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律师的执业现状——以独立执业的律师为例(转载)

青年律师的执业现状——以独立执业的律师为例(转载)

近日,有幸受邀回到学校向学校大四的师弟师妹们讲述自己的职业情况,分享自己及身边朋友,作为青年律师的执业现状。分享会上的关键内容梳理下,也供各位同行、未来的同行们参考下,希望能有所帮助。

首先自我介绍下,我2018年毕业,毕业于广州一所百年老校,现在是一名专职律师,18年毕业之后,先去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法务,当时所做的工作内容就是诉讼,代理开发商和开发商的关联公司处理公司和老板的诉讼纠纷,2020年的时候,疫情出现不久,那个时候的房地产行业已经开始压缩一些臃肿的岗位,虽然经济开始出现微妙变化,但是局中人根本不知道这个节点漂泊还是稳定,当时我基于当下的工作内容是无比的重复,曾经让我觉得有意思的诉讼变得非常的单一,于是我开始找律所,换赛道,从法务转行到做律师。

当时我记得,我的领导都说,疫情期间可以的话尽量求稳先,可以先在公司里面继续等等,等大环境经济状况稳定点再出去也不迟,当然我也是听劝的,于是我开始悄悄的找律所找律师团队,终于我在面试了两三家律所之后,就找到了我现在所在律所创始人的主任团队,工资比做法务的还高,当时我评判跑还是不跑,首要因素是工作上重复带来的厌倦,其次是工资(我顶,入职两年居然分毫不涨工资,我们同期校招进去的几个重本小女孩,没有一个涨工资长职级,我做了那一批跳槽的第一人后,据闻他们第二月就涨了工资、调整了岗位,原来我是那把刀。但是工资仅涨了500,也挺侮辱人的)。找到了合适的团队,工资也还不错,那当时不跑还待何时。于是我当月就迅速完成工作交接,2020年年中就入职了律所,开始了我的实习律师生涯。

说来也挺有玄妙的,2020年后半年起,各大房地产公司开始再进一步压减业务,开始减工资、减年终奖、减社保基数,到2021年,我曾经的同事们基本都跳出来到其他房企或者直接找律所团队去实习了。所以我个人开始进入律师这个赛道是既有点随性也有点运气,因为到了2020年年底,口罩影响的因素更加严重,律所合伙人的或者其他律师的业务也深受影响,律师团队招人的数量和工资也在压减,所以在2020年后期和2021年这些期间能找到合适的律师团队、能够提供有不错的薪酬的老板,更加少了。从公司跳出来,到了现在律所的创始人团队,从团队里出来做独立律师,到现在,一切都是刚刚好。

其次,我讲讲现在我眼中的律师这个行业。一律师其实是个服务业,其本质上跟卖保险的、卖房的中介是同一样的,甚至有的时候可能跟端盘子的服务员也是一样的,律师是以个人的法律专业知识为客户提供服务,所以我们的本质也是服务业,并没有高贵到哪里去,感恩是榜上了国家法治社会的发展,成为其中被国家认可的一个职业。二大众对律师的认可度,有着非常朴素直白的价值判断,比如帮犯罪嫌疑人辩护的律师就是不择手段赚钱的黑心律师,帮其他欠债不还钱的人代理的就是坏律师,提供个法律咨询居然要收费,不付费不提供咨询,反正不是个好律师。三律师是个个体户,有钱没钱,全靠自己,丰俭由人,想要挣钱就多出力,不想要挣钱可以随机躺平。

工作五年了,律师体验卡也有三年了,体验感怎么样?我记得我当时大学上的第一课,基本老师都会问,你为什么选择法学这个专业。基本当时绝大部分的同学回应都是受香港的TVB律政电视剧的影响,当时的港剧传导出来的,律师给人的感受:精英、精致、精彩。

