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委员:建立戒毒门诊 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门诊医疗服务

■记者李丽斐

李牧:建立戒毒门诊 帮助戒毒人员戒断毒瘾

区政协委员,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牧认为,吸毒成瘾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一个主要机理,是大脑的奖赏学说。打个比方,人在饥饿的时候吃饱饭、焦渴的时候饮足水可以产生欣快感和满足感,是因为此时大脑产生一种让人快乐的A物质,为了平衡,大脑同时也会产生一种能产生痛苦的B物质,这样人体才会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以适应外界,这是人类进化以适应环境和生存的结果。但是当吸毒后,毒品进入人体,会迅速与B物质结合,产生短暂强烈的欣快感。多次长期大量结合后,平衡被破坏,为了建立新的平衡,A物质分泌会减少,这样一旦突然停用毒品,就会产生很多的B物质,使人产生痛、痒、困、倦等一系列难受症状,此时只有再次吸毒减轻症状。而毒品产生欣快感的时间短暂,大脑退化几乎产生不了A物质,则需毒品的次数和剂量慢慢加大,变本加厉,最后成瘾。

李牧说,现在吸毒年龄呈年轻化,学校及社会应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强化青少年对毒品危害的认识,从小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根本上提高是非辨别能力。

李牧建议,区委、区政府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提高对吸毒人员的管理水平,建立戒毒门诊,积极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门诊治疗、住院治疗等,帮助戒毒人员戒断毒瘾,重新融入社会,最大限度减轻毒品社会危害。

霍健强:依托青少年教育工作阵地多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区政协委员,政协教育组副组长、区第一中学教师霍健强认为,目前,滥用新型毒品人数快速增多,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较大比例,吸毒者呈现年轻化倾向。此外,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发育阶段,身体及心智等各方面并不成熟,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也正在建构之中,十分容易受不良因素影响,沾染毒品。

霍健强说,青少年要学习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毒品的安全意识,不接受陌生人赠送的饮料;坚决拒绝不明来历的饮料和小药丸;若被歹徒拿着刀威胁强迫吸毒,应想办法脱离,并及时打110报警。

霍健强建议,社会及学校应依托学校青少年教育工作阵地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在校内开展以“拒绝毒品,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观看图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吸毒人员的现状,分析吸毒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影响,讨论分析吸毒者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增强禁毒、拒毒意识,使学生通过家庭和居住地毒品知识教育,辐射到家庭和亲戚朋友,自觉增强禁毒意识。二是定期邀请派出所民警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中学生进一步认清毒品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自觉性。同时,结合学生身边生动鲜活的事例教育中小学生正确地把握好奇心,慎重交友,抵制不良诱惑,拒绝毒品,预防违法犯罪,珍爱生命,做健康的人。

梁叔强:建立村规民约 形成约束作用

区政协委员,广东民诚众信律师事务所主任梁叔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相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向全社会的禁毒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遏制新型毒品蔓延的任务十分繁重。梁叔强建议,各村居可借鉴其他村居的先进经验,制定村规民约,约定凡是吸毒者不能参与该村的分红及享受各项优惠补助,且吸毒者家属要负起劝诫教育责任,形成约束作用,切实增强防毒拒毒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5-03-20 11:45
下一篇 2025-03-20 12: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