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调解,给分手一个喘息的机会

离婚调解,给分手一个喘息的机会

“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米兰·昆德拉 《生活在别处》

离婚调解,给分手一个喘息的机会

“520”这天,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的婚姻登记大厅比平时更热闹些。因为爱情,一个普通的日子,变得不再普通。新人们微笑着看着手中的“红本本”,有点不敢相信从此要将彼此托付。 不过,紧挨着登记大厅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门口也坐着不少人,这是离婚登记处。 选择在“520”这天离婚是不是更具讽刺意义?其实并没有,因为没了爱情,5月20日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一。 根据我国《婚姻登记条例》:“只要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符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并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此项规定是为了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离婚自由权利。” 律法无情,但人有情。 中国有句俗话,叫“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 针对当下离婚率逐渐增高的状况,为避免当事人草率离婚,各地民政部门推出离婚调解工作,设立婚姻调解室,在当事人自愿接受的基础上,请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专业团体用一系列人性化、亲情化措施作离婚调解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冲动型、草率型离婚的当事人进行调解劝和。 心理咨询师杨丽军就是鼓楼民政局聘请的婚姻调解员,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离婚登记处门口安抚前来办理手续的夫妇。 杨丽军说,在我国,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对于调解员来说,并非一味的和稀泥或者劝和不劝离。因为婚姻对当事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一种责任,社会和谐的根本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这个意义讲,我们的调解工作只是希望夫妻双方能更理性更负责任地对待婚姻。” 说着,她打开一个铁皮柜,抽出厚厚几大摞婚姻调解档案,一边翻一边讲,这里面有令人扼腕的情感,有叫人齿冷的忏悔,有让人感觉奇葩的情节……这一张张档案记录着一段段感情的终结,也见证着一个个生命的重启。

离婚调解,给分手一个喘息的机会

是调解婚姻,更是帮助个人成长

因为婚姻调解必须基于当事人自愿,所以,杨丽军和她的同事们通常不对当事双方进行对错的评判,更多时候,他们是引导双方发现各自身上的问题。正确认识自己往往是最难的,而一旦能正确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就意味着向成熟又迈出了一步,即使婚姻不再,也会收获个人的成长。 对南京女孩林芳茹来说,就是这样。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林芳茹的人生简直就可以用那句经典台词来形容——人生大起大落得太快,实在太刺激了。 一月前的一个聚会上,一个来自北京的年轻帅气的大男孩,开始了对她的疯狂追求。 男孩对女孩是一见钟情,女孩对男孩也心存好感,但她那时还不知道,她遇到的是今生的冤家。 仅仅一周后,陷入甜蜜与疯狂的她和他,走进了鼓楼民政局,敲章扯证,看着手中的大红本本,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这段幸福生活,仅仅准备了一个星期。 第八天的早上,她像前七天一样睁开眼,伸手抚摸枕边,却是一片冰凉。 人呢?这个问题持续了7天。 新郎失踪了。 打电话没人接,打朋友电话都说找不到了。 正当她和她的家人陷入绝望,要去报警时,他终于打来了电话。 电话那端,他很平静地说,“我妈把我骂了一顿,说谁允许你背着我就结婚的,还把户口本偷走了,她让我滚回来。” “我这辈子做的最酷的一件事,就是娶你。”虽然要听妈妈的话,可男孩却依旧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某种骄傲。 从杨丽军的表情里,你甚至可以看到女孩当时的错愕与崩溃。 原来,男孩出身单亲家庭,从小和母亲长大,是个典型的“妈宝”。原本和前女友分手后,借着来南京做项目的机会出去散散心,没想到遇到了林芳茹。男孩说喜欢林芳茹是真心的。 女孩说,她相信男孩是真心的,但也感觉到他凡事都听他妈妈的,只不过没想到到了这样的地步。最让她接受不了的是,男孩接到妈妈的电话,连她这个妻子都不告诉一声,就立刻买车票回京了。 女孩无法接受这一巨大的落差,直接住进了南京脑科医院——她得了抑郁症。之后的一个月是双方家长之间的电话对呛。 月底,女孩病情稍减,男方也从北京回到南京,双方因为赔偿问题一起走进了离婚调解室。 杨丽军说,两个人最后还是离了婚,但男孩认识到了自己的不成熟,女孩也认识到自己的性格中的问题。 “虽然是以结束一段婚姻为代价,但毕竟收获了成长。”杨丽军总结。

