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法检人员高效沟通?

律师是一门说服的艺术,刑辩律师更是。

可是,律师在与法检人员沟通的过程中,似乎天然地处于劣势,不少人感觉沟通困难,效果不佳。如何才能与法检人员高效沟通呢?

有法官说,你就把法官当成傻子,把你知道的原原本本地讲给他听,他听明白了,案子的结果也就出来了。

不过这种沟通方式的前提是,你足够幸运,遇到了一个愿意沟通,并且能听得进去律师话的法官。

如果法官检察官不愿意沟通,或者根本不听律师说什么,早已对案件有了判断,想动摇他们的观点,真的要费一番功夫,毕竟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和在案件中的地位是非常自信的。

01 相信能够有效沟通

工作中发现,不少律师面对法检人员,不敢沟通,不愿沟通,不会沟通,怕碰壁,思想上不自觉地矮了一截。

有个案子审查逮捕期间,我跑到检察院大门口,想在门口堵检察官,无奈不认识,只好在门口给她打电话。一次两次三次,最后终于通了,她的助理说在法院开庭,11点多才回院里。我说没事,我等。

等待的当儿,看到不少律师来投递材料,他们都是直接把材料放在门卫指定的框里,登记一下,就转身离开。

确实,材料要交。可是,这个案子有400多个嫌疑人,如果只是递交一份书面的材料,并不与检察官沟通,效果如何?

我在提交材料之前,一般都会先电话沟通,能当面沟通更好。这样能更全面深入地表达观点,更好地说服检察官。同时,还能进一步了解检察官对案件的看法,然后有针对性地准备接下来的辩护。

不知有些律师是不是先入为主地认为法检人员不好沟通,就干脆放弃了。但是,应该相信,只要你想,一定是能沟通的。而且法检人员也都是普通人,如果你认真研究案件,能说出一二三,他们还是很愿意沟通的。

有人可能会说,遇到避而不见,就是不沟通的,怎么办?这个我们后面再说。不管怎样,只要你想,就一定有办法。树立这个信念,还是很重要的。

02 坚持围绕目标沟通

当你确信能够沟通的时候,还要讲究方式方法。这里最要紧的是,每一次沟通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这些小目标一定服务于辩护的大目标——当事人利益最大化。

有的律师沟通非常随意,打个电话,了解一下当下的进展,结束。有的聊着聊着就跑题了,还有的吵着吵着上头了,沟通的初衷不知不觉抛之脑后。这些都不是有效沟通,对推进案件意义不大,有时候还可能起反作用。

所以,不管什么情况,目标一定要清晰明了。具体沟通什么内容,如何沟通,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应对,怎样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等等,这些都需要提前想好。对目标不利的,一律不说,不做。

以终为始,坚持目标导向。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容易偏离目标,效率自然就高。

不仅仅是律师与法检人员沟通,任何沟通都应如此。

03 具体案件具体沟通

沟通,我认为还是要坚持“看人下菜”,每个案子都是不同的,这极具个性的案件,再与不同的检察官和法官结合,就成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所以,对不同的案件,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没有包治百病的沟通方案。

沟通要有基本策略,更要随机应变——不管提前准备的多充分,都有可能遇到“超纲题”,要及时调整和应对。

以上是针对愿意沟通,并且能够有效沟通的法检人员。

对那些不愿意沟通,或者即使沟通,也根本听不进去律师意见的情况,怎么应对?

我有个案子,怎么都联系不上检察官,电话打爆,就是没人接。怎么办?我们直接告诉接线员,再不接电话就,就投诉。不到一分钟,检助就回电了。而且后面的沟通,越来越顺畅,他开始全面阅卷,开始对他关注的点与我们交换意见等等。

有些时候,就是“不打不成交”。这就需要启动各种方法,促使法检人员重视沟通。试想,如果他都不愿意沟通,还能认真阅卷,认真听取当事人意见,并给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吗?

有些业务骨干,虽然对律师的态度表面看起来不错,但是对自己的专业非常自信,甚至自负,对律师的意见不屑一顾。怎么办?

首先,律师要足够专业和敬业。你不能脑袋空空地去跟人家交流,否则,不但不尊重法检人员,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有的律师不阅卷,有的律师开庭不写辩护词,有的不管做什么都很随意,基本不做准备。如果用这种态度去沟通,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要对需要沟通的问题,提前充分研究。对案件的争议的焦点,尤其是法检人员关注的点,他们认为应当定罪量刑的理由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想好应对策略。对他们可能提出的问题,担心的点等,做好准备。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影响法检人员,动摇他们的定罪思维,把辩护目标一点一点落实到法检人员的脑袋里。

切记,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三,对完全不配合,刚愎自用,坚决听不进律师意见的法检人员,要勇敢地狠狠地“打”。沟通后,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提前布局,比如申请回避,申请追加共同被告、调取相关证据、排除非法证据等等,为后面的程序辩护提供子弹。

完全拒绝沟通的法检人员,并不多,而且排兵布阵,经过各种战术之后,基本都能取得不错的沟通效果。

先写到这里,你有更好的方法,欢迎留言。

——END——

*往期导读:《太干净太干净的人,反而容易被犯罪》《没有被刑讯逼供》《警惕认罪认罚陷阱——防止被套路》……

*作者简介:程纪念(小猫),做过4年大学教师、某省级检察院13年检察官,现为上海执业律师。擅长办理经济金融犯罪、职务犯罪、企业合规与刑事风险防范等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全国办案。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5-03-24 00:12
下一篇 2025-03-24 00:4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