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作为一个在香港成长生活,又在香港回归之初就一直与内地和西方保持密切商务往来的人,可以说与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保持着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节奏,平时也会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产生疑问,这些书籍曾为我化解迷思,启迪思考,指引方向。
第一本书是由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闫小骏教授撰写的《香港治与乱》,这本书出版于2016年,也就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前夕。闫教授以香港2014的“占领运动”和2015年的行政长官普选制度的立法失败为开篇,解析了香港政治之所以走入困局的历史脉络,并在抽丝剥茧的分析之后,展望“一国两制”方针50年不变下的香港管治新形势,探索香港如何能够在崭新的“自信年代”里与祖国一同成长。这本书激发出我的许多同感,令我从历史、政治、社会、心理各个层面更深入地去理解周遭问题的根源。在阅读的同时,我也再次梳理了对周遭问题的看法和判断,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有效的思想提升教育。
第二本书出版于2018年,作者是一位80后的法学博士,先后在内地和香港攻读法律,曾在香港律政司、立法会、高等法院实习,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工作,他本人对政法体系建设有深入研究。这本书的书名是《常识的力量》,作者把自己在香港实习期间的亲身观察和感悟写了出来,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香港法治治理结构和特色。他在事例的选取上,既真实普通又具有典型代表性,他的笔调也非常平实客观,采用“介入式观察”的手法,一笔一画地描绘了香港法治的真实面貌,没有浮夸和溢美,也没有丑化和歪曲。我读了他的书之后,看到了一个内地青年精英眼中的香港的优点和缺点,这些都有助于我更好地去理解我身边越来越多的内地年轻同仁,从他们的成长背景和思维逻辑去反观香港的现实情况,从而去思考如何与他们探讨与香港的合作,甚至在香港的发展。
第三本书的作者是香港的知名学者、社会学家刘兆佳教授,刘教授曾任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教授最新发表的这本书名为《思考香港一国两制的未来》,于2020年完成。书中论述了当前和未来“一国两制”实践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分析了“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所面对的最新问题和挑战。刘教授认为,在接下来的数年,香港将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的外部形势和充满挑战的内部环境。我很认同书中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必须找到自己的新定位,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强化与亚洲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经贸联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从而让香港能够得到广阔发展空间和新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动力。
通过以上这些书籍的阅读,再次结合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令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一国两制”方针的历史必要性、优越性、和成功性。26年前,中央创建“一国两制”制度,第一个目标是用和平手段实现国家统一,第二个目标是长期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这两个目标在今天都实现了,所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总体上是成功的。
我认为,成功首先要归功于中央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履行“一国两制”下的责任,同时又以非常审慎的态度行使宪法权力。换句话说,“一国两制”的成功源于中央的决心、诚意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及在面对反中乱港分子和外国势力的不断挑衅时,中央对香港表现出的巨大耐心。未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可能还会遇到挑战,这就需要香港进一步壮大爱国力量,遏制内外的敌对势力,强化行政主导,推动人心回归,并在西方不断加强对香港打压的背景下,拓宽香港未来的发展道路。
作为一个传媒行业管理者,我也想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谈一谈如何助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落实,如何加强爱国爱港能力建设。
首先,为了进一步提升香港的爱国爱港力量,我们需要加强对“一国两制”的理解与宣传,培养更多具有强烈国家意识和责任感的香港市民。媒体是传递信息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它对于提升爱国爱港力量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持续积极报道香港的发展成就和爱国爱港的典型事迹。
我们华人文化集团和下属各家公司,在用正确理性的态度理解“一国两制”、传递爱国爱港价值观方面,已经作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大众的关注和认同。
