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部分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女性最多可以嫁给5名男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婚姻起源》一书中描述了人类婚姻制度的演变过程。从蒙昧时期的群婚制,到有血缘关系者不通婚、再到对偶婚,最后发展成一夫一妻。

婚姻制度的演进反映了人类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体现与象征。

现如今,绝大多数国家的婚姻制度都是一夫一妻制。然而,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区,却依然存在着与众不同的婚姻制度,这其中就包括了我们的邻国尼泊尔。

尼泊尔部分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女性最多可以嫁给5名男子

说起尼泊尔,人们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一个遍地高山,风景优美的画面。

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尼泊尔部分地区至今依然保留着一妻多夫制的家庭结构,也是目前全球仅有的四个允许并实施一妻多夫制的民族之一。

美国人类学家默多克曾说过,“南亚次大陆东南部以及青藏高原南缘至东缘,是地球上保留一妻多夫制家庭最多的区域”,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尼泊尔恰恰就是在这片区域里。

面积约14.72万平方公里的尼泊尔是亚洲古国之一,在民族和文化上十分多元。尼泊尔大多数地区都被岩石、冰川、雪峰所覆盖,自然环境恶劣,人均资源稀缺,这些都为一妻多夫制婚姻的出现奠定了外部的基础。

尼泊尔部分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女性最多可以嫁给5名男子

尼泊尔的一妻多夫制文化,最早源自古代的上木斯塘地区。

上世纪末,上木斯塘地区有超过九成的定居点存在一妻多夫制,具体家庭数目在不同地区分布有所不同,最多的高达27%,最低仅为7%。

在上木斯塘地区的古隆族,父母在为儿子们找结婚对象前,需要确定他们是否会接受一妻多夫制,然后会进行占卜或向当地喇嘛咨询。

有人类学家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达尼泊尔西北部的胡姆拉县宁巴人聚集区,进行过实地调查。

他们发现,宁巴人中最大的一个家庭由18个男性和多名女性组成。

其中,祖父辈是三个兄弟,最年长的有六十岁,最小的五十出头,他们共同的妻子当时也有五十九岁了。

三兄弟共同孕育了五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其中,五个儿子共同迎娶了同一名妻子,并且生下了三个儿子。而这个庞大家庭中最小的三个孙辈则在成年后选择了分家。

尼泊尔部分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女性最多可以嫁给5名男子

在尼泊尔一妻多夫制地区,女性一次最多可以嫁给五名男子。假如妻子想与哪个丈夫在一起,她就会在房门上放一个与此人有关的物件,这样其他丈夫看到后就会很识趣地回避了。

尼泊尔的一妻多夫制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兄弟型,另一种是非兄弟型。

前者是所有亲兄弟共享一个妻子,如上文提到的那个宁巴人家庭,而后者则是一群非亲兄弟关系的男性和一名单身女子结婚。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非亲兄弟型的一妻多夫制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组合的,他们至少要是堂兄弟,也就是同族,而嫁给非血缘关系的男性往往会被视为“不道德”。

尼泊尔部分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女性最多可以嫁给5名男子

兄弟型一妻多夫制本质上是一种为了维持家庭财富,提升社会地位的机制。

在尼泊尔,兄弟型一妻多夫制比非兄弟型一妻多夫制更为常见,也更为稳定,它能更好地确保家庭财产的完整性,防止家庭内部因资源分割而导致矛盾和冲突。

在兄弟型一妻多夫制家庭中,权威通常由大哥行使,整个家庭的财富和土地都登记在大哥的名下,家里的弟弟妹妹们基本只能处于服从地位。

按照习俗,在这种一妻多夫制的家庭中,妻子必须为丈夫们生同样多的小孩,比如一个妻子如果有五个丈夫,要么小孩要么生五个,要么生十个或十五个,总之只能是三的倍数。

但很多时候,大家也分不清楚孩子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为了家庭和睦,大人们通常都会让小孩管叫所有男性“爸爸”,其中对年纪最大的叫“大爸爸”,年纪第二大的叫“二爸爸”,以此类推。

尼泊尔部分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女性最多可以嫁给5名男子

可能很多人会问,这种有些“离经叛道”的婚姻制度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从历史上看,尼泊尔的这种一妻多夫制多少受到了早期母系氏族文化的影响,但其主要原因应该还是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有关。

尼泊尔一妻多夫制文化盛行的地区大多海拔较高,环境封闭,且交通不便,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在内部通婚。

