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市人大代表杨晓华建言:创新“律师参与非诉调解机制”,为社会治理助力

四川广安市人大代表杨晓华建言:创新“律师参与非诉调解机制”,为社会治理助力

广安市人大代表杨晓华。 摄影 康建林

陈玲 封面新闻记者 汪仁洪

省、市法院有明文规定:律师可以参与非诉(含诉讼委托)调解。但是最近3年来,四川广安13家律师调解室、74名律师调解员调解案件一共才10件。与此同时,很多法官工作“5+2”、“白+黑”,严重超负荷。对此,广安市人大代表、四川瀛络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晓华建言:创新律师参与非诉(含诉讼委托)调解机制,为审判人员减负,为社会治理助力。

律师参与非诉调解与法有据

杨晓华介绍,2019年7月15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关于深入推进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中的“委派调解”规定: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登记立案前,按照相关规定将案件委派给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委托调解”规定: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可以将案件委托给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

为贯彻落实此意见,广安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在2018年印发《关于开展律师调解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广安市开展律师调解试点工作。

精兵强将苦于无用武之地

杨晓华调查了解到,广安律师调解工作试点近3年来,共设立了13家律师调解工作室,纳入律师调解员名册的律师有74名。

据了解,74名律师调解员均为执业五年以上的律师,近三年年均办理民商事诉讼案件不抵于5件,未受过行政或行业处分且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具有较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的律师,名单经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和律师协会共同审核确定。这些律师可以为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婚姻家庭继承、物权、合同、行政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等进行调解,具备对口业务专业(区别于部门综合业务的行业专家)进行调解的专业能力。

“然而13家律师调解工作室、74名律师调解员,三年来共调解案件10件,其中人民法院委托调解的案件3件,经当事人自行申请调解的案件7件。”杨晓华说。

创新律师参与调解机制

省人大会议期间,省高院院长王树江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全省法院广大干警夙夜在公、加班加点“突击审案。

杨晓华认为,广安法院干警的作息现实情况也不例外,尤其是年终,大多法官5+2,白+黑,不少法官因为工作负荷太重健康堪忧,甚至少有时间学习提升,“因此创新律师参与调解机制,为审判人员减负,为社会治理助力,尤显迫切。

中共中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提出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其举措之一是全面开展律师调解工作。杨晓华认为,要通过律师调解为法官减负,为治理助力,需要创新机制。杨晓华提出以下建议:采取措施让大众知晓,让当事人有需求;法院认同并重视,助力培育社会需求;法院委派和委托,确保持续案源,法官逐渐减负;设定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机制,确保可持续增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06-06 13:25
下一篇 2024-06-06 15:3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