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有关情况。
为何密接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为何取消中风险区?如何纠正层层加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1日发布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二十条通知。今天这场发布会帮你读懂“防疫二十条”。
持续调整让防控更精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表示,不断优化疫情的防控举措,不是放松疫情防控工作,而是强调更加科学精准,强调更加与时俱进。总的要求就是要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做到既防住疫情,又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保障的影响。
为何取消次密接和中风险区划定?
为何密接的密接不判定了?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表示,评估发现,次密接的阳性检出率很低,大概是3.1/10万,也就是10万个人里面有3个人。通过及时判定并且管控密切接触者,能够降低次密接的阳性率。根据这个情况,次密接不去管、不去判,可以节约很多服务保障的资源。我们出台公共政策,就要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不再判定次密接。
常继乐强调,取消了对于密接的密接的判定,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而是要更加精准科学地做好我们的疫情防控和处置工作。
对于取消中风险区的判定,常继乐解释说,经过第九版的实践应用以及7、8月份的评估,发现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为3/10万,我们觉得有风险,但是不大。同时,中风险区划了以后,管控的人员比较多,也消耗防疫人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决定取消中风险区。
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原来是7天集中隔离,现在调成7天居家隔离。社区好管控,同时节省集中隔离资源。闭环管理作业的高风险人员,从原来的7天集中隔离或者居家隔离7天,改成5天居家健康监测。外溢人员的风险经评估以后大概是4.9/10万,但是这些人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我们把高风险区外溢的人员7天集中隔离改为7天居家隔离,考虑他到社区以后好管控,同时节省集中隔离资源。
如何纠正“层层加码”“一刀切”?
雷海潮透露,各地已经成立了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每天都在进行调度,对于各地网民、人民群众反映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转交给有关地方来予以推动解决。当然,今后工作当中,我们还要及时收集整理各方面群众和有关媒体的反映,来进一步保证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举措能够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和执行落实。
针对部分地区对货车通行“层层加码”、过度管控等问题,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说,坚决纠正“层层加码”“一刀切”行为。一是加强统筹部署,明确科学精准管控要求。切实做到“五个严禁”。二是加强督办转办,推动问题立行立改。三是加强值班值守,一事一协调切实解决问题。
优化调整入境人员管控和核酸检测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为了更好地统筹我国外防输入以及国际往来,便利人员往来,在严防外防输入的情况下,对于入境人员的管控以及核酸检测进行了优化调整。
一是取消了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以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是随着境外疫情的广泛传播,人群感染率普遍较高,导致入境以后首次核酸检测阳性Ct值大于等于35的人群,既往感染的比例非常高,所以调整了入境人员阳性检出的判定标准。
三是参照北京奥运会和成都世乒赛疫情防控的经验,对于入境从事商务的人员和体育团组特定的入境人员设立了免隔离闭环管理区,也就是“闭环泡泡”。
四是根据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进一步缩短,同时也是为了防范在集中隔离点的交叉感染风险,我们调整了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期限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生活必需品如何保供?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安宝军表示,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商务部将持续强化市场监测与预测预警,及时投放肉类储备,协调跨区域物资调运,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稳定。
二是维护保供主体有序运转。指导地方督促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商贸场所,严格落实相关要求,科学精准做好自身防疫。针对可能出现的涉疫情况,要做足前期准备,提前规划临时替代场所,一旦需要,能够迅速做到人员、设施、车辆、物资平稳转换,维护保供主体能够有序运转。
三是强化物流配送保障。指导地方建立完善保供企业白名单制度,优先保障名单内企业经营、车辆通行和人员到岗,也要为外地保供企业创造便利条件。在封控区域,合理设置物资接驳站、固定接收点,加强人员配备,保障末端配送力量充足。
四是做好区域联保联供。商务部将根据地方需要,加强跨区域联保联供协调,帮助组织货源,保障市场供应总量充足。要求各地全面掌握本地生活必需品的货源主渠道,并与周边地区、主产区加强“多方帮一方”的互助互保合作,如果有需要,可以立即开展应急调运支援。
未来会否逐渐取消集中隔离?
王丽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仍然还没有终止,对于这样一种新发传染病,从它的危害角度,我们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接人员实施集中隔离,这个措施是对于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近三年的抗疫实践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这次二十条优化措施对于密接、高风险区溢出的人员,以及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缩短了集中隔离期限,或者由之前的集中隔离调整为居家隔离或者健康监测,这样的调整是基于我们对病毒新的特点,以及前期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优化的实践,在基于数据、证据的基础上做出的,并不是说集中隔离作用必要性在降低。未来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整个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我们也不排除再对我国隔离措施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来源: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作者:赵斌)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