现在我工作五年了,其实,这三个词也确实概括准确。怎么说?具体怎么说,精英?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自己夸自己精英,但是我们普遍是接受高等教育,出入人民法庭,开口埋口开庭、代理、诉讼、争议解决、仲裁、判决等词汇,作为多数中的极少数,精英,怎么不算呢?精致,这个更容易理解的,律师群体个人要光鲜亮丽精神面貌饱满,女士小高跟男士小皮鞋,即便刮脚那贴着邦迪也不能停,而且精致也体现在,现在的律所一家一家的往高级写字楼里搬,租一间还不算,要整一层一层的来租,客户一来,整个接待的会议室大面积落地窗,高空俯视珠江新城,西塔东塔广州塔,你说精不精致。精彩,这个更有意思了,几千万几百万的诉讼标的经自己手,内心精神状态跟着判决结果七上八下,律师自己兜里可能都没有几个钱,但是处理的工作几百上亿,或者,一些狗血的家长里短,确实不能说不精彩。

三个高度概括的词语确实是

律师这一职业正面的评价,但是这些词汇其实都是外人赋予或定义律师的形容词,或者也是我们内心希望这些词语是我们成为律师的前缀,看似很容易的三个词汇,我们要是信奉了这些,或者自我洗脑了接受了这个定义,那估计现实与理想差的得差了一代人奋斗的差距,当下各种律政题材五花八门,都在讲述律师是怎么升级打怪,电视剧多少是远离了实际生活,甚至是美化了真实。

那同行的人是怎么看待律师这个职业的?说来也有点好笑,好笑中也有点耐人寻味。电视里面将律师这个职业高高举起,但是网络上,其实很多律师同行正在哀嚎遍野,随机打开下知乎,搜索青年律师的职业现状,好一些文章拿着冷冰冰的数据统计,律师收入5万元多少比例,这个是年薪,不是月薪,收入10万以内多少比例,年收入不超10万的甚至会占据一半左右的比例,甚至看到广深的一些数据,两级反差得可怕,横竖一个词,可怕,贼可怕了。以普通人的角度来看,现在打开知乎看看其他律师同行写的青年律师的凄惨执业现状,可能会吓退一部分大学生。

但是,其实,无论是外人怎么看,或者其他同行怎么看,都无法真实全面的定义青年律师的真实现状,我想要分享的,使我们身边这些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师兄师姐、同个学校出来的人的现状是怎么样的,让我们大家真实直观看看,做律师,工作是怎么样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收入是怎么样的,精神状态是怎么样的,现在未来怎么看待律师这个职业。

都说五年是个分水线,五年十年间人跟人的差距就能拉开,也基本能看清到这一行的真实现状,或者说我们都成了这里面的典型代表,那青年的律师现状既不像电视里面演的那么手拿把掐,也不像网上其他律师哀嚎的那么凄凉,律师的真正执业状态是怎么样的?

上面讲到外人眼中的我们是形容词,实质上律师的现状应该是动词,我归纳总结下关键词:生存、突破。

除了家里有矿的,普通的我们要达到外人眼中的样子,要一个行为一个行为累积起来的,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由动词转成形容词。

律师的现状为什么是这两个词?生存,字面意思,能不能靠律师证在这一行混下去,那突破是解决如何提高生存质量,如何有质量的生存的问题。

先说生存。生存,最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案源,就是工作,有人委托,有工作可做,案源是律师收入的命脉。律师这一行从头到尾案源都是关键,无论年龄无论专业无论区域,只不过这个问题在年轻律师这里尤为突出,毕竟年轻律师得坚持得下去才能成为老律师,要不然,中途就会变成什么法务总、什么办公室的主任、或者什么老板了。年轻人在愁业务,你以为年纪大的就不愁了吗,不,他们比年轻人更愁,年轻人毕竟养活自己就差不得了,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年纪大的,不仅要养活一家老小还要养活团队授薪律师的一家老小。但还是不一样的,年纪大的律师扎根多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反正饿不死年纪大的合伙人律师,倒是年轻律师要年纪没年纪要资历没资历,为了房租和一口饭,分分钟在守法和违法之间横跳。

