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走在赶考路上

只争朝夕走在赶考路上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序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开展英模教育,选树推荐一批事迹可信、形象可亲、品格可敬、精神可学的先进典型,省司法厅联合本报策划推出“身边的党员故事”系列报道。系列报道通过讲述安徽司法行政干警和法治工作者感人的事迹,全面展示党员干部时代风采,弘扬英模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激发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广大干部的奋斗热情和担当精神,为安徽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和保障。

只争朝夕走在赶考路上

朱睿峰(中)与全国法治宣传教育模范个人张玉奎研究普法三字经。

朱睿峰,男,1978年生,现任淮南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秘书科科长。

所获荣誉:

2019年,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首创”“第一”,翻阅朱睿峰的工作履历,这两个关键词总是多次出现。在他身上,有一种“只争朝夕”的特质:争分夺秒,永不满足。兴许正是这股子“紧迫感”和“精气神”,激励着他在新的赶考路上砥砺奋进。

别出心裁花式普法

萌萌的外形,生动的讲解,动漫卡通人物“豆娃”在淮南,可是家喻户晓的“普法明星”。鲜为人知的是,“豆娃说法”法治文化品牌能够享誉江淮,离不开朱睿峰的心血浇灌。

只争朝夕走在赶考路上

朱睿峰(右二)到社区调研法治文化建设工作。

淮南法治文化资源丰富,《淮南子》一书继承了先秦诸家关于法的理念,是先人留给后世宝贵的文化财富。当时在法治宣传教育岗位上的朱睿峰,琢磨着如何为这本典籍赋予新的生命力。经过一番综合考量,他推进《淮南子》地域特色法治文化研究创作,先后组织开展学术研讨4次,主持编撰了《淮南子法治思想研究》,后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引起广泛关注。

“一炮打响”之后,朱睿峰又有了新思路。为了贴近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他征集意见,最终以豆苗为原型,别具匠心设计出“豆娃”普法小使者形象,成功塑造了以“豆娃说法”为代表的区域法治文化品牌。随后,淮南法治文化馆也相继建设完工,引入了豆娃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设立《豆娃与礼法》等近20尊大型雕塑,年接待观众4万余人次。短短几年间,在朱睿峰的巧思推动下,淮南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成绩。

别具匠心立法引领

实践需要立法引领。2015年,淮南市制定出台全国第一个以“法治”命名的地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地方性法规——《淮南市法治宣传教育条例》。该《条例》对宣传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实践进行明确规定,成为指导全市“七五”普法规划制定和落实的行动纲领。朱睿峰全程参与《条例》的起草制定,并组织实施,增强当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

普法不是司法行政部门一家的独角戏,“众人拾柴火焰高”,朱睿峰在《条例》的指引下,于2016年8月30日推动成立淮南市法治宣传志愿者协会。目前,该协会已注册普法志愿者5000余人,活跃在全市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一线。

别开生面聚力筑基

目前,朱睿峰负责淮南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他能跳出一隅谋定位,自觉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去思考,把握好全面依法治市系统推进的新特征、良法善治的新图景、攻坚克难的新任务,奋力抢抓法治建设重大机遇。

在不断的创新中,朱睿峰务求实效。他强化机制体制建设,推动各县(区)“两规则一细则”、年度依法治市重点任务等顺利出台,初步搭建起全面依法治市的“四梁八柱”。找准杠杆和支点,统筹协调法治建设责任落实、依法行政、普法3项工作纳入全市督察范围和市政府年度绩效考核指标,确保“一个统筹”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一碗热面的温暖

只争朝夕走在赶考路上

余霞到社区矫正对象家中走访了解情况。

余霞,女,1988年生,中共党员,现任铜陵市枞阳县司法局麒麟司法所副所长。

所获荣誉:

2019年,获全省社区矫正讲评教育技能竞赛三等奖。

那是一个雨急风大的傍晚,余霞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冷不丁背后出现一个人影,原来是社区矫正对象小浩(化名)。18岁本是朝气蓬勃的年纪,可眼前的小浩却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无精打采。什么样的原因让他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如何帮助这名落魄少年浴火重生?

