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高考填报志愿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相信很多报考法律专业或刚从法律院校毕业的法律人都会有一个焦虑——自己究竟是否适合做律师呢?
也许大家在刚开始选择法律专业的时候并没有细究这一问题(当然,学法也不一定要当律师),只是觉得律师这一职业很高大上,给别人介绍的时候也足够体面;又或者的确喜欢律师这种生活方式、喜欢维护正义。
可是,喜欢不代表适合,到底怎么才能知道自己与律师这一职业是否匹配呢?我们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
是否愿意与人打交道
在人们心中,律师是站在庭上面对陪审团能慷慨激昂地陈词、面对对方律师的提问时口若悬河,巧妙应对的人;而往往因为律师这样能言善辩的形象导致了不少想要往这一职业道路发展的人觉得自己不够“外向”。
虽然并是不所有律师都要出庭辩护,但作为一名律师,大部分时间的确都需要与人打交道,不管是当事人还是潜在客户都需要去沟通。
如果属于内心比较抗拒与人交流的,那无论是开拓案源、赢取当事人信任、与法官沟通观点等都会存在问题,自然难以长久下去。
若仅仅只是不擅长交流,则可以通过与人多交流来锻炼、累积改善。

2
是否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
都说说相声的人肚子里是杂货铺,其实,律师也一样。
因为律师并不是只要法学功底雄厚就可以,它需要涉猎不同行业、领域(即便是同一领域,也会常常出现法规、政策或案例的更新)、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很多案件都要求律师拥有广阔的知识面才能胜任。
当面临这些情况的时候,唯有穷尽各种方法去学习和总结,并坚持这样的积累。所以不断学习是所有律师必备的基本功。
虽然天赋在很多行业都是重要的,可所有行业最必要的东西却是努力。

3
能否接受不固定的工作时间
通常,律所在招人的时候都说朝九晚五,可是实际上,又有多少律师能真正做到朝九晚五呢?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朝九晚九、晚十、晚十一……
时间对于律师来说无疑是最珍贵的,别人都在睡觉时,律师很可能还在通宵研究案件。可以说,律师的案源、收入都是靠自己不固定的工作时间熬出来的;当然,发量也是这样越熬越少的。
如果更喜欢固定时间上下班、安稳又有固定工资的铁饭碗,向往公权力的“威武”或“体面”,希望能有工作之外的时间干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喜欢挑战,不愿意受苦,那么律师这一职业也许不是很适合你。

4
是否真的喜欢并乐在其中
当你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做律师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做律师。如果你的内心回答说“喜欢”,那你就拥有了“合适”的第一要素。
虽然,可能刚开始时对这个行业还说不上特别了解,但只要是通过司考的法律人,或多或少都会对律师的一些特点有所了解。
比如说:经常加班,靠本事吃饭,专业能力可尽情发挥,要迅速解决问题,开始很穷但空间无限……
选择一个职业,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并热爱它,只要你确定律师是你喜欢的职业,就没有必要纠结自己是否适合。反之,律师对你来说只是个苦差事,换个行当或许更能出成绩。
所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努力往前冲吧!

5
你的脸型与秃顶搭不搭
律师处理的都是当事人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因此,抓耳挠腮的时候一般也不会少——开车的时候要接电话、吃饭的时候要接电话、面对当事人的叽里呱啦、法官的叽里呱啦、那谁谁谁的叽里呱啦……
什么,你问我看电影的时候要不要接电话?你竟然还想安安静静看电影?!?!???
就算你用的洗发水再好,护发素再贵,也保不齐,有一天,duang,你就秃了(有没有变强就不清楚了),那时候在考虑脸型配不配的问题,就有点晚了。

归根到底,适不适合这样的问题,其实就跟小马过河是一个道理,自己去淌一淌是最准的。旁人所说的话也只能作大致的参考,时间会检验一切。
但如果决心选择做一名执业律师,就要做好面临各种各样压力的准备:收入的压力、独立执业的压力、案源的压力、当事人给予的压力、法院来的压力……
对于适不适合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毕竟想要当一名合格的律师,光是适合没有用,还需要有对法治的信仰、正直的人格和过硬的专业水平,这才是律师的立身之本。
最后,希望你有对成功足够的渴望!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