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金融行业 深圳金融占比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 曹媛 深圳报道

深圳金融业的综合实力和支柱地位持续提升。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了解到,2022年前三季度深圳市金融业运行情况于近期公布。据市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月报,前三季度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714.74亿元,同比增长8.7%,占同期GDP比重达16.2%。

截至9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12.03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1.53万亿元,增长10.2%。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8.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7.95万亿元,增长10.7%。1-9月全市保险市场实现保费收入1187.1亿元,同比增长6.9%。

从细分领域看,银行业方面。截至9月末,深圳银行业资产总额12.0万亿元,同比增加1.0万亿元,同比增长9.0%。证券业方面。截至9月末,深圳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9.8亿元,净利润318.9亿元,均居全国第一。基金公司(注册地口径)32家,期货公司14家。保险业方面。截至9月末,深圳保险法人机构总资产6.4万亿元,居全国第二。1-9月,深圳保险业赔付支出315.8亿元,同比下降10.1%。上市公司方面。深圳A股上市公司总数已达400家,占全国8%,排名国内第三。

在稳健增长的同时,深圳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在持续增强。截至9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8195.4亿元,同比增长17.0%,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8个百分点。科技企业贷款余额8154.24亿元,同比增长31.54%。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5万亿元,同比增长24.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4.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深圳地区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2.3万户;9月全市各类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36%,环比下降30个基点,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在前三季度深圳市金融业运行情况出炉之际,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在公开活动上分析解读深圳金融业发展新趋势和特点。

金融业支柱型产业地位日益稳固

“近年来,深圳金融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充分体现了发展的质量和韧劲,支柱型产业地位日益稳固。”何杰总结深圳金融业主要呈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金融增加值增速居一线城市首位,财税贡献居各行业之首。深圳金融业两年平均增速8.3%,今年前三季度增速达8.7%,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居一线城市首位。近三年,金融业税收保持在全市总税收的四分之一,居各行业首位。截至8月末,全市分行级以上持牌金融机构达734家,金融发展能级和集聚度不断提升。

第二,金融业改革开放持续纵深推进。近年来,在“双区建设”和综合改革试点背景下,“跨境理财通”、公募REITs、数字人民币、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知识产权ABS等系列改革试点陆续落地。今年10月,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广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18条经验,其中包括深圳市金融管理局主导的私募基金商事登记服务创新和全流程一体化监管、建立境内外双向投资新机制、建设国际风投创投中心、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及科技创新等4条经验。依托前海战略平台,深圳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人民币债券、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跨境双向股权投资等业务规模逐步扩大,深港金融合作不断深化。

第三,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表现突出。从细分领域看,深圳银行、保险、公募基金、期货主要指标均居于全国前列,尤其是证券业的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居全国第一。深交所IPO数量及交易额位居全球交易所前三,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主板与中小板合并顺利实施。深圳A股上市公司总数已达400家,占全国8%,排名国内第三;总市值8.51万亿元,居国内第二;其中民营上市公司的数量和市值均位居国内首位。当前,深圳大力推进国际风投创投中心建设,打造了香蜜湖、深圳湾等风投集聚区;11月8日启动了“深圳创投日”活动暨深交所科交中心揭牌仪式,着力构建创投生态圈。第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不断增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5万亿元,三年增长超1.3倍,复合增长达29.7%,远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科技贷款余额达8154亿元,规模位居国内城市首位。

第五,金融科技发展处于亚太领先位置。深圳落地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院、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百行征信等一批重要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超130万个;培育出平安科技、招商金科、腾讯金科等一批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龙头企业,有20家企业纳入香蜜湖金融科技指数;率先启动“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在今年9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深圳位列全球金融科技第7名。

第六,可持续金融领域亮点纷呈。率先出台国内首部绿色金融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认定了两批21家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并推动20余家金融机构发布了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秘书处作用,制定多项绿色金融地方标准,有10余项绿色金融首创性实践。

如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深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需进一步增强。《深圳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直接融资比重有待提升,“十三五”期间深圳地区直接融资(含企业债券融资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累计增量约占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量的比重为24.7%,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

此外,创投风投发展仍存在短板,根据清科统计,2020年深圳本土企业接受股权投资金额只有北京的1/3、上海的1/2;而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仍然较大,融资有效满足率偏低,融资成本偏高。

为进一步增强深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何杰表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推动“金融+制造”,认真落实深圳培育发展“20+8”产业集群的决策部署,加大金融对“制造强市”、“工业脊梁”的支持力度,强化金融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强金融供需精准匹配。

第二,深耕“金融+科技”,抓紧制定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政策,争取尽快获批国家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联合监管部门认定一批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好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持续推动风投创投集聚区建设,久久为功擦亮“深圳创投日”品牌,不断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第三,加快“金融+环境”,推动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获批,加强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深化绿色金融标准、绿色金融产品、碳金融市场等领域的实践,探索绿色金融与蓝色金融融合发展,助力我市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第四,助推“金融+社会”,要持续引导金融加大社会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扩大创业担保贷款适用范围,深化“金融驿站”等专项工程,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触达率和便利性。

值得注意的是,为展示深圳金融业发展成就,提升深圳金融国际影响力,深圳也将迎来第十六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简称金博会)及首届深圳金融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等活动。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12-03 10:52
下一篇 2022-12-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