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敬爱的各位同行,早晨好!
蓄谋已久的“2014北京刑辩律师业务培训周”培训活动开始了!本人是韩嘉毅律师,也就是北京市刑诉法委员会主任。作为组织、策划、实施本次培训活动的主犯,强烈欢迎各位同行的到来,欢迎各位的莅临、惠顾。
本来我邀请了我很了解的、心系刑辩律师的全国律师协会的王俊峰会长,请他来致一个开幕词,但不巧的是他有外事活动不能赶回来,特意拜托我给坚持学习的做刑辩的律师表达他的敬意和问候。我也邀请了北京市律师协会的张学兵会长,他也是全国律协的副会长,但是今天他也有活动,只能明天来。于是,我就只能自己在今天的开幕式上做个发言了。
我不太懂什么叫丰满?什么叫骨感?但是我也想讲讲理想和现实。
理想!每个人都有不断变化的理想。我开始做律师的时候、开始做刑事辩护的时候,我的理想就是要成为“刑事辩护第一人”。这是埋藏在我心里多年的小秘密!后来我发现已经有了“刑辩第一人”,于是我就开始不停的学习、不停的实践,期望自己能够赶超“刑辩第一人”,成为“刑辩第一人”。就在这漫漫的艰苦的孤独的攀登过程中,我又逐渐认识到,成为了、有了“刑辩第一人”又能怎样呢?对于中国的法治建设来说,有了“刑辩第一人”疗效不显著、效果不明显、药力不够大。
不得不承认、尽管会有同行激烈地反对,刑辩律师高高在上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我们面对的检法两家不再是退伍军人、军转干部,而是我们的同门师兄师弟。他们每天只吃一种饭,律师为了生活每天都吃不同的饭,相比之下他们吃的很专业,我们不是全都很专业。检法的培训制度,既有师傅带徒弟、言传身教的一两年,也有财政支持的疗养休假式的课堂讲座。正是由于这样,我们看到群体之间的差距越发显现,我们的地位变得不再平等,他们开始习惯了小看坐在辩护人席位上的律师们,他们明显地表现出不愿意听辩护人的侃侃而谈!如何改变这种群体之间的现状,这是每个从事刑辩的律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这是每一个刑辩律师必须面对的课题!这也是刑辩律师面临的充满挑战的巨大的难题!
如果有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律师都能超越田文昌律师,成为“刑辩第一人”,我其实可以不用去当“刑辩第一人”了!这比我去当“刑辩第一人”更加重要。于是,不仅我要努力学习,我还要带动周围的兄弟共同学习,大家一块完成超越!超越“刑辩第一人”成为“刑辩第一人”,这才应该是我的理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大家的共同的理想!应该是一个群体的理想!很高兴,我们今天就在追逐理想的路上……
现实!现实就是今天我很激动。这么多刑辩律师、喜欢做刑辩的律师聚集一堂,仅凭一个网络上的一个消息、仅凭大家的口口相传,刑辩律师是一家,这不仅仅是口号,这就是现实。我们真是一家人!不仅激动,我也很感动!在座的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前辈、也有刚出校门的晚辈,路途遥远没有阻挡您学习的脚步,闷热和雾霾没有阻挡我敬爱的同行们的视野。
作为主犯,我很有担心,这也是现实。担心的最大问题是安全!不论是本次活动中,还是来来往往的路上,稍有不测,我都会深深自责、惴惴不安。拜托各位,小心谨慎、平安是福!
同样,我还担心是我们如何善待请到的授课领导们。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经常参加刑诉法委员会活动的同行都知道我要说的话题,并且在此之前的大大小小几十次讲座中,从来没有出过问题的一个问题。我们希望这些已经与我们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的、被同行普遍认可的、讲座精彩的主讲人,在此次讲座的过程中,还能像以往一样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恳请各位同行对于他们在表述过程中过于激情的流露,包括反思、设想、建议、批评、责怪,不要过于关注,要持有宽容的心态,要进行保护或保留。网络时代、随便上网、谨慎评价、弘扬正能量至关重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希望这些被邀请来的刑辩律师的老朋友,不惧怕、还愿意、永远愿意、十分高兴、十分兴奋地来到刑辩律师的讲堂,与我们大家交流与分享。拜托各位,相互转告、互相提醒,万万不要出现主讲人说,再也不敢来了的局面。这也是最我担心的!
在北京刑辩律师培训的历史上,这次活动不能说后无来者,至少是前无古人。我们刻意请了经过检验的最资深的讲者,我们刻意将本来可以分开进行的活动集中进行,我们刻意选择大大的场地……现实就是我们的压力很大!
我们希望这次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我们希望这仅仅是个开始。这么多律师群体中最为活跃的刑辩律师聚集一堂,能不能还有续集,仰仗在座的各位。我们能不能展现出高大上的群体形象,决定了这种形式的培训能走多远。不错,面对违法和强权,我们可以拍案而起、挺身而出、两肋插刀,做刀尖上的舞者、做刺头、死磕,但是,那仅仅展现的是刑辩律师各种风采、神韵中不畏强权、激情洋溢的一个方面而已。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我们必须展现的是,我们是最讲规则与秩序的、温文尔雅的、风度翩翩的、大气大度的伟光正的一面。不要让各级关心、爱护我们这个群体的领导失望,必须用事实和证据来说话,一定让他们放一百个心,举办这样的活动没有问题。刑辩律师是求知欲望最强、最朝气蓬勃、欣欣向荣,最为靠谱的一个群体。
“欺软怕硬”不是绝不是刑辩律师的品格!尤其是我们,北京市律师协会民主选举出来的刑诉法委员会,一个没有权、没有钱,热心做事的群众性团伙!我们做的不够好,我们知道,没有能力款待大家,没有能力迎来送往,甚至有可能没有给您提供一个座位,我在自责!务必请大家原谅!此次培训办得好,全凭北京市律师协会领导的好,办得不好,作为主犯要承担全部责任、连带责任、无限责任。
北京的同行、参加过刑诉法委员会活动的律师们知道或应当知道,刑诉法委员会举办的各项活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想此次活动也会不负众望。
祝各位同行不虚此行、收获满满、身体健康、一路顺风。
我只说一句话,谢谢韩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