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8日,上海遗产公证处迎来“特殊”游客。
我见到了这位自称是漆畹生遗产继承人的便衣乡村妇女,上海肿瘤研究所副所长技术员,但她所说的遗产实际上是上海市中心的一套价值约1000万的房子。
特殊的是,受遗赠人和当事人甚至没有血缘关系。两人只是维持了几十年的工作关系。
他是她的护工,他是他的老板。
按照法律程序,护工在继承漆畹生遗产之前必须确认遗嘱的真实性,还要确定受影响方是否还有其他残疾亲属可以继承遗产。
为此,上海公证处特意责令相关工作人员来到委托人居住的房屋,整理资产。没想到,他却揭开了一段被封印了10年的不为人知的过去。

前上海公证员
老人有一个儿子
接到上海公证处的任务后,一位名叫西卡的文物整理者立即带着团队赶往漆畹生家。
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栋80多平米的房子。地板和橱柜也是20世纪90年代的旧风格。
但由于某种原因,房间里的光线非常暗淡,呈黄色,即使在夏日的白天也看起来像是黄昏。
西卡见状,立即按下了门边的电灯开关。遗憾的是,即将“点亮”的小灯泡并没有提高她面前的亮度。
她无奈,只好拿出包里提前准备好的手电筒,然后将遗物一一扫描进光束中。
毫不夸张地说,西卡担任文物整理者这么多年,漆畹生是她见过的最爱读书的人。

遗物组织者西卡
在这间小房子里,其实有一个比较大的书房,里面的四个书架上都摆满了书籍。
别说书架上堆满了书,就连书架底部与地板的缝隙也都塞满了书。
也是在这些书中,西卡整理出了200多封手写信件。奇怪的是,其中63篇是同一个人写的。
那人就是漆畹生的弟弟齐千胜。
在两兄弟的书信往来中,西卡意外地发现,这个弟弟竟然还有一个亲生孩子儿子,而且还活着。
这个孩子会是漆畹生的“必养孩子”吗?
“必要份额”又称“特殊财产”,是指继承法为缺乏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
也就是说,如果证明漆畹生的侄子没有赚钱能力,他可以依法继承部分遗产。

漆畹生与齐千胜(左一)与此同时,最重要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这个侄子现在在哪里?答案或许就来自于这63封手写信。
没有时间犹豫,在上海公证处工作的人员立即根据这一线索开始行动。谁能想到,他无意中透露了齐千声“孤独”的生活。
齐千胜,1937年出生于江西省宜丰县。
与其他同龄人不同,这个孩子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只因为他的父亲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还担任过北京特别刑事法院院长。
基于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齐千胜和哥哥漆畹生从小就被灌输了很多要好好学习的思想。
幸运的是,两兄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很快就被北京两所著名大学录取并顺利毕业。
与弟弟相比,哥哥和漆畹生的成绩更好,甚至在毕业前就获得了上海肿瘤研究所的工作机会。
与此同时,齐千胜也于1958年进入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担任数学教师。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形影不离的两兄弟因为工作关系,很少有来往,甚至只见过几次面。
直到1981年,齐千胜才开始与远在上海的哥哥和漆畹生通信,因为他人生中的大事尚未决定。
说起来可能有些难以置信,当时他已经快五十岁了,但他还没有遇到可以共度余生的人。
幸运的是,教师生涯让他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热心的朋友也给他介绍了女性朋友。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齐千生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女孩,而年年增长的年龄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上海肿瘤研究所
为此,他甚至尝试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广告,真诚地表达了自己想要拥有幸福家庭的愿望。
尽管如此,齐千胜的结婚公告一直保持沉默,直到1988年。
就在今年,一位身材高大、卷发的山东女孩按照报纸上的联系方式找上门来。
或许连齐千生都没有想到,这个女孩才二十四岁,两人的年龄相差了大半。
然而,缘分总是很奇妙。两人一见钟情,并于同年5月正式结婚。
对于齐千胜来说,这场婚礼唯一的遗憾就是哥哥和漆畹生没有到达现场,但他还是将自己和妻子的合影装在了一个信封里一起寄出。

齐千胜和妻子
同年9月,他又给哥哥发了一封信,这次也是一个好消息——
“我于9月6日11点30分成为了一个男孩的父亲。我想征求您对孩子名字的意见。我写信通知您。”想来想去,齐千胜选择了一个最常见的名字——齐晓明。不幸的是,儿子的一生并不像他的名字那么平凡。
1989年春天,两个人的甜蜜世界摇身变成了幸福的三口之家。齐千胜所在的学校还给他分配了一套单间公寓。
儿子到来后,齐家的生活似乎变得格外顺利。殊不知,这运气来得非常均匀。

