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梅对话刘子平:卓建的“一体化”实践与品牌文化之道

王凤梅对话刘子平:卓建的“一体化”实践与品牌文化之道王凤梅对话刘子平:卓建的“一体化”实践与品牌文化之道

没有文化,就无法保持战略的定力。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卓建”)15年的实践再次验证了在提成制律所内进行一体化改革是可行的!其中,文化是创新发展的根本。

2022年11月12日,全国首家非国有法律博物馆——深圳市卓建法律博物馆在深圳国银金融大厦隆重开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2022年7月,在卓建15周年庆祝活动中,《律所一体化运营的卓建实践》一书隆重推出,全面介绍了卓建在一体化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引起了业界的广泛瞩目。公共积分制度、业务发展中心、协力团队……卓建在一体化建设中如何通过文化牵引和制度创新,克服传统提成制律所的弊端和困境,平衡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拥抱“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叠加”政策红利,卓建在助力区域发展中有何专业发展布局和规划?王凤梅对话刘子平:卓建的“一体化”实践与品牌文化之道

律新社“V品计划”自6月启动以来,《中国律所卓越品牌发展报告(2022)》系列调研正在火热进行中。“律新V品会客厅”迎来了卓越之道系列直播的第二十三位重量级嘉宾,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管委会主任刘子平,与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一起,畅谈卓建的一体化建设、专业建设、管理理念和品牌之道。

刘子平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管委会主任,毕业于国家检察官学院法学专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深圳市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深圳市律师协会实习律师考核委员会委员、深圳法学会会员、深圳市律师协会金融保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公司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刘子平律师深耕于法律实务二十年,在企业合规、公司治理、投资融资、房地产建筑等方面具有丰富的非诉及诉讼法律实务经验,更有代理过的案件曾被最高法选定为指导案件,刘子平律师在深圳乃至中国法律界均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王凤梅对话刘子平:卓建的“一体化”实践与品牌文化之道

▲ 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对话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管委会主任刘子平

以下为对话内容

王凤梅卓建的律所文化独具特色。我们注意到,11月12日,卓建筹备了两年多的深圳卓建法律博物馆正式开馆了。这个博物馆背后蕴含着卓建哪些文化特色和价值观?请介绍一下博物馆的情况。文化建设对管理运营和品牌传播起到怎样作用?

刘子平卓建法律博物馆是卓建文化升华的3.0版本,经过近三年的筹备,已在深圳市民政局正式登记挂牌成立。卓建博物馆以“皋陶獬豸断案图”为开篇,以13个主题展窗和对应的会客室展窗的方式,展出了清代到近代的445件法律文物,以司法制度及卓建十大专业部门对应古代到近现代法律专业发展,让参观者能够从展品及法制发展史的角度系统了解中华法系的发展及沿革,通过“时光长廊”的展示方式,让观众穿越历史的长河,感受到法律更有温情的一面;也通过了解古代法律发展史,让我们感受到法律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以史为鉴,建立起法律文化的自信。卓建文化从卓建律所创立时的1.0律师文化到发展中的2.0律所文化,到现今的3.0的法律文化,是卓建在发展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的文化体系。

实际上,卓建15年的文化品牌打造过程始终围绕着法律文化、律师文化展开,博物馆的开馆也是卓建文化不断总结和提升的成果。

卓建所在创立伊始,为解决传统的提成制律师事务所凝聚力不够、专业化不强的问题,提出并践行“让律师回归有组织生活的家文化”“形成同频共振的团队文化”“打造全方位学习模式的学习文化”,形成了“以团队文化为主干、以家文化为基础、以学习文化为支撑、以和文化为根脉”四位一体的律所文化体系。

卓建的文化体系,将卓建的愿景、使命、建所哲学、价值观与卓建的“家文化、学习文化、团队文化”三大文化有机结合,通过唱所歌、新人宣誓、生日会、读书会、辩论演讲赛、创新大赛等方式,将卓建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及每一位成员。

在卓建办公区的各个区域,卓建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每一位卓建人在日常工作中感受着文化的影响;同时,卓建文化元素也加入至如接待纸笔、水杯、水瓶、宣传册、办案袋、案卷袋、随手礼以及法律文书等载体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触及客户,有效提升客户对律所的直观感知。

