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名介绍之故意伤害罪

罪名介绍之故意伤害罪

(石磊 贵州骏网律师事务所律师)

今天,作者抽出时间,继续来对刑事法律涉及的罪名进行介绍。现在,作者来介绍故意伤害罪。

一、概念及构成特征

故意伤害罪,在197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第134条就规定了此罪。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第234条中继续对故意伤害罪进行了规定。

(一)定义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这是王作富教授主编的《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中对故意伤害罪的定义。

另外,故意伤害罪,邓卫卫、雷雨波、于跃、张世琦编著的《罪名·立案·量刑》中,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张明楷著的《刑法学》(第六版)中,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张述元任主编,周峰、党建军任副主编的《刑法条文理解适用与司法实务全书》中,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由此可知,故意伤害罪保护的法益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

(二)特征

结合上述定义,结合刑法理论,通常情况下,对该罪的分析,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着手,即该罪具有四个特征。

1.客体特征

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利。刑法上所指的健康权利,应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遭受实质性的损害。一是指他人身体组织的完整性,以到健康遭受伤害。如砍掉他人的手指,割掉他人的耳朵,刺破他人的脾脏等等。二是使他人器官机能遭受损害或丧失。如视力下降、听力减弱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自伤行为不构成这里所讲的犯罪。但是,特殊人员在特定时间自伤的可能构成犯罪,但也不是这里的犯罪,而是其他犯罪。如战士在战时为逃避战斗而自伤身体的,构成战时自伤罪。

2.客观特征

故意伤害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对伤害的认定,可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伤害行为。伤害行为,是指非法地使他人的身体健康遭受到或足以遭受到损害的行为。行为的方式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前者如打击、砍刺等积极行为,后者如负有义务而不行动而致使他人身体健康遭受损害的等等。

二是伤害结果。伤害结果,是指造成他人身体健康损害结果的出现。根据我国通说,构成轻伤的,就是这里的故意伤害结果,应当负刑事责任。伤害的结果是多样的,如内伤、外伤、肉体伤害、精神伤害等。需要强调的,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造成伤害结果,依照故意伤害进行处罚。

三是伤害行为与伤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人伤害他人的行为与伤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就把意外事件等阻却事由排除在故意伤害之外。

3.主体特征

故意伤害罪的主体,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一般主体,是指年满16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二是次责任主体,是指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

三是特殊责任主体,是指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自然人,犯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

4.主观特征

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的损害,希望或放任伤害的结果发生。由此可知,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二、司法认定

在具体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罪的处理,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司法认定上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问题。

(一)罪与非的界限

是否成立故意伤害罪罪,在具体认定时,需要紧扣法律规定,严格把握,结合证据来具体认定。

根据实践和通说,故意伤害他人,构成轻伤的,才成立故意伤害。因此,如果故意伤害他人,造成轻微伤的,不是构成刑法上规定的伤害他人。需要强调的,故意伤害他人造成重伤,更应当按照刑法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

故意伤害他人,尽管没有达到轻伤,也是违法行为,不应当受伤鼓励。相反,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同时,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结合刑法总则的规定,意图故意严重伤害他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应当按照刑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二)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注意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有关罪的区分。

1.故意伤害罪与杀人罪

故意伤害罪与杀人罪,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好区分的。难以区别的,可能是故意伤害致死和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与杀人未遂。

理论上,区别这些类型,存在着不同的理论。然而,在实践中,需要综合案件各种不同情况加以判判断。如,起因关系、有无预谋与准备、打击部位与强度、事后态度等等,可以帮助分析,进而达到判断的目的。

2.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死亡

在实践中,主要是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人死亡需要重点进行区分。

两者的区分重点是看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故意伤害致死,行为人具有主观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在主观上是不具有伤害的故意,也没有杀人的故意。

三、具体处罚

故意伤害罪,在处罚时,有三个档次的量刑。一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是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三是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需要注意的,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对此的理解,一是其他犯罪相对于本条属于特别法条的,按其他法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二是其他犯罪与本条规定属于想象竟合关系时,按照从一重罪定罪处罚。

四、相关规定

故意伤害罪,讲述了前述内容,本罪涉及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内容,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具体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79年7月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五号公布 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号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第十次修正)第二百三十四条。

当然,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本条规定外,第238条、第247条、第248条、第289条、第292条、第333条等条文进行拟制规定,需要引起注意。

同时,对故意伤害案件的具体处理,还需要结合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有关部门的司法解释等来综合进行。

二〇二三年四月二日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9-10 17:58
下一篇 2023-09-10 18: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