离婚调解,给分手一个喘息的机会

手机与社交媒体的兴起是这个时代推动人际关系变化的最大推手。对有些人来说,更快地“找到你”是一种幸福,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却是“噩梦”。 对王曦若来说,老公陈楠的手机,就像宇宙中的黑洞,她总想去探索一番,却又怕看到让她恐怖的一幕。而每听到丈夫手机收到微信的“叮咚”声,就像一把钢针,直刺她的脑神经。 王曦若的怀疑来自丈夫单位的一个新来的女同事。4年前的一次公司聚会,王曦若在丈夫公司里见到了那位年轻貌美的女同事后,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从此认为丈夫与那位女同事有了不清不楚的关系,也是从4年前,她开始对丈夫微信提示音开始“过敏”。 只要一听到这个声音,王曦若就会脑补出丈夫与女同事的暧昧聊天,这又进一步强化了她对丈夫的“有罪推断”。而在现实中,丈夫受不了她的疑神疑鬼,开始对她冷脸冷面,这反而印证了她对丈夫的揣测,她向杨丽军控诉,“自从他单位来了这个女同事后,他的手机微信就多了起来,对我是横挑鼻子竖挑眼。” 杨丽军耐心地给王曦若分析她的问题,她告诉王曦若,怀疑,往往是一方、特别是女方社会支持系统的丧失的结果。比如王曦若,没有工作、全职太太,因而长期与社会脱节以后造成沟通出现问题,因为格外注重家庭、孩子、丈夫是而失去自我,反而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压力。 他们最终有没有离婚杨丽军说她并不知道,但王曦若后来曾告诉她,在她的建议下,王曦若开始建立社交圈,甚至开始跳广场舞,也不再因为丈夫一有点不高兴,就患得患失。 “婚姻也是一种修行,是人生成长的一部分。”杨丽军说,“只不过,有时候代价未免太大”。

离婚调解,给分手一个喘息的机会

调解,为沟通创造一个“小时空”

在调解室内,闹矛盾的夫妻都会收到一张题为《劝君三思》的宣传页——在“如何面对争执与矛盾”一段中,这样写道:争执过后,要找时间就发生争执的问题再做一个探讨,可以各自先反思、再互相交流,从而有助于双方的了解深化彼此的关系。 “‘其实都是小事儿’——来调解室的夫妻常用这句话开头。”杨丽军说。 沟通的方式,也几乎都是固定模式,先是各说各话,然后相互指责,再之后没劲儿了、累了,调解员劝说几句,双方冷静冷静,然后开始慢慢认错。 杨丽军说,大多数愿意接受婚姻调解的夫妻或多或少都还对婚姻有所留恋,并不是那么决绝,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缺乏沟通造成的。 而缺乏沟通,是当下所谓“丧偶式婚姻”颇为流行的重要原因。 魏雪对这段“丧偶式婚姻”感到绝望,是在杨丽军的调解室里。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控诉老公每天回家就一直看着手机,也不会跟她说话。而老公则说,“因为我80%以上工作都在手机上完成,所以确实不是在玩手机,而是在工作。”说完他继续低头摆弄手机。 趁着魏雪去洗手间的空档,男人把注意力从手机上挪开,对杨丽军说,“我是个老师,她是个做生意的,我跟她没话。” “我跟他没话!”这是“丧偶式婚姻”的标签。

离婚调解,给分手一个喘息的机会

在杨丽军的调解档案里,另一个案例堪称经典—— 女方说这个家现在没有一点家的温暖,最近这一年多来双方互不理睬,没有任何沟通,虽然同住一个家里但有话要靠女儿来传话,即使提出离婚也是“我跟女儿说,女儿再跟他爸说明”。 杨丽军总结“丧偶式婚姻”的逻辑链条是:因为不知道对方要什么,于是双方交流出现了障碍,说不到一块去,又因为缺乏沟通技巧,以至于要么吵架、要么不说话,最终发展成一方逃走、或者“精神出走”,从此既不离婚也再不理睬,就这样耗着。 “一年来,哪怕只有一次有这样沟通的机会,也不至于到这里来说。”这是许多经过调解后夫妻常说的一句结束语。一旦话说开了,没什么解决不了的事。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走到离婚登记处、进了调解室,双方才有了第一次,很多甚至是一年、甚至几年来,第一次真正的沟通。而这也正是婚姻调解存在的意义——有时候不需要调解员说什么,只要进了调解室,就有了沟通的时空条件。随着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机制近年来在全国普遍展开,它让面临破碎的家庭有了“喘最后一口气”的机会。