童年时期的齐晓明
很快就戛然而止了。
互相依赖
儿子三岁的时候,齐千胜的妻子突然患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持续发烧差点让这个小女孩丧命。
无奈之下,齐干生只能时常向学校请假,只为照顾卧床不起的妻子和等待食物的儿子。
毫无疑问,这个男人不仅是一个好丈夫,也是一个好父亲,但上天并没有因为他对家庭的呵护而放过这个家庭。
1994年7月16日,是齐千生一生中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因为就在这一天,他最心爱的妻子去世了。

童年时期的齐晓明
临行前,妻子唯一担心的就是儿子的成长。小明还那么小,没有妈妈他怎么活。
话音刚落,齐千胜的眼圈就红了,连忙安抚妻子。
“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儿子受委屈的。”
为了完成妻子的遗愿,履行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齐干生一直对儿子有好感。
用齐千生写给哥哥的信中的原话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漂亮、可爱的孩子,我爱他胜过爱我自己。我几乎总是想抱住他,把他放进外套口袋里。”
收到这封信后,漆畹生甚至比弟弟还要高兴,因为他很高兴对方没有一直沉浸在失去妻子的痛苦之中。
可惜这样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又一个坏消息接踵而至。
事实上,在小明很小的时候,齐干生就隐约察觉到儿子身上有些异常。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不爱说话。
另外,这个孩子经常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无论怎么用力敲门也不肯出来。

齐千胜故居
此时的齐千胜只能无奈地坐在客厅中央,拿着妻子的去世照片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就这么难吗?
尽管如此,他的父亲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破败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把儿子从绝望的边缘拉回来。
1996年,7岁的齐晓明已经到了和同龄人一样读书的年龄,那年秋天,他被送到附近的一所小学。
为了给儿子提供一个无忧无虑的学习环境,齐千生每天早上5点30分就起床给儿子做早餐。
7时45分,他准时将儿子从睡梦中叫醒,送他到教室就位。一切安排妥当后,齐千胜便匆匆赶回工作地点。他殊不知,学校里的儿子并不是他所期望的那样。
每当下课铃一响,班里的其他同学就乖乖地从书包里拿出课本。只有齐晓明坐在那儿一动不动。
他不知道什么是班级,更不知道什么是学习。只要不让他说话,他就可以坐在那里直到放学。

在线图片
一开始,老师们主动走到孩子身边,帮他打开课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失去了耐心。
结果可想而知:齐晓明的学习成绩永远很差,齐千胜见状,心里着急。
想来想去,他决定主动去学校向老师询问情况。谁能想到,他竟然亲眼目睹了特别令人心碎的一幕。
1997年的一天,齐干生像往常一样到小明的教室门口等他放学,突然看到儿子周围坐着很多同学。
紧接着,一个同学伸出两根手指,在小明眼前晃动,笑着说道。
“看看有多少人!”
听到这话,小明立刻低头想了想,认真回答道:“2!”
没想到他话音刚落,观众们就开始大喊大叫,甚至称其为奇观,言语中都带着嘲讽。
也许一向内向的小明突然感到生气,继续重复着这句话。
“实在抱歉…”

齐晓明的手迹
谁知对方不仅没有道歉,一些调皮的同学还用手拉小明的眼睛,甚至眼睛都被打肿了。
来不及犹豫,齐千胜立刻上前,急切地将儿子抱在怀里。儿子每天在学校都被当作白痴对待吗?
父亲压下心中的怒火,敲响了办公室的门。他想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没想到连校长都拒绝了。
“爸,我当然能理解您的心情,但是您孩子现在的情况,确实不适合上这样的正规学校,我建议您把孩子送到培池学校。”
校长的话就像是一盆冷水浇在了齐千生的头上,但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相信儿子的智商有什么问题。
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他二话不说就把儿子带回家,并试图通过在家教学来提高自己的成绩。
为此,齐干生几乎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一切工作,只把全部的时间和心思都奉献给了儿子。

齐晓明的手迹
幸运的是,老天没有辜负这位慈爱的父亲,小明的数学成绩终于达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水平。
提起这件事,齐千胜的眼中就会闪过一丝得意,他甚至还写了一封信给哥哥分享。“我的儿子很有潜力,我相信。”
对于齐千生来说,儿子也许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作品”。
这种骄傲与别人的看法无关,只是两个孤独的人相依为命。
摆脱孤独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齐晓明身上的异常越来越难以隐藏,就连齐干生也难以控制。