花季少年走上歧途

2015年8月4日,临近下班,余霞接待了社区矫正对象小浩。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小浩的发丝滴答着雨水,水珠爬满了眼镜片,一幅极其狼狈的样子,“我是来刷证报到的。”小浩头也不抬地说。余霞放下手中的资料,刚问两句,就被打断了,“人活着没意思。”之后,无论余霞再跟小浩说什么,他都低头不语。

只争朝夕走在赶考路上

余霞(左三)在开展“普法宣传进社区”活动中,向辖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

这个孩子经历了什么?翻看小浩的卷宗,余霞感到十分痛心,小浩年仅18岁,却累计盗窃了50多次。既是职责要求,更因心生怜悯,余霞决定上门了解小浩的身世。碎片化的信息搜集得越来越多,余霞逐渐拼凑出了小浩的成长轨迹。这是个令人心疼的少年,3岁时,其父母离异,不得已寄住在经济条件拮据的姑姑家,根本得不到多少关爱。原生家庭的破裂,寄住家庭的疏忽,让小浩犹如一匹脱缰野马。

余霞对小浩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她认真细致制定了个性化矫正方案:以心理矫正为切入点,将细微关爱贯穿始终,并依托矫正小组和村级帮教组织,把日常管控做细做实。

将心比心打开心门

又一次,小浩在天快黑时来递交思想汇报,余霞没有机械地跟他重复矫正制度,而是问他:“都这个点了,吃饭了吗?”小浩诧异地看着余霞,摇摇头。余霞领他去了司法所旁边的面馆,看着他虎吞狼烟吃下了一大碗面。

再后来,只要发现小浩没按时吃上饭,余霞就会带他去吃碗热气腾腾的拉面。这种大姐姐般的关爱,就像明媚的春风,吹走了小浩心中的阴霾。渐渐地,交流变多了,笑容也灿烂了。两年之后,小浩成功解矫。

解矫那天,余霞按程序为小浩办理了相关手续,再三叮嘱,“你这么年轻,人生还有无限的可能。你就把我当大姐姐,以后常联系,答应我的话,一定牢记心上。”小浩涨红了脸,似乎鼓起了极大的勇气,对余霞说了一句:“余姐,你请我吃拉面,让我觉得很温暖。”

守好尺度传递温度

这种温暖的牵绊一直持续着。解矫后的小浩一开始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是在余霞的多方联络下,谋得一份送外卖的工作。

去年,小浩突然给余霞打了个电话,称自己骑车不小心撞了人,要赔偿对方一千元,由于手头紧张,问余霞是否能借给他周转。余霞有过一丝犹豫,借钱并不是她的职责和义务。但是,共产党员扶贫救弱、忠心为民的初心一直在召唤,她不忍拒绝。几天后,小浩再次打来电话,并把钱还上了,“谢谢余姐你借钱给我,谢谢你一直都信任我。”那一刻,余霞很是欣慰。

六年的社区矫正工作中,余霞始终秉持“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的信念,履职尽责,兼顾“尺度”和“温度”,在岁月的流转里,用奋斗打磨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三个在前”当好排头兵

只争朝夕走在赶考路上

任为柱(左三)所在的双墩司法所近日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荣誉称号。

任为柱,男,1974年生,中共党员,现任合肥市长丰县司法局双墩司法所所长。

所获荣誉:

2015年,被评为“合肥市司法行政系统突出先进个人”;

2017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双墩镇是长丰县通往合肥市区的桥头堡,同时也是经济重镇,常驻人口、流动人口30余万。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上,任为柱怀揣热心、真心、公心,凡事想在前、冲在前、办在前,立标杆作表率。

破解难题想在前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工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承担着矛盾化解、特殊人群管理、法治宣传教育等多项职能。然而,由于客观因素掣肘,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些司法所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司法所硬软件配套建设亟待升级。

2018年,任为柱到双墩司法所赴任时就遇到这样的窘境:调解室面积小,容纳不了几个人,涉及到群体性纠纷,有的当事人只能站在门外听;面向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开展法治教育,要到外单位协调会议室。

只争朝夕走在赶考路上

任为柱到长丰县双墩中学开展禁毒知识宣传。

司法所扎根基层,就得要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想得起、用得上。怎么破解难题?任为柱坚信,有所为,才能有所位。化解信访积案,他依法调解;开展疫情防控,他主动报名……随着司法所作用愈发凸显,在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困扰任为柱的难题迎刃而解。崭新的双墩司法所拔地而起,各功能室齐全,一举摘得“全国模范司法所”荣誉称号。

化解矛盾冲在前

“调解不是‘和稀泥’,只有一碗水端平,人家才能服你!”每一次化解矛盾纠纷,任为柱都是带着情感在岗位,带着责任到现场。

去年7月,双墩镇发生了20多名群众围堵奶牛厂大门事件。任为柱得知消息后,迅速赶往现场。经了解,这是一起因租地租金引发的纠纷。2015年,奶牛厂租赁了辖区柿元组95亩土地,租金为每年每亩400元。随着周边企业租地价格纷纷上涨到每亩700元,农户提出增加租金的要求。奶牛厂以合同为据,拒不同意增加租金。

