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考”到入行,是一步之遥还是征途漫漫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10月16日鸣锣开考,江苏40834人报名参加。“法考”被称为“天下第一考”,今年报考人数相比去年略降,但报名热度不减。千军万马拼抢的是什么?拿到法考“入场券”能否一劳永逸?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4万人拼抢“入场券”

10月14日11点,江苏大学法学院研三学生张媛正戴着耳机听网课,把最可能考的知识点各个击破。“身边考友们都在冲刺!”张媛说,司法部8月通知“法考”推迟到四季度,群里一下炸了锅,是去找工作还是继续备考,很多人心里没底。好在半个月前,法考时间尘埃落定,大家又绷起一个弦。 通过法考,意味着拿到入场资格。2018年起,“司考”改“法考”,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法律顾问、仲裁员及政府部门中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人员都要通过考试。“拿到这张‘入场券’,才有机会找到好工作。”张媛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法考知识涉及的学科面广,知识点多,大部分同学从年初备考到现在。她5月开始复习,每天学满8小时,国庆节假期也没休息。 根据麦可思2010-2020年本科专业就业红黄牌榜,法学专业连续多次被贴上红牌。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除了供求结构性不平衡等因素外,法考一次通过率低也造成了法学生就业难。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本科四年级有3个班,180多名学生。“除了一心考研的,大部分人都要去法考场上试试身手。”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院长、教授上官丕亮告诉记者,法学专业学生择业目标比较明确,基本上立志进入法律相关行业,通过法考不可或缺。

已经手捧“饭碗”的考生看起来比较“佛系”。“我们办公室有4个人,2人在备战法考。这两天,我有空会刷刷题,但不熬夜。”苏州政法系统一名基层工作人员齐进(化名)语气轻松。齐进两年前“法考”失利,转向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如今,她的工作专业性较强,涉及民事合同、行政处罚告知函等文件审核,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道关,齐进下决心借“法考”机会系统地“啃”一遍法条。

入场不等于入行

拿到资格证是成为法律人的第一步。“同学们目标很清晰,如果向钱看、能搏一搏,去当律师;如果想维护正义、向往稳定,则去公检法。”齐进坦言,由于公务员考试常常是“万里挑一”,身边大多数同学选择先进律所工作。

律师行业成为不少“法考人”的职业选择。数据显示,2018年底,江苏共有律师2.6万人,2019年突破3万人,去年底达到3.5万人的历史高位。短短两年时间,江苏律师总数增加了近1万人。

江苏湃亭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单奕是其中的佼佼者。她2012年南京大学毕业又去荷兰蒂尔堡大学深造,之后进入律所工作,从实习律师、独立执业律师,再到成为指导实习律师的合伙人律师。2017年,她与工作伙伴成立律所,主要从事资本市场、涉外法律、常年法律服务。“这8年,就是不断从瓶颈跳脱的过程,像一场打怪升级,但收入也成倍增长。”

然而,对很多人而言,入场不等于真正入行。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蓝天彬律师说,有些新人律师理论似乎学得多,但实践较少,比如取保候审申请书、辩护词等法律材料写得不够规范,不够扎实,需要更多磨练。

收入和执业环境也让不少“法考人”萌生退意。业内人士透露,在江苏律师界,收入上的二八定律很明显,20%的律师赚了80%的律师费。接大案、见大客户、年入百万,这部分人是极少数的。大部分人等同白领,每年拿到手约20万元上下。还有一些新入行的实习律师、助理律师,起薪仅千元。而且,律师职业对个人能力、人脉资源、学识等要求非常高,成长期很长,一般为8到10年。“每天都要上战场,拼的是真刀真枪,做律师没一定能力很难生存。很多人做了一年,就转行了。”

打造法律服务人才集群

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无论是服务国家治理、社会管理,还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都需要大批优秀法治人才。截至2020年底,我国律师已突破52.2万人,距离司法部定下明年全国律师总数达到62万人目标,并不遥远。数字背后,律师队伍质量受到广为关注。 社会依靠哪一类律师,从一个侧面体现着法治化的进程。江苏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江苏云崖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宋政平认为,律师以专业能力办案,依据法条说话,社会认可度随之水涨船高。“律师专业、公平、合理地解决问题,将促进整个司法环境优化。” 为了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法律服务人才,不少律所自掏腰包为法学生们开设“五年级”。宋政平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律所最近举办青年律师执业技能大赛,设置合同审查、案例检索、模拟法庭等多个环节,考查青年律师各方面能力。几轮下来,律师能力得到提升,律所也在从中物色人才。 单奕也认为,青年律师不能一味想着赚快钱,提升业务能力、开拓业务将更有利于职业发展。在湃亭所,不管大案小案,都有资深律师带教,律所还成立学习小组,每周由资深律师分享经验。“对一名优秀律师而言,法律思维、表达能力、逻辑分析、个人规划,一个都不少。” 大学法学教育注重理论素养的培养,如何满足现实需要?上官丕亮说,近些年来国内各大法学院纷纷在打牢学生法学理论基础的同时,不断引入职业训练。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与法院、检察院、律所等单位合作,引入法律实务课程,特别是自2016年以来每年举行“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引导学生参与公益诉讼实践,支持学生作为案件的原告或诉讼代理人提起公益诉讼,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法律解决方案供给者”。苏大法学本科生近年提起的“中国知网案”“爱奇艺案”“苏州轨道交通案”等,在省内乃至全国引发广泛关注。

江苏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将推动把法律服务人才纳入全省及地方人才发展规划,分层次开展律师高端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培养,形成梯次配置、专业分类、差异发展的人才布局。联合省内高校、产业链核心企业、“走出去”企业等,设立律师实训基地,大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水平、特色优势的法律服务人才集群。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方方 实习生 丁平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菩提菩提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