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版权学术研究常态化、制度化,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研究成果超百万字

学术研究是指引版权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版权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2023)日前在北京举办,研讨会全面总结了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近两年的课题研究成果,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部署、展望。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河北大学的专家,作为获评优秀结项课题或重大立项课题的项目负责人作主旨发言。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宝林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版权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推进版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文化强国和版权强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贡献学术智慧。

聚焦前沿课题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31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对外征集2023年度研究课题。经专家评审,共立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版权治理研究”等5项重大课题,“作品独创性研究”等6项重点课题,“版权过滤机制的本土规制体系研究”等9项一般课题,分别给予不同级别的经费资助。

新一年度课题研究展现出新特征,人工智能版权、数字或数据相关版权问题得到重点关注,在所有立项课题中占比过半。比如,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数字时代“未来已来”的背景,亟须明晰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能否获得版权保护、大模型数据挖掘与训练是否侵犯版权、数字版权的理论范畴与法律边界有何变化、版权如何赋能数据的确权交易等。为此,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分别确立5项人工智能版权、6项数据或数据相关版权课题,力求汇聚学界力量,共同厘析相关理论基础,破解实践困境。

研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身健以《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版权合规面临的法律困境及对策建议》为题,围绕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版权法律困境,提出对策设想。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秀芹以《人工智能创作时代版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研究》为题,探讨了新技术下版权底层逻辑的革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海君分析了人工智能开发的版权困境、非表达性使用、国际竞争、合理使用制度构建等议题,提出了打造人工智能版权平台的设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金金以《NFT与数字版权保护》为题进行发言,沿着NFT技术的原理与其在数字版权领域的实践这一主线,将NFT交易的本质概括为以数字化内容为交易对象的关系转让,提出购买者所获得的是一项财产性权益等创新观点。

此外,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创新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陶乾以《民间文艺版权开发的法律困境与解决路径》为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维度,对民间文艺版权开发的法律困境成因、后果及冲突的本质进行了多层次分析,并从政策、规则、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丛立先以《元宇宙模式下的创作成果著作权定性》为题发言,围绕元宇宙模式下的作品创作情形和现实问题、作品认定与版权归属、版权保护与限制、版权侵权认定及侵权救济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系主任杨金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副主任李方丽分别以《出版学科共建视域下版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版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为题进行发言,针对提升版权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探讨版权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等。

“学术交流是学术不断创新的阶梯,是保持知识鲜活的法宝。”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范继红说,中心将进一步推动版权学术研究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同时将继续高站位谋划,加强与高等院校、司法系统、版权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科研联系,持续凝聚学界业界专家学者力量,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扎实高效开展。

回应时代要求

据了解,2022年至2023年,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落实《“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有关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国家级版权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汇集各界力量,持续推动版权学术研究常态化、制度化。

两年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面向全社会开展版权课题征集,共收到申报书171项,经专家评审最终确立46项,给予了一定的经费资助。

面对中国版权事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立项课题密切追踪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迭代创新,夯实理论基础,探索应对策略;关注版权历史文化、民间文艺版权等重点难点议题,努力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出中国方案;剖析版权贸易、版权国际传播、版权人才培养中的痛点堵点,从交叉学科视角出发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关研究集中反映出中国版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状况,回应新时代版权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孙宝林说。

推动落地转化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在年度课题研究中精心组织,各课题组分工明确,工作扎实推进。

中心按照课题研究方向举办了元宇宙版权保护、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运用、视听产业版权保护、版权文化学术研讨会等4个专题会议,安排课题组汇报研究进展,并邀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展开交流讨论,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

同时,为进一步拓展学术平台的触达范围,各专题研讨会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公益直播。特别是在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成功举办“元宇宙版权保护与未来文化产业发展论坛”,通过各类渠道吸引阅读关注量总计超百万人次,有效促进了版权研究的对外传播。

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统筹协调以及各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立项课题组在2023年陆续完成预定研究任务,形成了总计超过100万字的研究成果。经业内专家评审,中心共评选出“民间文艺版权开发的法律困境与解决路径研究”等4项优秀课题。面对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积极推动落地转化。截至目前,各课题组共形成论文20余篇,在《求是学刊》《新华文摘》《人民论坛》《中国版权》等期刊发表。两项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版权信息管理平台”“基于时间序列预测编码区块链数据采集系统”依托课题形成。汇集各课题组专家集体智慧的专著《中国版权研究报告(2022—2023)》即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

此外,相关成果还将经过进一步提炼,形成决策咨询报告、版权学科专业教材等。在持续转化进程中,一系列研究成果将为版权在学理机制、技术标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为推进版权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和版权强国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直以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高度重视版权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打造版权研究交流枢纽,强化相关问题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孙宝林提到,未来,中心将加快实施成立对外学术机构、建设科研项目成果库等举措,持续聚焦前沿议题,扎实推进研究实践,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奋力展现版权研究的新气象新作为。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染墨绘君衣染墨绘君衣
上一篇 2023-11-23 00:26
下一篇 2023-11-23 00: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