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公寓的业主,为什么大多后悔了?

公寓这种叫法,本身就并不专业。

其本质上,都是40年使用权的商办用地。

中国的土地类别中,大类划分只有商业、住宅、工业等用地,自始至终,就没有一个类目叫做“公寓用地”。

公寓这类产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过去很多年里,不少城市对于商业综合体和城建界面的追逐和热捧,导致很多拿地的开发商,被要求在开发的住宅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商业项目,比如写字楼、商业购物中心等。

而开发商又苦于多数城市空置率高企且过剩的商办写字楼,以及项目建成后的去化率等问题,拿地后经过一系列运作,把商业用地用来“商改住”,就有了类似于办公室的小间小间的公寓产品,总价低,不限购,去化率高,还不用自持,更容易利益最大化。

本质上,正是因为一些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商业产品的贪多求大,商业、写字楼过剩,为了化解这部分过剩的库存,才导致的很多公寓诞生出来。

买了公寓的业主,为什么大多后悔了?

1、公寓的风险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说,商办金融用地上,是不允许有居住功能的,很多公寓类的产品,本身就是一种疯狂试探和擦边球。

保不齐哪天为了保障住宅的投资回报,大环境发生变化,严格限制商办写字楼上的物业的居住功能,那么,公寓就只能 被迫回归到写字楼的本来面貌上来,这就势必会对公寓的出租回报率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毕竟,一旦剥离了居住功能,那么这类不伦不类的产品,在真正的写字楼面前,几乎就只能称为备选租赁梯队了,过剩的写字楼将会承接商办租赁需求,而居住租赁需求则外溢到住宅产品。

舍去一个公寓,挽救了商办写字楼和住宅,利2害1,这种权衡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买了公寓的业主,为什么大多后悔了?

2、公寓的流动性

如果要说公寓和住宅的最大区别:

不是40年和70年的土地使用权年限的问题,也不是贷款条件的公寓要首付5成且只能贷10年的问题,还不是商水商电和高物业费率的居住成本问题,更不是不能落户绑定城市资源的问题,甚至不是拥挤的梯户比、管理难度高的开放式楼栋和商住混用的居住环境问题,而是在二手房市场上流动性的天差地别

公寓最大的问题,在于二手房市场上的流动性,在各大城市,哪怕是核心板块,公寓的成交量价都是非常低的,一个小区一年到头可能也成交不了一两套公寓。

公寓二手房交易的税费,增值税是5.6个点,个人所得税通常是差额的20%,契税是3个点,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如中介费等过户成本,加起来,有的甚至能够占到收益的50%。

也就是说,你50万买入的一套公寓,增值后80万卖出去,看似有30万的收益,但交易成本12~13万,实际上只能到手收益的一半,差不多15万,交易成本都要吃掉一半的收益

这就是公寓在为什么二手房市场上狗都嫌的原因。

买了公寓的业主,为什么大多后悔了?

3、公寓的机会成本

买一套公寓,看似价格便宜,有的可能只是住宅的一半,但是其资金占用量和机会成本是相当之高的:

一套公寓30平方米,总价50万,首付是5成,25万;

一套住宅80平方米,总价120万,首付是2成,24万;

同样是25万左右,购买住宅能够用20来万的杠杆,撬动更大的财富额度,而且,在增值空间上,住宅也明显优于公寓。

对比大多数城市同等地段的公寓和住宅产品,公寓只有当住宅大幅上涨之后,才会稍微有一点涨幅,但是却没有流动性。同时期同地段,住宅的增值幅度,远远超过公寓,而且持有成本还更低。

当然,也不是说公寓完全不能买,有一个通行的惯例比例,只有当这一种情况下公寓能买:

那就是当公寓的单价,达到同等地段住宅单价的35%以下的时候,公寓的性价比才会显现出来,超出住宅单价的35%,那都是过高的溢价。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染墨绘君衣染墨绘君衣
上一篇 2024-03-21 14:26
下一篇 2024-03-21 14: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