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程序事务法官”帮老人化解四年纠纷

现场“程序事务法官”帮老人化解四年纠纷

■在“程序事务法官”帮助下,事儿解决了

日前,石家庄市桥西区法院在诉调对接中心开展“集中调解、集中开庭”活动。活动充分运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做到收立结合、调判结合,在案件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经过三个小时的集中活动,该院诉调对接中心共调解案件21件,调解成功10件,速裁庭现场开庭审理4件。

活动中,“程序事务法官”一词,首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四年没解决的纠纷,在法官的努力下,这么快结案并拿到钱,真是太感谢法官了。”12月7日上午,从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程序事务法官”王豪手中接过8000元退赔款后,87岁的李大爷转身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后,欣慰地笑了。

2013年,某律师事务所接受李大爷的委托后,一直不积极履行义务。李大爷无奈要求退还律师代理费,但一直讨要未果。无奈之下,李大爷将律师事务所告上法庭。要求退还8000元代理费,并赔偿损失。

石家庄桥西法院立案庭登记案件后,将卷宗移交给诉调对接中心“程序事务法官”王豪。王豪接到此案后,通过电话联系律师事务所确认送达地址,并将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告知清楚,同时建议其接受调解。经过王豪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律师事务所退还全部费用,李大爷不再要求其他赔偿。

效果缩短审理周期减少当事人诉累

王豪介绍,截至2017年12月6日,桥西法院本年度共收案15023件,结案12027件,人均结案300件。面对如此巨大的收结案压力,在成立诉调对接中心的基础上,该院今年8月底又派驻6名未入额,但经验丰富的程序事务法官入驻诉调对接中心,为一线员额法官减少审判辅助性事务负担,缩短办案周期,从而提升为当事人和审判团队服务的水平。

王豪介绍,程序事务法官直接面向当事人提供“窗口式”服务,指导帮助人民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工作,特别是将送达、庭前调解、司法鉴定等“程序性事务”从审判一线分离出来,由“程序事务法官”为民商事审判提供“一揽子”审前服务。同时,程序事务法官还负责协同相关部门为大家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仲裁的服务。

经过近三个月的运行,诉调对接中心6名“程序事务法官”和人民调解员共调撤民商事案件324件。据介绍,“程序事务法官”下一步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完成整个审判辅助事务工作量的40%,使原来2~3个月审理周期缩短至1~1.5个月,有效减轻审判一线员额法官的办案工作压力,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文并摄/河北青年报记者李媛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5-02-25 19:11
下一篇 2025-02-25 22:3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