此外,这些地区的人基本上都是以种植小麦和放牧为生,对自然资源有着较高的依赖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所有的兄弟娶不同的女人,就可能出现无数个小家庭,进而导致土地进一步被分割。

而在耕地和牧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土地的分割就意味着粮食、牲畜等资源被瓜分和稀释。

尼泊尔部分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女性最多可以嫁给5名男子

为保证家庭财产不会因为内部男性继承人成家而分割,很多家庭因此选择了一妻多夫制,以便在最大程度上保存家族生产资源的完整性,避免内部不同单元相互竞争。

对于尼泊尔人来说,一妻多夫制是维护家族资源的重要手段,这种制度适用于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甚至条件较宽裕的家庭更青睐于这种特殊的婚姻制度。

美国社会人类学家梅尔文·C.高德斯坦于1981年曾撰文指出,在一妻多夫制盛行的尼泊尔西北部黎米地区曾村,比较富裕的家庭有超过半数选择了兄弟型一妻多夫制,而较为贫穷的阶层有超过三分之一选择了此种婚姻制度。

几乎同一时期,在当地被调查的52个家庭中,有20对是一妻多夫制,其余32对是一夫一妻制,其中不少还从原来的一妻多夫制中分离出来的。

尼泊尔部分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女性最多可以嫁给5名男子

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尼泊尔的一妻多夫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当地宗教的影响。在尼泊尔的宗教群体中,有超过九成都信仰印度教。

据该教义记载,一个叫德拉帕迪的“女神”曾嫁给了五个弟兄,成为他们在“天界”共同的妻子。有了这样的教义,尼泊尔民众的婚姻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于是一个女子嫁给几个兄弟就变得既合法又合理了。

虽然神话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残酷”得多。尼泊尔的法典中明确写道,“邪恶就是女人的本质”,可见尼泊尔女性社会地位之低。

在尼泊尔部分地区,女性从小就会被反复洗脑:嫁给多个亲兄弟是无私的行为。而当她们十岁不到的时候,会先结一次婚。

不过这次结婚的对象不是男性,甚至不是人类,而是一种叫做贝尔果的果实。

尼泊尔部分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女性最多可以嫁给5名男子

贝尔果又称“金苹果”或孟加拉榅桲,是尼泊尔当地一种叫做贝尔树结下的果实。

由于该果外壳坚硬,不易腐烂,因此会被人们用来代表永恒不变的婚姻。

尼泊尔人认为,人生只有一次正式的结婚,所以在与“贝尔果”结婚后,此后真正的婚姻便没那么重要了。

在结婚仪式上,新娘会在长者的主持下,朝着贝尔果和父母行礼,然后父母会将用红布包好的贝尔果送给女儿,让其陪伴女儿终身。

尼泊尔女性的第二次婚礼就是和之后的丈夫或丈夫们举行了。

在双方协商定下婚约后,男方便需要准备十颗槟榔、一盒脂粉和两套新衣送到女方家中,然后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举办结婚仪式。

尼泊尔部分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女性最多可以嫁给5名男子

不过,在嫁过门之前,男性族系的长辈们都会为未来儿媳开训诫会,让其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无非就是一些要照顾好丈夫,操持好家务的话。

由于在一妻多夫制家庭中,丈夫们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为了避免兄弟间因为妻子的偏爱而争风吃醋,妻子往往会被要求“一碗水端平”。

而如果丈夫们闹矛盾,大多数情况下也会归因到妻子身上,而且还会遭到家族长辈的惩罚。

所以,在这种特殊婚姻制度下,妻子们必须要有足够智慧和相当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否则自己不会幸福,家庭关系也不会和睦。

尼泊尔部分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女性最多可以嫁给5名男子

当然,避免家庭矛盾也不都是妻子一个人的事情。在这种家庭中,丈夫们通常不会同时在家,比如一个留在家里务农,其他的就会出远门做生意。

随着近些年尼泊尔旅游业的发展,该国的人口流动性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民众的眼界越来越宽广,收入的来源也越来越多样化。

以上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一妻多夫制存在的传统经济基础与观念正在受到巨大的冲击。

现如今,越来越多见过世面的尼泊尔年轻人开始逐渐意识到,一妻多夫是一件“羞耻的行为”。

他们其中的很多人已经不愿意像老一辈那样了,有些人甚至还会携同爱人逃离老家,奔赴首都等大城市自谋生路。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菩提菩提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 2023-09-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