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董娟
近日,记者从市司法局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市律师人数已达210名,律师万人比为2.31,即每万人拥有律师数是2.31名,提前完成全面小康指标。

市司法局副局长施建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9年初,我市共有律师117名,律师万人比1.3,在全面小康指标中仍是一项短板。律师结构也相对单一,基本为职业律师,公司律师和公职律师较少。
面对存在问题,市司法局立足本职,坚持政策先行。牵头研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律师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细化了六大类14条具体措施,完善律师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为律师成长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为律所外引内联提供上门服务、主动服务。一年来,多家高端老牌律师事务所相继来到海门落户。2019年以来,我市律师事务所共引进首次在海门注册的专职律师24人,专职律师人数从75人增加到99人。江苏平帆律师事务所是在律师人才政策吸引下新落户的一家律所,目前有10名律师,团队成员研究生学历占比超50%,拥有丰富的执业经验,可为我市提供政府法律顾问服务、金融证券法律服务等。
我市不断壮大公职律师、公司律师队伍。开展了三大国有企业、招商局重工及南通三建、中南建设、龙信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工作,强化引导、管理和培训工作;设立公职律师专项基金,为公职律师培训、业务交流、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经费保障,把“两公”律师队伍打造成法治政府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目前,我市“两公”律师数为111人,覆盖面和人数位居南通第一。
完成了量的任务,我市同时致力于律师“质”的飞跃。研究制定了青年律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指导、帮助青年律师提高业务能力和拓展业务,解决青年律师职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落实各项管理措施,促进律师事务所规范化管理和律师规范执业,确保律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为海门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在全市设立12个包括医患纠纷、法院、检察院、道路交通等一系列回应民生的公共法律服务岗,参与公益活动,发挥律师专业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
来源 | 海门日报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