漆照片饰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儿子开始把房间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放置在适当的位置,除了他自己之外,任何人都不能碰它。
按照齐晓明的意愿,家里的电视应该一直开着。即使没有人观看,也不可以关掉,更不能换频道。
最可怕的是,他甚至将父亲视为他的控制对象,或者说是他“管辖范围”内的“分子”。
每当父亲看书时,小明就会命令他躺在床上。看来只有这样,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休息”。
最令齐千生难以接受的事情就是去厕所。除了上厕所之前要向小明汇报之外,连关马桶盖都得由儿子来做。
曾经有一段时间,他很想对儿子发怒,但一想到对方还是个小孩子,他的心立刻就软了。
但也正是因为小明日渐“奇怪”的行为,让齐千胜重新考虑了之前别人对儿子的看法。
也许你真的应该带他去医院看医生。

信
2000年夏天,齐千胜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儿子收进了北京的一家儿童医院,在那里接受了广泛的内外部检查。
当他看到检测结果上“自闭症”三个大字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儿子真的患有精神疾病吗?
在医生的解释中,齐千生很快就明白了儿子奇怪行为的根源,这是自闭症中典型的“强迫”行为。
但对于这种疾病的病因,医生却无从知晓。可能是遗传,也可能是生长环境,这些都是密切相关的。
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齐小明患有自闭症已经成为事实,而年事已高的齐千胜或许也只是对此束手无策。
因为儿子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的那一年,正好到了退休年龄。同时,这也意味着父子俩只能靠微薄的养老金生活。
当然,齐干生也不怕日子过得苦,就像他向妻子承诺的那样,只要他在这里,他就绝对不会受二重的委屈。
但关键问题是,如果他离开了这个世界,谁来照顾儿子呢?我们真的希望这个可怜的孩子独自死去吗?
不,这不是齐千生想要的结果。无论如何,他必须妥善安排儿子。

儿童福利院为此,父亲几乎走遍了北京各大福利机构,但每次要做出决定时,他都再次犹豫。
“很难想象其他人会像我一样照顾儿子。没有我,他一天都活不下去。”
结果,小明入住福利院的时间一再推迟。也是在这个时候,齐千胜想到了另一个合适的人选——
他的哥哥漆畹生。
没有时间犹豫,齐千胜立即通过一封信向哥哥传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们可以住在一起吗?这样如果对方出了事,我们可以拨打120。小明不知道什么是‘救援’,那我们为什么不住在一起呢?”
但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兄弟之间的通信突然中断了。
直到2011年9月9日,他曾任教的学校想要发放教师节礼物却联系不上他时,齐千胜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成年齐晓明
来不及多想,学校立即派了一名同事到他的住处。没想到,他刚走到窗边,就看到小明在床上跳来跳去。
而孩子的脚下,躺着昏迷不醒的齐千生。
此时的齐晓明也许还没有意识到,陪伴自己多年的父亲永远睡着了,再也没有醒来。
从此,这个被忽视的孩子被当地政府送到了疗养院,一待就是十年。
据敬老院院长介绍,小明住在这里的十几年里,除了佛教协会的一对夫妇外,没有人来看过他。
整个世界似乎都忘记了这个“被困”在孤独中的孩子,直到2021年漆畹生和护工的到来。

齐晓明的房间
与弟弟相比,漆畹生的日子也过得艰难。妻子的英年早逝和孩子的去世,早已浇灭了他所有的生活希望。
幸运的是,护工翠翠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把他当作自己的女儿送至生命的尽头。
如此看来,漆畹生没有理由不把自己唯一的遗产留给这个善良的乡村姑娘。奇怪的是,他似乎已经忽略了侄子的“必须保留的份额”。
幸好,齐千胜已经预见到了这一点。他生前已经为儿子存了数十万元,还申请了津贴和残疾人补助金。
如今的齐晓明虽然不能自力更生,但在父亲和敬老院的帮助下,安然度过晚年并不难。

文物展览
2021年10月12日,翠翠通过遗嘱认证继承了遗产,案件似乎即将结束。
然而,负责此事的人员却始终沉浸在齐千生的63封信中,久久不能自拔。他希望这个世界上能少一些陷入孤独的孩子。
上海市公证处公证员和文物主办方经过再三考虑,决定为这些“自闭症残疾人”建造一座“文物馆”。素材自然来自齐千胜和漆畹生兄弟写的63封手写信。
2022年1月,这个名为“书信”的文物展览在上海莘庄镇的一家咖啡馆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咖啡馆其实镶嵌在广场的一角,很难找到,仿佛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这次展览而做的。

文物展览
在这个忙碌的城市里,人们常说孤独是生活的常态,但这并不能否定我们对刺激的向往。
人生中确实会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当你站在拥挤的街道上,周围都是一群群的人,而你却独自一人从一条街走到另一条街。
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你在度过这段孤独的时光时时刻提醒自己,这些年也是值得珍惜的。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悲伤的人生,会被生活捉弄,也会被生活抛掷,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在生活的考验中成为更坚强的自己。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您的认可是我们不断创造的不竭动力!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