卓建的“家文化”加深了律所成员之间平等、友爱、互助的关系,让律所成员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学习文化”则在所内构建了“可学习、爱学习、学习好”的良好氛围,对于推动律师专业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团队文化”则将“大所小团队多团队”的发展模式得以贯彻,使团队作战成为常态。三大文化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家文化”和“学习文化”属于“内功”、团队文化属于“外功”,三大文化有机结合,辅以有效的运营推广手段,无论是律所内部管理运营,还是外部品牌构建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实际效果,起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作用。

卓建通过文化建设,凝心聚力,成为卓建所的运营管理和品牌宣传的内核,建立了“全员共治、和谐共生”的律所新生态。同时,卓建所更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向全社会宣扬法治精神。

王凤梅在卓建的15周年庆上,卓建发布了《律所一体化运营的卓建实践》一书,我也拜读了这本书。请刘主任向大家介绍一下卓建的发展战略是如何规划的,为此又有哪些管理体制和机制设计?

刘子平卓建是一家在深圳本土设立的综合性特殊的普通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事务所高度重视律所发展战略,在管委会下设战略与发展委员会,负责律所战略规划。卓建把每五年确立为一个发展战略规划期,制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在战略发展规划制订前,战略与发展委员会根据创始合伙人会议与管委会对律所未来发展的构思,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国家规划、深圳市规划、社会环境、行业现状等有关情况,运用PESTEL、SWOT等分析模型,结合前一个五年战略发展规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卓建的优势、劣势,拟定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初步方案,在充分征求合伙人意见后由管委会和创始合伙人会议进行论证,再修订战略规划,最终提交全体合伙人会议表决通过,形成可执行的五年发展规划。为落实战略发展规划,卓建在每年年初,都会按照战略发展规划制定全年工作计划,以长期规划为指引,保障战略发展规划有力执行。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保了卓建始终保持一种向上的发展态势。

卓建自2007年建所之初就用总揽全局的战略眼光确立了“以文化立所,以文化聚才”的发展战略。在十五年的发展过程中,卓建逐步探索律师事务所的管理之道,充分吸收提成制激发律师积极性的优势,也充分考虑到公司化管理调动律所公共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蹚出了一条独特的管理机制。

合伙人决策机制上:卓建设立初级、高级和创始三个级别合伙人,三级合伙人入伙、晋升、出资份额和权力义务不同,三级合伙人会议的决策权限不同。在合伙人会议表决时,借鉴“股份制”方式,以合伙份额计算投票权,一个合伙份额为一个投票权,创始合伙人会议可以行使决定权和否决权,从而实现权利与义务对等,以“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科学决策,解决了传统合伙制律所一人一票决策的议而不决问题,实现了安全与效率兼顾。

在律所事务执行层面上:合伙人会议下设管委会,实行管委会主任负责制,管委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由管委会成员兼任专门委员会主任,专门委员会由主任组阁产生,保证了律所公共事务有人负责、有人干。卓建还组建了十大部门和十大专业委员会负责业务办理和专业研究,以“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每一个卓建成员都通过部门列入管理的网兜。

在统筹律所资源能力上:卓建设立一体化运营中心,将行政、财务、知识管理、客户服务、网络技术、品牌宣传等后台服务集中办公,强化律所资源调动的能力,让律所强而有序地朝着共同方向前进,让律师能在平台上获得充分支持和发展,解决传统提成制律所“大而散”的弊端。

在调动全员参与律所公共事务上:创设了公共积分绩效制度,将公共事务分解为若干项,让全员参与律所共建,打造“全员共治、和谐共生”的律所新生态。

2022年是卓建成立的第十五年,站在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和第四个五年战略规划的开局之年的关键节点上,卓建将15年发展中的对于提成制律所一体化运营中的实践成果,编撰整理成《律所一体化运营的卓建实践》,为律师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书中对卓建十五年来律所管理中的一些创新做法均有详细讲解。

王凤梅卓建的公共积分制度具有一定的精密和完备特征,给人深刻印象。公共积分制度的设计初衷是什么?施行效果如何?

