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记者 林文泉 实习生 黄叶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对2023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的通报》,全国100个集体和200名个人获得通报表扬,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经侦大队民警李鹏获得个人通报表扬。李鹏在繁忙工作中不忘加强专业知识,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办成全省首例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获得通报表扬也是实至名归。

民警李鹏正在办案。记者 林文泉 摄
工作不忘加强知识产权专业知识
初次见到李鹏,只见40多岁的他脸有点黑,正趴在电脑前处理案件,但眼神炯炯有神,他正在思考案件下一步该如何取证等。
“2008年,我就通过了司法考试,原本是想做律师的。”李鹏回忆地说。当时,海南岛正处于对外发展的好时机,以及国家对知识产权方面越来越重视,自己就想做一名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律师,却没想到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在刑警大队干了4年,基层派出所又干了2年,就被调到经侦大队工作,一直工作到如今。
李鹏在经侦大队工作期间,每天都面临着处理大量的案子,工作很是繁忙,但不管如何繁忙,他都会坚持学习专业法律知识,特别是自己喜欢的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为此,家里放置了几个大书架,平时悠闲的时候,就可以随手拿起书籍静静地学习。
“平时在家看书的习惯,不仅收获了知识,还能带动孩子们一起看书,少看电子产品。”李鹏笑着说。
办成全省首例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
近期李鹏在梳理知识产权案件线索时,多年储备的知识产权领域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派上了用场,发现张某超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线索。
前来报案的公司是海南某胶原科技有限公司,称公司国外市场销售经理张某超在掌握公司客户信息后,突然离职,离职后还继续冒称公司员工,并向国外客户销售公司产品,其行为侵犯了公司权益。
“接下这个案子后,我就开始向全省公安经侦系统咨询办案流程,才发现全省没有办理过这类案子,只能自己摸索着办理。”李鹏说。随后,他传唤当事人张某超做笔录,其坚称自己没有任何违法违规行为,不配合侦查工作,这就意味着这起案件是“零口供”办案。
民警办理“零口供”案件,证据必须扎实。李鹏查阅大量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知识产权犯罪案例判例,找到具体办案思路。案件的核心是需要进行“非公知性”鉴定,为此他专门前往重庆完成该鉴定,确定案件中公司客户信息等是商业秘密;因案件涉及外汇,他申请做司法会计鉴定,查实犯罪获利具体金额等。
在大量证据面前,张某超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主动退赃80万元,法院依法判决张某超侵犯商业秘密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10万元。
该案件的成功办理,开创了海南依法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先河。
打造纵横联动工作模式
李鹏不仅爱钻研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考虑如何在经侦大队形成机制梳理知识产权案件,在分局领导和大队领导的支持下,海口公安局秀英分局经侦大队形成纵横联动工作模式。
横向就是与行政执法机关建立工作联系,搜集更多知识产权方面的案件线索;纵向就是全面梳理现有案件线索,并与辖区市场监督(知识产权)部门达成协作,并建立知识产权领域打击犯罪的机制。如此,海口公安局秀英分局经侦大队有计划、有步骤地打击辖区内知识产权领域犯罪。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