2021年,我们制作的政论类纪录片《香港请回答》在众多实力强劲的提名作品中脱颖而出,在当年的亚洲最优电视节目的评选中,荣获“最佳时事类节目”。这部纪录片分上下两集,共100分钟,剖析了香港社会问题的根源,面向未来呈现出香港发展的全新图景。在包括日本、印度、芬兰、南非以及西欧和北美平台在内的全球众多国家播出,所到之处皆引起强烈反响,并创造多地收视纪录。
TVB的核心优势是内容创作,TVB内容在内地市场的口碑持续提升,成为了链接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桥梁。2022年,TVB制作了22700小时的节目内容,涵盖连续剧、综艺及信息娱乐节目、新闻及财经信息、纪录片、体育以及儿童节目。其中,两季纪录片《无穷之路》先后展示国家为扶贫事业及环保生态发展所做的种种努力,引发观众的高度共鸣与认可。《无穷之路》成为首部在央视播出的港产纪录片,《无穷之路2:无价之保》则凭借接地气、有趣、鲜活的独特气质再次赢得观众好口碑,入选了“2022年优秀国产纪录片集锦”。纪录片《香港,我们的故事》,呈现回归之后香港由治而兴的新面貌、新气象,评价更几乎是一边倒的点赞。这些都是TVB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展现香港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绩,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香港与祖国根脉相连、相向而行、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证实了香港在祖国怀抱中才能赢得更好的未来。
未来,我们会继续在这些内容优质的、展现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政论类和文化类内容上加大投入,包括内容制作和人员培养。我们也会努力开拓更多传播渠道、采用更多宣传手段,向香港、内地、海外的受众普及“一国两制”的背景、意义和实践成果,从而赢得理解和认同,激发爱国爱港情怀。
其次,交流产生理解和融合,加强香港与内地的人员交流与合作,是提升爱国爱港力量的重要途径。媒体行业应该走在融合交流的前列,鼓励从业人员相互流动和学习,增加体验和观察,更直观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心得反映在内容创作中,更好地感化和影响大众。
我想分享两个节目的经验,都是通过创作人员在香港和内地的充分交流和体验,才能成就节目的高质量和影响力。一个是《无穷之路》,TVB的香港摄制组在内地历时两个多月,穿越六个省/自治区,从全国最南部的热带雨林,走到云贵高原大峡谷,踏进大西北戈壁沙漠,进入川藏高原,深入10个贫困县了解民生。一路上,节目组采访了许许多多百姓,展现了普通人的平常生活,怎么种地、上学、做饭、赚钱……是普通人的语言和笑容打动了观众,中国脱贫的艰辛和成就令人折服。在刚刚结束的上海电视节的纪录片论坛上,《无穷之路》的创作人,TVB新闻及资讯部高级专题节目经理阮小清,再次感慨道:“我们的记者自己去看了才知道,原来祖国人民这么亲切质朴,我们的祖国比想象的先进的多得多”。
另一个是公益纪实综艺《加油!小店》,节目组走进11家不同行业的上海小店,由香港年轻人组成的“加油团”和沪港两地专业背景的“智囊团”各展所长,帮助小店纾困焕新。整个节目的录制过程中,充满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温暖、理解和智慧,观众收看节目时,自然能从生动鲜活、满是烟火气的故事中,感受到城市里每一位奋斗者相互成就的坚守和美好。这个节目获得了“2022年度广电总局创新创优电视节目”的荣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认为香港媒体在未来“一国两制”落实过程中有一项责无旁贷且优势明显的职责,应该不断增强向国际社会的传播力度,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民间往来,协助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上宣扬中华文化,为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习总书记说过,传播软实力必须用“世界语”说好当代中国价值观和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而香港的独特优势正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和“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所以,作为香港的媒体,更具有全球思维和通用语言。在对外传播的内容上,追求幸福生活是全人类共同的心愿,是跨越国界、超越肤色的,媒体要做好“国际表达”,首先就要了解人们想知道什么,比如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中国人怎么生活……说好关于人的故事,就能引起世界各国观众的共鸣。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鉴于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中国将会在亚洲地区加大力度推动区域经贸、金融、能源资源和科技合作,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上海合作组织,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和电子化,建构更广泛和密切的、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联系。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国际金融中心、亚太地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世界信息枢纽,应该可以在新时代中积极配合国家的国际战略,协助国家在非西方世界开拓更大的联系和活动空间。
(作者系上海市政协港区委员,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