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子机构充值2.9万元,差点儿要了这对母子的命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杨书贞

在月子机构充值2.9万元,差点儿要了这对母子的命

如果没有意外,金水区二胎孕妈吕女士将怀着高龄产子的喜悦迎来一个健康的小生命。然而因为在慈心园月子机构充值2.9万元,一切都变了。春节以来,该机构先是失联,后是申请破产,让“大腹便便”的吕女士气得晕厥送医,婴儿早产,仅4斤重。而遭遇慈心园预付式消费“窝心事”的共有百名孕妇,合计600万元预付金至今无法兑现服务,而慈心园原址已改头换面,店家失联。

【事发】2.9万元打水漂,孕妈气晕娃儿早产

“我爱人现在不能提‘慈心园’,一提就血压飙升。充值2.9万打水漂,小宝因此住ICU花了快9万,这不就是‘谋财害命’吗?!”

4月29日,吕女士丈夫李家义(化名)越说越激动。李家义告诉记者,早产的是他家二宝,妻子本想过个舒心月子,用大宝原本准备上补习班的钱偷偷定了慈心园一个月的月子服务。4月3日妻子看到孕妈群里在说“慈心园跑路”,于是就挺着大肚子去现场看,一看店里人去楼空,“孕期中的她心里极度委屈,去找了一天,劳累加生气,血压飙升,第二天就住进了郑大一附院”。

4月9日吕女士早产二宝,仅有4斤重,孩子生下来住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一住就是14天。

在月子机构充值2.9万元,差点儿要了这对母子的命

【回顾】疫情期间,30多名孕妇上街维权

早在3月23日,大河客户端就以《郑州百余孕妇维权,300万元孕产服务要“打水漂”?》报道了郑州未来路纬四路向南100米的慈心园月子机构前数十名孕妇挺着大肚子来此维权的事。后来持续统计受害孕妇预付金充值高达600万元。春节之后,慈心园公司高管、销售经理、销售顾问“集体失联”。大河报记者调查发现慈心园对外称“响应政府防疫要求,暂时不开业”,对内则称“遭遇经营危机”,不仅拖着百名孕产妇的600万元预付金不给,连自己员工的钱也都欠着。

金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未来路所所长李军告诉大河报记者,已经受理此项投诉,也在想办法联系商家进行调解。“如果找不到商家,或者调解不成,建议消费者走法律程序。”

【现状】慈心园申请破产,原址变成了医美中心

4月初,慈心园给员工发布内部信称“公司申请破产,将在法院指示下履行应尽义务,敬请大家关注法院相关公告。”

大河报记者从慈心园负责引进资方的律师朱小龙(音译)处了解到,慈心园投资总额近4000万元,债务总额初步估算约1300万元,“虽先后带领3家机构考察投资,但没能引资成功。”

4月29日,记者在慈心园原址看到,此地已被改成医美中心,经营起了医学美容的生意。

在月子机构充值2.9万元,差点儿要了这对母子的命

【律师】孕妈及时关注法院公告并申报债权

北京大成(郑州)律师事务所主任、一级律师李煦燕告诉记者,破产清算简言之,就是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所属资产又不足以还债或者明显缺乏还债能力时,由债权人或债务人诉请法院宣告公司破产并依照破产程序偿还债务的一种法律制度。

慈心园是否会进入破产程序,不能仅凭其发给员工的一封信得出判断,而是需要由人民法院受理并宣告其破产才是标志。如果慈心园依法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孕妇与其签订的合同将终止履行;关于孕妇们向慈心园充值缴纳的预付款,她们将以债权人的身份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申报债权,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参与财产分配,维护自身权益。

在月子机构充值2.9万元,差点儿要了这对母子的命

【政策】《意见》要求三类卡必须备案

4月8日,河南省商务厅官方网站发布《规范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大工作力度,明确责任分工,进一步规范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维护持卡人合法权益。

4月29日,记者从河南省商务厅获悉,按照相关规定,发卡企业大体分为四类,分别是:集团发卡企业、品牌发卡企业、规模发卡企业和其他发卡企业。这四类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省市县商务主管部门三级联动,明确责任分工。集团发卡企业和品牌发卡企业向其工商登记注册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须经过所在县(市、区)、市级商务部门提出意见后报省商务厅备案,备案企业日常管理由所在县(市、区)、市级商务部门负责;规模发卡企业向其工商登记注册地省辖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备案企业日常管理由所在县(市、区)、市级商务部门负责;其他发卡企业向其工商登记注册地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其日常管理由所在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负责。

省商务厅市场秩序处高朝功提醒市民,建议预付式消费时不要冲动,可拨打12312及时查询相关企业法人的情况,“提前摸摸底”。

【声音】因症施策把好预付卡“诚信关”

慈心园事件并非个例。疫情发生以来,餐馆、健身房、美容美发店、教育培训机构等服务行业受到较大冲击,有的商家亏损倒闭;有的关门歇业,营业时间遥遥无期;还有的携款跑路。此前种种优惠折扣吸引消费者充值办理的会员卡,瞬间打了水漂。

北京大成(郑州)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煦燕建议,对于当前预付式消费领域发生的纠纷,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职责、加强预付资金监管、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省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王忠胜建议,健全商家登记备案制度,对从事预付式消费商家的资质、规模、资金等方面进行备案,加强事先监管;根据商家的经营状况和信用记录,按照预付款项设定一定比例的风险保证金存入银行,当出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形时,保障消费者可以从风险保证金中优先受偿。

此外,对不诚信经营的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开。建立失信黑名单,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对商家设置信用门槛,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个别不良商家借此非法融资,只提供短暂少量服务便销声匿迹,以往类似纠纷,仅作为民事纠纷处理,导致违法成本太低,不良商家换个马甲又可以再出江湖,继续忽悠消费者。”王忠胜建议,针对这类商家,监管部门应当移送公安机关以涉嫌合同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未来应当在法律上明确,预付卡余额所有权归消费者所有,商家只是代为管理。即使商家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卡内余额也不属于破产财产,不能与其他债权人分享。

【征集】预付卡“窝心事”征集

疫情阴霾逐渐散去,你是否也开始拿出你家的健身卡、美容美发卡等各种预付卡开始享受了?在使用过程中都还顺利吗?预付式消费存在于市场消费的方方面面,乱象频生。如果你遭遇了预付式消费的“窝心事”,可以联系我们。热线:96211。微信号码:ysz15137779099(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吐槽预付卡”)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杜思龙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菩提菩提
上一篇 2024-02-29 09:53
下一篇 2024-02-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