那案源是怎么来?跟卖保险一样,律师靠个人承接的第一个案件基本从亲戚朋友处来,从自己的微信好友列表的好友中来。来了一个两个不够啊,也总不能紧着好友列表里面的那些人来回薅,是吧。当下都说命运的齿轮,其实律师的齿轮在开始有着律师这个名头的时候也开始转动,办好了一个案件,这些亲朋好友的亲朋好友,等等,就会散开,会口口相传,熟人间的人传人,所以律师的第一桶金基本就是熟人资源,我从团队出来独立的时候,那半年的案件都是身边亲戚朋友处来的,什么劳动仲裁呀、离婚呀、民间借贷呀等等,根本饿不死。所以各位朋友们,如果以后有意做律师的,现在过年记得跑动的勤快点,嘴巴甜点。

但是熟人资源总是相对固定,传播也相对有限,仅靠朋友圈、亲戚好友远远不够,所以律师的生存模式,紧跟互联网衍生出来的新模式,开始从线下跑到线上,吃到互联网新模式第一口肉的律师,比如现在的网红律师,一千多万的粉丝,真的谁不心动、谁不眼红。不说律师这一行,她光是直播打赏、线上咨询费都可以不用跑来跑去赚律师那个窝囊费了,更何况,如果将直播来的客户开发起来,分区域管理起来,感觉搞个几千万一年根本不成问题。

律师的生存压力,不仅仅是案源上的压力,当下也有更多一部分是律师人数的压力,人多代表大家的选择多,人一旦有了选择就有了对比,这个对比发生在律师身上是很可怕的,因为当事人不是对比律师的执业年限、专业与否,是比价,谁低找谁,于是,律师卷起来了。以前律师人数少,模式是案源来找律师,现在是律师人数多,模式转变为律师去找案源。律师人数多到什么程度?今年国家司法部统计出来的,全国律师人数超65万,这几年来,虽然大环境艰难,但是律师人数是稳定增长的,预估明年律师人数的统计得超出70万,所以,律师生存的压力所致,这两年来线下的拓客模式照旧,线上的开始杀红了眼,搁以往,律师网上发发段子,发发工作状态或者一本正经的直播,今年有律师穿着大裤衩劈着腿在发普法小视频,毕竟互联网粉丝为王,成为流量律师也是一种生存之道。无论律师们是穿着正装一本正经的或者穿着裤衩劈着腿在互联网上吆喝开辟案源,这些都是他们各自探索出来的模式,这两种方式,作为同行我不予评价,毕竟白猫黑猫抓到老鼠的是好猫。

互联网来的案源我也吃过不少,不能边享受了互联网的福利,转头回头批斗那些正在努力的互联网律师。不过,互联网律师真的不是那么好混的,跟人抢食,抢案件,拓展互联网的客户,顶难。互联网都是陌生人,信任度不说,卷价格这个,我真的爱谁谁谁了。卷价格最主要的原因是,互联网打开了公众接触律师的渠道,现在的网络直播一打开,颜值主播、卖货主播、情感主播、律师主播,随手可见。我记得有一次,我凌晨四五点醒了后怎么都睡不着了,于是打开手机抖音想刷点短视频打法下时间来着,谢谢他个互联网大数据,我一连刷了七八个直播间都是律师在直播!四五点在直播,可怕吗,而且直播间的人数都是十来个这样子,我坚持在这几个人的直播间来回刷了十几分钟,一边感叹这日子也太艰难了,一边睡回笼觉去了。

不过,各位同学也不要被吓到了,生存是各个律师作为律师的基本操作,有的人艰难一点,有的人幸运一点,有的人随心随性一点,说了上面那么多,继续深度说点,都这么不容易了,为什么还这么多人都要来做律师,理由非常真实简单:一时间是真的自由,二赚的是真的多。