刘子平成立之初,卓建的公共事务靠创始团队亲力亲为,并以文化引导全所成员参与公共建设。随着律所的发展,各类公共事务越来越多,仅靠少数人参与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为了实现“共建、共享、共成”的建所理念,提高全员参与律所公共建设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卓建所在三大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引入公共积分制度,将鼓励性的文化变为制度文化,通过给予积分的方式引导律所成员主动参与律所公共事务建设。

该制度的具体做法是,将律所建设的所务、文化、品宣、学习、专业等公共建设事务分解为若干积分项,将参与律所公共事务建设通过积分量化后,与律所管理费用、评优评先、合伙人考核及升降等挂钩,把经济杠杆和获得律所各项机会有机结合,调节和激发全员参与公共事务的建设,促使人人参与律所公共事务,体现公平基础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共建文化,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提成制律所各律师“散兵游勇”“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弊端。

多年的实践证明卓建公共积分制度的设计是卓有成效的。一方面,它有效解决了传统提成制律所公共事务无人参与或参与不均的窘境,有效激励了各成员积极参与律所公共事务,提升了律所凝聚力,也降低了行政管理费用的支出;另一方面,使公共积分成为律所管理的硬性指标和硬通货,有效化解了律所各成员之间关于公平的矛盾,解决了过去“搭便车”“大锅饭”等问题,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律所共建。卓建借此建立起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良性发展机制,保持了律所的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多年实践基本实现了全员共治的战略目标。

王凤梅律所还是以业务发展为中心。卓建在一体化建设中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创新,并建立了业务发展中心,该中心在集中式市场拓展、公共案源分配、相关方利益分配等方面是如何运作的?

刘子平实际上,律所一体化运营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应该还是业务的一体化。卓建的业务发展中心是设立在业务委下的一个为了解决公共业务市场拓展和公共案源分配问题的部门单元,是卓建创新文化的有益探索。中心设主任一名,专员若干,主要负责律所品牌和业务拓展、管理律所公共案源及前期咨询接待、执行律所公共案源业务合作并监督公共案源办理质量、维护并开发公共案源客户。

在市场拓展方面:律师和团队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服务深度不够、客户潜力挖掘不够等问题。业务发展中心致力于深度挖掘现有客户资源,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视频号、直播等多媒体矩阵,及广告投放、投标、讲座、慕名来访接待等方式获取公共案源。深挖所内团队客户资源并整合所内律师专业来拓展市场资源,通过业务合作指引解决业务办理及收入分配的问题。

公共案源分配方面:卓建在律所内部通过报名建立公共案源服务律师库,对服务律师的执业年限、专业领域进行限定;中心对合作律师设置“贡献值”,根据合作律师前期课件研发、宣传策划、提供业绩、公共积分等贡献,核算其“贡献值”,再按照专业匹配、办理意愿、“贡献值”大小等分配公共案源。

利益分配方面:对于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而言,如何进行利益分配的确是最大难点。2008年前后,我们试点建立了业务合作指引,以各参与人在公共案源的贡献度为主,从引案、主办、协办、质量把控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进行分配,事前确定分配原则,成案签署分配单交财务备案并执行。通过这几年的实践,这种分配机制效果良好,提升了合作的积极性。

卓建通过三层业务合作机制,包括协力团队、业务发展中心等机制,逐步形成了一个内部市场。未来,我们将逐渐深化,最终实现业务上的一体化。

王凤梅请介绍一下卓建的大部制和专委会,以及专委会在提供业务支持时的运行机制。

刘子平卓建是从2018年开始实行大部制改革的。在改革前,卓建团队众多,专业标签不明显。为了解决专业化建设和团队管理的问题,卓建进行了大部制改革。所谓大部制,就是将各律师及其团队根据业务领域归入十个部门(包括公司、刑事、房地产与建设工程、涉外、金融、婚姻家事与财富传承、知识产权、劳动人事、政府、争议解决十个法律事务部),部门下配备若干团队,实现“律师进团队,团队进部门”。“网兜式”的大部制是以部门为“网兜”、团队为“网格”,通过人力资源政策与专业化建设相结合的机制,引导过去的“万金油”律师逐渐走专业化道路,把律师打造成适应新时代的“π型知识结构人才”,进而打造集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律师团队

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组织专业学习、培训、法律服务产品研发、疑难案例研讨、建立专业业务指引、法律服务产品目录,建立知识管理系统,为团队业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奠定基础,通过模拟法庭、疑难案例研讨为专业业务发展提供支持。

王凤梅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同期,深圳先行示范区、前海合作区的综合改革试点也在持续深化。卓建作为以深圳为总部的律所,如何将专业建设与地区发展战略相融合?未来在助力区域发展中有哪些专业发展布局和规划?