任为柱背靠背开展工作,一方面,对于采取不理智方式表达诉求的群众,进行批评教育;另一方面,向企业普及合同履行中的公平原则和情势变更原则。经过现场调解,双方最终签订了补充协议书。

数据无声,却是最有力的证明。今年,任为柱参与指导化解矛盾纠纷120余件,防止“民转刑”案件百余件,创新开展了“流动调解庭”,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法律援助办在前

“我们的工资你能要来吗?”“你们的工资肯定会要回来的!我们会提供法律援助,不要你们花一分钱!”面对58名讨薪农民工期盼的眼神,任为柱的回答掷地有声。

去年12月,58名农民工因工资被拖欠,找到司法所求助。他们都曾在某电子厂做工达6个月之久,企业累计拖欠薪水百万余元,企业负责人却玩起了“躲猫猫”。任为柱应下这件棘手事,他到工商部门调取电子厂的原始登记档案,确定了张某等三人为共同经营合伙人,协调县劳动仲裁部门争取以最快的时间下达裁定书先予执行。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任为柱采取援调对接的办法,全额追回58位农民工工资,并在司法所举行了集中发放仪式。当天发放完毕已是晚上十点了,任为柱接到了妻子的电话,才得知那一天竟是女儿的生日,可他却为了农民工兄弟讨薪,忘得干干净净。

脚踏泥土手捧一颗初心

只争朝夕走在赶考路上

受益群众给万继峰送来一面锦旗。

万继峰,男,1975年生,中共党员,现任芜湖市繁昌区司法局孙村司法所所长。

所获荣誉:

2019年,被司法部评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表现突出个人”。

他把先锋模范的座右铭,刻在履职尽责的岗位上;他将共产党员的旗帜,高举在服务群众的天地间。他很普通,却不平凡,始终践行着“司法为民”宗旨,守护着一方和谐稳定。

调解千家事的“定盘星”

2020年3月4日,繁昌区繁阳镇居民邢某某在孙村工业园某公司维修厂房时发生高坠事故致死。闻讯赶来的邢某某亲属情绪非常激动,眼看局面就要失控,万继峰来到现场,迅速稳住受害人亲属情绪,引导他们理性表达诉求。同时,要求事故责任方正确面对主动担责。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万继峰主持了数轮谈判,最终于3月8日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我头顶着国徽,手中握着法律,胸口里装着良心。”凭着多年经验,万继峰深知仅靠法律的硬性裁判并不能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关键在于找准矛盾症结点,既依法办事,又遵循情理相融的“土办法”。

只争朝夕走在赶考路上

万继峰为前来咨询的群众答疑解惑。

在万继峰推动下,孙村镇人民调解组织以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专项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规范软硬件设施,巩固完善以社区(村)调委会为基础、镇调委会为主导、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为补充的规范立体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了警民联调、诉调对接、访调对接等工作机制,在全镇形成“大调解”工作格局。3年多来,万继峰直接参与调解民事纠纷160余件,为当事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1400万元。

守一方稳定的“压舱石”

为精细做好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万继峰常常带领全所对辖区在矫人员进行摸排和梳理。一次,调查走访过程中,某村村干部反映,社区矫正对象孙某某与其妻子吴某某感情不和,心怀怨恨,扬言要对他人采取报复行动。

万继峰一刻也没有耽搁,赶紧来到吴某某上班的某服装厂,了解到夫妻双方确实因误会产生激烈矛盾。厘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万继峰心里有了主意,第二天,他把孙某某和吴某某请进了司法所调解室,引导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

通过谈话,万继峰认为这对夫妻有较好的感情基础,指出两人之间的矛盾完全是由误会引起的,夫妻之间应该相互信任,珍视这段婚姻,共同维护好这个家庭。

在万继峰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孙某某和吴某某重归于好,高兴地牵着手离开了调解室。

做为民服务的“贴心人”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司法所日常工作的重头戏。

在万继峰的推动下,孙村司法所积极打造“3+X”公共法律服务站,将司法行政业务进一步向基层延伸。结合实际,在司法所设立法官、律师驻点工作室,相关规章制度、公示牌、服务内容、值班安排等规范制作上墙。

率先在全区试点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全镇23个村(社区)聘请安徽国本律师事务所4名律师分片担任法律顾问,值班律师每周五驻点司法所,为各村(社区)及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依法管理、矛盾化解、法治宣传等高效便捷法律服务。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菩提菩提
上一篇 2023-12-02 07:01
下一篇 2023-12-02 09: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