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势下,街道司法所承担着法治政府建设、政府法律事务、促进法治、调解调处、依法治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务等重要职能,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司法工作的不断深入,中仓街道司法所秉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街道“四有四服务”党建机制引领下,协调联动多方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高效便民的司法服务,让司法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
联合多方专业力量 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随着军民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为切实做好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依法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推动辖区双拥工作走深走实,在第94个建军节到来之际,中仓街道携手通州法院、司法局以及济桓律师事务所,召开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座谈会,街道执法队退役军人及家属到场参会。

会议围绕军人合法权益及维权方式展开,就2021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护法》进行讲解,并重点解读了“就业创业”“抚恤优待”“法律责任”等内容。此外,会议还设置了交流互动答疑环节,针对参会军人军属提出的“劳动权益保障”“合同签订方式”等法律问题,法院法官和律师分别从不同维度予以解答。
此次座谈会不仅有利于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弘扬法治精神,同时也促进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对相关政策的了解。一位军嫂对此次座谈会及街道司法所的工作表示认可与肯定:“讲解内容很实用,也很详细,感谢街道安排的这次活动。”
街道司法所所长张晓奇表示,接下来,我们将陆续通过普法宣传、法治讲座等形式,切实加强军人及其家属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及家属的权益保障工作,不断营造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法制宣传进社区 宣讲结合护幼苗
今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而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保障、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氛围一直都是街道工作的重点。近日,中仓街道司法所携手西上园社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宣传活动。

未成年人是否有隐私权?如何保障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未成年人遭遇家庭暴力应如何积极维权……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现场宣传普及校园安全教育、暑期安全教育以及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并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内容进行解读,同时结合案例重点讲解了“家庭保护”和“社会保护”两部分,现场为青少年家长解答关于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法定义务等相关内容。

活动还为参会居民发放了宣传物料,加深青少年及家长们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认识,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守法观念。
暖心“云”会见 便民“零”距离
“你好好接受改造,听干部的话,家里一切都好,我们等你回来……”近日,中仓街道联合潮白监狱为服刑人员及其家属安排了一次“云会见”,通过远程视频进行对话。
接通视频后,双方聊着家常,相互支持勉励。会见结束后,服刑人员家属向街道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虽然视频会见仅有短短的30分钟,但却打破了空间、地域的限制,实现了“高墙内”与“家门口”的一次温情对话。2021年初至今,中仓街道已开展了五次“云”会见,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司法所表示,远程会见系统的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因交通不便、年老体弱等原因导致的“会见难”问题,为监狱服刑人员的亲属提供了探视便利,节约了探视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而且通过远程视频会见还有利于服刑人员接受亲情感化,有利于及时了解和稳定服刑人员思想动态和情绪、有助于服刑人员的改造和重塑,同时也让家属和服刑人员切实感受到司法行政工作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接下来,中仓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高效便民的理念和思路,在街道“四有四服务”党建机制的带领下,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暖心贴心的司法服务,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在“智慧司法、活力司法、幸福司法”顶层设计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普法、司法活动,持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朝现代化方向迈进。
来源:瞰中仓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