刘子平深圳作为卓建总部所在地,将律所发展战略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叠加”优势,在服务科技创新、创业板、城市更新、个人破产、市场主体退出、科研成果转化、消费金融、公私募、合同国际仲裁等方面进行业务创新和提供服务,助力“双区”发展。在业务发展上,卓建未来将把上述业务作为重点的培育项目。

在战略规划布局上,分所将覆盖深圳全域、粤港澳大湾区全部城市。按照这样的专业布局和规划,卓建目前已在广州、中山、东莞等地设立分所,在深圳的深汕合作区、坪山、龙华、龙岗、光明设立了分所,还在珠海、湛江等地筹备设立分所。广州分所是卓建布局知识产权专业发展的分所,光明分所是助力光明区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创新业务发展设立的分所,龙岗分所是高端商事诉讼的一家专业律师事务所,中山、东莞分所是布局制造业和外商服务的分所。

王凤梅卓建在数字化建设中有何创新?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未来有怎样的规划?

刘子平在卓建15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探索建设数字化平台。在建所初期,律所引入了“金助理”办公平台,解决了基本的利益冲突查询和律师业务办理登记问题。在卓建所的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期中,卓建又在管理和业务模型的基础上开发现有的“金助理”2.0版本,解决了律所基础管理和律师写作办公的初步问题。但随着卓建的发展,又面临档案电子化管理、在线协作作业、知识管理和共享、一体化运营、客户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金助理”2.0版本外,卓建又独立开发了知识管理、共享平台。

卓建还基于公共积分考核的制度,与卓越律商公司合作开发“律数”平台,使公共积分考核实现数字化;卓建还通过卓越律商投资“聚法案例”平台,解决法律案例检索与法律分析报告问题;开发一体化运营程序,解决一体化运营过程中的实时数据管理问题。

卓建在律所数字化管理的探索上一直未止步,一直在考虑并着手筹划打造适应律所发展的数字化平台,这个数字化平台的开发设想,是在整合现有的数字化办公平台的应用场景之外,在法律分析报告、法律文书自动化生成、智能作业、客户体验方面为律师赋能并提供帮助。

王凤梅卓建如何保持对人才的吸引力?对青年律师有哪些帮扶和培养机制?

刘子平卓建自创所之初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管理理念,认为律所的第一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所以卓建在律所管理中,始终围绕“服务好律师,为律师提供执业平台和赋能”提供服务型管理。卓建以三大文化为基础,给律师创造一个温馨而又具有上升通道的执业平台。从制度的建立上,卓建重视梯队人才建设,给予人才充分的尊重和发展。比如:在合伙人加入、晋升渠道上,给予优秀人才特殊渠道,对于优秀的律师,即使其某单项条件尚未达成,经创始合伙人会议通过后也可以加入和晋升,以保持其成长潜力;在业务上,为专业人才搭建专业团队平台,由律所搭建舞台,让专业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比如卓建破产业务团队,目前已取得一级破产管理人资质,吸引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专业团队建设上,资源向专业化律师重点倾斜,比如在资金、办公资源等方面给予卓建的证券业务团队倾斜,让他们潜心专业研究。在卓建十五年的发展过程中,人才流失率非常低,得益于这一系列举措。

卓建一直非常重视青年律师的帮扶和培养,比如实习律师和助理最低工资制度、青年律师的职业规划设立,针对青年律师的各种培训活动,律所公共发展基金呈“倒三角”收取,为青年律师指定导师“拜师结对子”,公共案源向专业青年律师倾斜,成立小额诉讼中心,“雏鹰计划”“海星计划”等,都为青年律师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减免管理费用、组织包括“卓建论道”“双百十千”“律师学院”“青年律师成长计划”“辩论赛”“法律文书比赛”等各项执业培训,既降低青年律师的执业成本,又给予他们案源支持,也助力其提升法律服务能力、营销展业、管理、谈判、辩论等多方面的能力。今年还增设了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引领青年律师的发展工作,让青年律师发展更加体系化、规范化。

