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赖以生存的根本,但是由于部分农民对土地的知识不了解,导致产生流转、分家、继承或转让等土地纠纷时,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让2018年一号文件给你解答。
乡村调解
乡村干部对农户承包土地的情况最为了解,如果有土地方面的矛盾纠纷,可以先找乡村进行调解。具体可以向他们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请,乡镇和村有义务帮助调解处理。调解后一定要签订调解协议书,和解双方和调解人要签字盖章,这样才具有法律效力。
县市仲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规定了承包地纠纷仲裁的内容、机构、形式等具体方面。主要包括:
因收回、调整、确认、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负责仲裁的机构是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一般在县级都有设立,具体在农业部有办公地点。
如果乡村调解不了承包地方面的纠纷,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说明基本情况、仲裁的理由、事实等,并提供相关证据。
5个工作日内,将收到仲裁受理结果。如果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开庭处理,并结合实际情况依法裁决。裁决一般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60日内结束。
司法保障
司法是处理土地纠纷、维护保障农民权益最有利的保障。一方面,如果农民朋友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司法援助帮助农民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纠纷问题。
虽然有多方面的保障,还是希望农民朋友多了解一些土地的相关政策法律知识,减少土地纠纷,不用劳神费心,社员网专业为您解读。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