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遇到劳动仲裁,
十个有九个输,你相信吗?

在现实,很多小微企业收到仲裁委的仲裁通知时,老板可能怎么都想不明白,那个离职的员工为什么会告他。在职的时候,自己明明对他那么好,他怎么好意思去仲裁?明明是他的能力不够,明明是他有错在先,他反而去告我?!
所以,老板非常不服气,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打赢这场官司。于是就找律师委托律师去打这场官司。但是找律师有用吗?真的可以打赢这场劳动仲裁吗?
作为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必须要明白,当员工去申请劳动仲裁的时候,说明企业在管理和劳动仲裁风险规避上,是有明确的漏洞的。甚至,企业根本就没有去做劳动仲裁风险的规避管理。
那么,在企业失去先机的同时,员工早已经收集准备好了他需要的证据,他有足够的证据去证明是企业的过错。对他来说这场劳动仲裁,是稳赢的开局。
这也是很少有企业,能够赢下劳动仲裁的原因。可以说,十个劳动仲裁纠纷,有九个是企业一方输,还有一个是因为那个劳动者不会收集证据。所以你去看一下,有几个律师是打赢了劳动仲裁纠纷的?最后的结果是该赔偿多少的,就赔偿多少,一分少不了。
反而,还需要承担一笔律师费。
当企业遇到劳动仲裁的时候,去找律师就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最好的选择是,赶快去梳理下自己的劳动仲裁风险规避系统,把有漏洞,有风险的地方赶快补上,完善好。狼吃了羊不是去找狼,而是要亡羊补牢。
因为当一个人从沙子里面淘到金子之后,会吸引来一窝蜂的淘金者。
企业只有把管理中的每个环节,都一一设置好了用工风险的防范措施,形成一个系统闭环的劳动仲裁风险规避体系,才会从根本上去杜绝劳动仲裁事件的发生。
有效的劳动仲裁风险规避系统,一定是围绕员工到公司的每个程序节点展开而来的,从招聘面试,到入职,再到在职期间的考勤管理、合同协议管理、薪酬管理、奖惩管理、行为规范管理、规章制度管理,以及最后的离职管理。每个程序节点都要预先设置用工风险规避防范措施。否则这个系统就是无效的,有漏洞的。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一定要去检视自己的企业是否存在以下的风险问题:
1、公司上班时间长、单休、加班多;
2、公司没有缴纳社保或公积金;
3、公司没有签合同,或者签的是劳务合同;
4、工资结构简单粗暴, 只有两三项,甚至只有一项;
5、在人员辞退、优化调岗上,没有合法措施,完全自己说了算。
6、公司存在老油条员工,但是员工不走。
7、公司没有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都是口头管理;
8、公司存在不合理甚至是违法的管理制度和要求。
如果一个企业,存在以上八个风险当中的任意一个风险点,那么,我就强烈的建议你赶快去建立自己的劳动仲裁规避系统,因为下一个劳动仲裁纠纷,可能就与你有关。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