王凤梅卓建党委屡获“广东省律师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点”“深圳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等荣誉,请简要介绍卓建在党建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实践。

刘子平卓建从党支部跃过党总支直接成立了党委,自成立以来,在“以党建促所建,以所建促党建”的发展方针下,在政治建设、组织设置、工作机制、组织生活、党员管理等五个方面规定的动作上有所为、有所新、有所精,不断提高党建规范化水平

卓建全面落实了党建六个“加”工程,分别是:“党建+文化”——使党建工作与律所文化同步发展;“党建+纪律”——以抓党建促进整体素质逐年提高;“党建+服务”——把党建工作融入律师执业活动中;“党建+管理”——使党建工作与管理工作并驾齐驱;“党建+公益”——使党建工作与社会公益相辅相成;“党建+创新”——适应律所党建工作新领域的要求。

卓建党委通过上述工作机制的创新,带领并引导全体党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20年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卓建组织律所全体律师向黄冈市疫情治疗指定医院捐款捐物,向中共深圳律师行业党委捐款用于抗疫活动,并以公益服务助力疫情防控,编制发表疫情期间的专业指导性文章60余篇,研发疫情相关法律服务产品10个以上,组织疫情相关线上法律知识培训讲座10次。2022年,卓建还成立了党员律师应急抗疫先锋队,积极投身社区抗疫志愿服务,被授予“战斗堡垒”“抗疫先锋”等优秀称号。

卓建律师长期投身于普法宣传,参加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值班的党员律师有30人/次,在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担任调解员和法律援助的党员律师有40人/次,在深圳市其他区法院担任法律援助的党员律师有70人/次,参与深圳市各区的公益普法宣传活动的党员律师上百人;共有28名律师参与了“新雨计划”,为深圳市中小学在校学生进行普法教育。

多年来,卓建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公益普法、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卓建律所主任张斌获得深圳律协成立三十周年“优秀专业律师”及“服务律师奖”等,卓建党委多名党员多次获得“十佳志愿律师”称号,卓建律所被评为“深圳市优秀律师事务所”。

王凤梅您如何看待国外评价机构对中国律所的评价标准?您认为中国好律所好律师的标准有哪些?

刘子平近年来,我关注到外部对律所有很多评价和评奖活动,其评价机制主要是从律所的专业能力、人员规模、服务质量、客户反馈、业界提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我认为这些都是律所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但是这些指标恐怕还不够全面,我觉得还应该考虑到律所的治理结构、合伙机制、律所的文化等。律所毕竟不是一个营利性企业,它带有很多法治建设的社会属性,在评价的广度和宽度上应当有所拓展。

此外,评价的数据来源可能也不够准确、全面,这可能也是业界对这些评价不是特别认可的原因之一。因此,我觉得外部评价机构需要多维度、多角度地对律所进行评价,使之更客观、更全面。

至于好律所的标准,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每一个律所都有各自的经营特色、优缺点,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进行评价。我心中的好律所应该是一个能够为律师赋能,为律师提供有力支撑的优秀组织。在这个组织中,应该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明确的专业分工、强有力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公平的分配机制;当然,在社会责任方面,律所也是义不容辞的。同时,客户的认可、好的业绩也很重要。卓建也始终在按照这样的标准不断完善自己。

谈到好律师的标准,在我心目中,一个好律师应该是专业精湛、尽职尽责的,既要对客户负责,也要对他本人负责,对律师事务所负责;在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既要正确理解法律含义,也要理解法律温情的一面,不唯法条论、不唯利是图、不见钱眼开。对卓建而言,首先他是一个好人,至少在道德上要有一个比较高的标准,我们不能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在执业过程中,既要讲究职业纪律,还要讲究职业道德,正如我们在誓词中提到的“尽心、尽力、尽职;专心、专注、专业,做一个好人,尽律师责任”;这就是卓建对于好律师的标准的定义。这是我个人对好律师、好律所的理解。

更多精彩内容收录于律新社即将推出的新书《中国律所卓越品牌之道》(暂拟)。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菩提菩提
上一篇 2024-04-20 17:16
下一篇 2024-04-20 17:4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