说点师兄师姐的真实情况,跟我同届的律师朋友,一毕业她回去老家河源跟着她老板团队一起干,去年靠自己买房买宝马了,比我大一届的师姐,去香港中文大学读了一年的老流氓,2019年开始工作的,现在在深圳某大所的合伙人团队做授薪律师,也是去年的时候在深圳跟她男朋友两个人靠自己一起买房了,深圳的房子,大头都是师姐出的,大我两届的交流的密一点的两个师兄,独立之后两年靠自己在佛山、南沙买房,娶妻生子,现在老婆孩子热炕头。

买房买车,听起来非常的物质,但是朋友们,想想,完全是靠自己,赚到了钱,实现了简单的经济自由,摆脱了手心向上的日子,从父母庇护到独立生活,这种感觉真的不可思议,而且这些都是靠自己真金白银赚回来了,不爽吗。

我的朋友圈里面有几百个律师,基本都是同龄人,有时我刷刷朋友圈,有的律师忙得像陀螺在转,一周几个城市,闷声赚大钱,有的你别看他十天半个月朋友圈里面没有个声响,或者开口埋口哎呀最近案源不行呀,但是人在不动声色的到处旅游的。不过,概率上应该也会有过得相对艰难的律师朋友,不过各行各业都是有的人过得风生水起,有的人平平淡淡,行行如此,艰难是肉眼可见的,回报或者酬劳也是实打实的。

粗略讲完青年律师的生存现状,其实我们年轻人普遍也面临一个问题,就好比大家读完本科想进一步深造的道理一样,吃饱了饭就会思考怎么吃好饭,脱离了生存的压力之后就想着怎么突破当下。

突破,最直接了当的,就年20-30万创收的,怎么突破50万创收,50万的怎么突破80万的,以此类推。这个突破的话题很大,感觉还不是我这个年纪可以分享的,希望我和我的朋友们也能早点突破自己的瓶颈,再来总结经验。

从就业以来,我个人是非常非常庆幸我选择了法学这个专业,一步步成为了律师,现在成为一个独立执业自负盈亏、自由把控时间的律师,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很多,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也有得有失有失有得,我喜欢这个职业的状态,也喜欢这个职业带给我的成长和各种体验,我有觉得这个职业在带领着我成为更好的我,希望以后我也初心不改,继续在这一行里面探索自我、成就自我。

讲到这里最差不多是我个人分享的尾声了,我归纳总结下律师的初期生存的铁律,一做律师,前期都是靠好友列表和亲朋好友,所以,未来想做律师的朋友们,平时可以多加好友。二经营自己的账号,第一桶金来源于认识的人,那第二桶金是来源于自己为自己打造的名片,怎么打造名片,比如写公众号、知乎、微博、小红书、抖音等,我和我的朋友其实都有过不少是从这些软件上来的案源收入,未来不断发展可能也会出现其他新模式,但是律师推销自己让人认识自己,基本万变不离其宗。

全程有没有干货?其实我个人觉得是没有干货的,因为每个人的道路是不可复制的,每个人都只能描述他来时的路,是怎么走过来的,个人感受感触是怎么样的。就像我曾经的老板们,六十来岁,看着他们时不时的回来一个律师费金额不菲的案件,你问他,哇,怎么做到的?他跟我说,等你到了这个年纪你就知道了。同理,我们这一行都是,你进来了你就知道了,你办到了你就知道了,要不然,观望再多也不是你的实际情况。

到此我再总结下,可能我们内心会自我吐槽,律师其实跟卖保险、卖房中介没啥区别都是服务行业,但其实我们内心最清楚,做律师,不仅仅要有身份上的认同感,也要有社会责任的使命感,祝愿我的师弟师妹们,未来同行们,都怀信念和热爱,未来在自己喜欢的行业里发光发热。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菩提菩提
上一篇 2024-04-16
下一篇 2024-04-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