离婚调解,给分手一个喘息的机会

不和稀泥,给理性建议

民政部的民政统计季报显示, 2018年1-4季度,随着新人结婚姻登记的数量增加,离婚登记的数量也从97.2万对增加到380.1万对。而刚刚过去的2019年1季度,离婚登记104.8万对,同比增长趋势明显。 如果换一个视角,相比2019年1季度结婚登记的281.5万对来说,104.8万对离婚,意味着有两对新婚,就有近一对离婚。 “离婚自由,是我国公民的权力”。杨丽军介绍,民政部在《关于“关于建立离婚疏导机制的提案”答复的函》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离婚率呈现上升态势,主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妇女地位的显著提升以及婚姻观念的日益开明,人们对婚姻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有的当事人通过离婚等方式开始全新的生活。” “可见,不能把离婚与失败的婚姻划等号”。 在杨丽军经手的调解案例里不乏家庭暴力、外遇等案例,相比于劝和,调解员此时更多地是给予更为理性的建议。 婚姻,不是必须要进行到底的,结束婚姻,也许会痛苦一段时间,可婚姻之后,还有更漫长的人生。相对于维系一段失败的婚姻,离婚,不啻为一次浴火重生。

离婚调解,给分手一个喘息的机会

“11年啊,这人怎么能说翻脸就翻脸啊。”杨丽军口中“翻脸”的这个人,原本是个出租车司机,家里很穷,但他遇到了一个好女人,虽然她离过婚,“拖着油瓶”,但他不嫌弃,或者原来的他感觉自己没资格嫌弃,三口之家日子过得很平静,男人把赚的每一分钱都交给女方,对那个“油瓶”也像自己亲生儿子一样……一晃11年过去了,就当女人以为自己的人生下半场会平静度过的时候,男方的老家传来了拆迁的消息。 “嫌弃女人年纪大、拖油瓶,关键是她身体不好也不能再生育了,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没有他们自己的孩子。”杨丽军清楚地记得男人趁女人不在时对她说的,“我就是想找一个年轻、漂亮的,给我生个儿子。” 女人说,这房子拆迁后男人就彻底变了,一分钱都不交给女方,还担心女方的儿子将来会独吞他的财产,坚决要离婚。 “在金钱面前感情不堪一击。”杨丽军叹息着摇摇头。 “他拆迁得了多少钱?” “具体不清楚,不过据女方说好像有6套房子……” 时代的确在发展,社会也确实在进步,但人性中某些固有的弱点却并不因时代的进步而能迅速跟上,即便是今天,我们展现出来的,依旧是千百年前的那个我们——从陈世美到拆迁男,财富地位的变化总能让人最丑陋的一面迅速现形。而这丑陋人性的底层秘密说白了其实就两个字——自私。 “没有了爱情、亲情,只剩自私,这样的婚姻你还要么?” 合上调解档案,杨丽军苦笑着说。 还想再说什么,门外却吵了起来。 原来,也许只是巧合,离婚登记处只开了一个小窗口,可办理离婚手续繁多,领号排队的人越来越多,从人们的表情上,你能明显感受到一种叫“焦躁”的情绪在蔓延,突然有位男士嘟囔了一句,“这么多人排队,怎么就开这么一个窗口。” 这句话就像点燃了火药桶,焦躁在蔓延,“离个婚也这么难!”随即有人附和,紧接着人们和工作人员吵嚷起来…… “让这一切尽快过去吧。”焦躁的背后是这句潜台词。 是的,这一切终将过去。迎接他们的,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交汇点记者 徐宁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视觉中国供图

离婚调解,给分手一个喘息的机会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10-07 14:36
下一篇 2023-10-07 14:4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