不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因为她在家里特别能说,有时候话多得有点让人烦。只不过她讲话喜欢绕圈子,比如桌上放支笔,她会先问“这个东西能干什么?”然后再问“它叫什么?”如果她想吃苹果,会先问“这个东西好不好吃?”然后再说“我可以吃吗?”

除了这些也没发现其他问题,后来就转了一家幼儿园,没想到这里的老师也说孩子不爱交流,说她和人说话时几乎不正视别人的眼睛。最近,我和老婆也发现孩子确实存在问题,她除了在家里说话外,连院子里的小朋友也不搭理。有一次院子里的一个小朋友主动和她打招呼,想叫她一起玩,我就让她也和小朋友打个招呼,但她就是不理人,怎么说她都不听。回家以后,我问她为什么不和小朋友打招呼,问了好久,她就是不说话,最后才甩给我两个字“不想!”

我想咨询一下老师,这孩子不会是得了自闭症了吧?我平时工作忙,应酬多,孩子她妈脾气比较火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专家帮忙 请家长们好好利用假期,给孩子一段用心的陪伴

孩子可能有些“自闭倾向”,但不是自闭症。造成的原因有很多,但父母对她的关注度不够多是很主要的原因。这一点,从家长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当第一个幼儿园的老师说孩子有问题时,家长并没有送孩子去专业机构咨询,而是自己在家观察,他们觉得孩子正常,是因为孩子在家里说话,虽然他们也知道孩子在家里的表达方式和正常孩子不太相同,但他们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而且家长和她在一起也不是交流,只是询问。比如孩子不和小朋友打招呼,理由是“不想”,家长并没有继续观察追问,孩子为什么不想。

别让家长的无知成为孩子成长中的无形杀手,家长的疏视和遗忘对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现在正好是暑期,希望家长们正好利用起这个假期,多陪陪孩子,不是单纯地陪着,有的妈妈和朋友聊天也带着孩子,觉得自己走到哪里都带着孩子,但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关注到孩子真正的需求,这不是科学的陪伴。

关于陪伴,给家长们4点建议:

1、用心陪伴:

比如送孩子去兴趣班,不要送到就离开,可以花十几分钟时间观察一下孩子,下课后就你看到的很具体的点和孩子交流。多问“为什么”“是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当孩子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时,稍加留意,不要用一种老眼光,觉得孩子就是这样,但也不要太过紧张,当自己控制不了时应向专业人士请教。

2、健康的生活环境:

孩子身强体壮需要有规律的活动。孩子放假休息在家,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关注周围的生活环境上,如果家长平时晚睡迟起,这时候应该稍加控制,因为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

3、和谐的家庭氛围:

父亲强势会摧毁孩子的勇气,母亲强势则会摧毁孩子的自我认同。父母的和谐相处,能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助力。家里经常有争吵时,会压抑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内心很想表达时,就会通过一种很奇怪的方式向大人求助。

4、渗透性的支持:

所有心理问题,都可以减轻甚至扭转。首先需要家长用爱陪伴,用钱用时间是不够的,必须用心,要坐下来倾听,有时候不需要多说什么。还可以第三者表扬,如果想让孩子树立自信,不要进行无效表扬比如说“真好”“真棒”等不具体词语。可以借由第三者说出对孩子某个行为的认同。

总之,孩子是我们独一无二的珍宝,他们成长的每一个时期都是关键期,不要因为自己的疏于管理和浑然不知而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其实每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每位家长都有心,希望大家能抽出时间来,做一个用心的家长。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高巍 赵琴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5-03-22 15:26
下一篇 2025-03-22 16:3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