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企说法 | 民法典之诉讼时效和诉讼期间规定

什么是法律意义的“应当知道”?

“义务人有权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又如何理解?请看后文配合案例的解读。

民事诉讼时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它规定了一个人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诉讼时效不仅涉及到当事人的权益,还影响诉讼的公平性和效率。本文主要对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详细解析。

维企说法 | 民法典之诉讼时效和诉讼期间规定

维企律所:民法典的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期间

根据民法典第188条,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的那一日起算。如果超过二十年未进行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

分期履行与时效

对于分期履行的债务,第189条规定时效期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开始计算。

特殊群体的时效计算

第190条明确,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其法定代理权终止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第191条针对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诉讼时效从受害人年满18岁那天开始计算。

时效届满与抗辩权

第192条阐述,时效期满后,义务人有权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但如果已履行,不能请求返还。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

第194条和第195条分别规定了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具体情形,例如不可抗力、提出履行请求等。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

第196条列出了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特殊请求权,如请求停止侵害、支付抚养费等。

法律规定优先

第197条和第198条明确,诉讼时效和仲裁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原则上应由法律规定。

期间计算

第200至204条则明确了期间的计算方法,包括年、月、日、小时的计算,以及特殊情况下期间的计算方式。

对于上面法条中提及和出现的两个概念做简要说明如下:

一、“应当知道”的含义及实例分析

在民法典及多数法律文本中,”应当知道”这个词组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它并不仅仅是指权利人实际上知道了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而是进一步包括了权利人“应当知道”的情况。换句话说,即使权利人并没有实际知悉,但在合理、审慎的情况下应当能够知道权利受到了侵害,那么这种“应当知道”的状态也会触发诉讼时效的开始。

维企说法 | 民法典之诉讼时效和诉讼期间规定

维企律所:民法典的“应当知道”

实例1:租赁合同

假设张三和李四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后来张三在两年后突然发现李四实际上一直在租赁的房屋中进行商业活动。这里,即使张三直到两年后才“实际知道”,但合同明确、租赁地点显眼,按照合理判断,张三“应当知道”这一情况。因此,从他“应当知道”的那一刻起,三年的诉讼时效就开始计算。

实例2:知识产权侵权

假设公司A开发了一种特殊的软件算法,并已申请专利。公司B后来推出了一款与之类似的产品。公司A在一年后才注意到这一点,但由于行业竞争和产品特性非常明显,公司A“应当知道”其知识产权面临潜在的侵权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公司A实际上一年后才发现,诉讼时效亦应从公司A“应当知道”的那一刻开始计算。

这种“应当知道”的规定实际上是一种法律对当事人进行合理审慎义务的要求。它意味着,当事人不能仅仅通过对自己“装聋作哑”或“故意不知”的态度来规避法律责任或者延长诉讼时效。

二、 “义务人有权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这个概念通常出现在诉讼时效条款中,意在平衡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确保法律救济的及时性。简单地说,当一个权利人(如债权人或受害人)因某种原因未能在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起诉请求义务人(如债务人或侵权人)履行某项义务(如偿还债务或赔偿损失)时,该义务人有权提出不履行该义务的抗辩。

维企说法 | 民法典之诉讼时效和诉讼期间规定

维企律所:义务人有权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实际应用:

债务案例: 假设张三借给李四10万元,约定两年内归还。但张三在三年后才起诉李四未还款。根据诉讼时效的规定,李四可以提出不履行还款义务的抗辩,即使他实际上确实欠张三钱。

合同违约: 如果甲方和乙方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乙方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如果甲方未能在诉讼时效期内起诉乙方的违约行为,那么乙方有权提出不需要完成该工作的抗辩。

法律考量:

这一规定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公平性: 避免权利人长时间不行使其权利,导致义务人长时间面临不确定性或者因保存证据困难而无法为自己辩护。

及时性: 鼓励权利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犯后,尽快采取法律行动。

可操作性: 为法院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标准,以判断是否应接受某一诉讼请求。

因此,理解“义务人有权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体现了法律对于时间敏感性的重视,还平衡了当事人之间的权益。不过,也要注意,即使诉讼时效期满,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法律另有规定或有合法理由),义务人仍然需要履行其义务。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权益受到侵犯时,都应采取积极合理的方式去了解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免失去法律救济的机会。

总体而言,诉讼时效和期间的规定,有利于公民或自然人和企业保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是维护法治、保障公平正义的一个法律环节。对这一规定的全面了解,有助于我们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更加明智且合法地行动。

维企律所与中外企业同行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菩提菩提
上一篇 2023-09-14 17:36
下一篇 2023-09-14 18: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