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律师需要持续修炼五大基本功,争当二八规律中的分子

青年律师需要持续修炼五大基本功,争当二八规律中的分子亚马逊贝佐斯有一段话讲得很精彩:“我经常被问一个问题,‘未来十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我很少被问,‘未来十年,什么是不变的?’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你需要将你的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律师行业有哪些事情是未来十年不变的呢?青年律师朋友们,你是否有过以下五个困惑?想过应该多读点书,但总是静不下心……想过应该写点什么,但好像无从下笔……想过应该多讲讲课,但似乎脑袋空空……想过应该多结识点朋友,但又担心无效社交浪费时间……想过认真做好每个案件,但是案源在哪里呢……今年以来,市场明显变难了,但市场越难越要练好基本功。什么叫基本功?是指大部分人通过持续努力大概率可以获得的能力。于青年律师成长而言,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讲课能力、链接好人的能力,认真做好每一个案件的能力是五大基本功。聚焦于修炼基本功,内部掌控外部影响,方能持续破圈,从容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真正的聪明人不用提努力,这是成功者的标配。我们时常听到一句话——“以多数人努力的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从创收结果看,律师行业的二八现象越来越突出,大有朝着一九演化的趋势。从对周围的青年律师的观察看,就会发现,这句话不是鸡汤,更像是可怕的预言。如果你总是蜻蜓点水,就不会有真正的成长,更不会成为二八规律之中的分子。基本功之一大量阅读

时间都去哪了

梁实秋在《时间即生命》一文中痛心的写道:

“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成为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积极不懈的善于利用他的时间。”有人问我:“那么你大部分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呢?”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须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我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我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但是我没能这样做。我的好多的时间都糊里糊涂的混过去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十二年,细细想来,确实也有梁先生一样的感受,年轻的时候,实际上是有大把时间的,只不过都被悄然浪费了。读书有方法,但没有捷径。迷茫时,多读书,读好书,日积月累,时间会变成你最忠诚的朋友。读书的目的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达礼,其基本含义是能够与人和谐相处。我们应该朝着温良恭俭让努力,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一本本好书就如同一个个高人,我们可以借助他们的眼看世界。河南籍作家李佩甫在一次访谈中说,在书中,他看到善恶,看到是非,找到了人类精神生活的标尺。谁也不可能走完所有地方,见识很多不熟悉的人,但你都可以通过书本熟悉,读好书是丰富和清洗自己的最佳捷径,可以让人生变得更加宽阔。深以为然。无独有偶,一位律师前辈也曾对我说,读书是否有用的衡量标准在于:你能否从书中获得力量和方向。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都需要一双冷静的眼,这样才能将时代、行业、自己看得更加真切,还需要有一颗热情的心,这样才能洞见时代、行业的希望之所在。多读些名著

名著就是名师。当一本好书被真正阅读时,能够产生的教育力量,是惊人的。在古今中外的各种故事中,发生过太多太多一个人的命运被一本书点燃、被一本书改变的故事。非常建议年轻朋友多读一些经典作品。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新概念满天飞的时代,啃经典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毕竟那是我们祖祖辈辈都推崇的好东西,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选择,我们应该也去试一下。当然不是说所有经典就一定适合你,但这个“学习、甄别、再认识”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司法解释年年出,律师脑袋快成秃。但经典往往百年千年不变,用心学一次,受用一辈子。所以读经典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要怕慢,坚持才能出效果。曾国藩有句话叫作“结硬寨,打呆仗”,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既能体现时代的风貌,同时又有超脱时代的永恒意义,它的内涵会跟随着你的阅历和见识一同增长,在你人生的每一个重要关头给予指引。因此读经典一定要沉下心,慢慢啃、反复啃。我也总结过两句学习经典的方法:一年集中读,一生反复温。当然,经典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对哲学(如老子、康德)有感觉,有人对战略学(如孙子、克劳塞维茨)有感觉,有人对经济学(如熊彼特、马克思)有感觉,有人对管理学(如德鲁克、波特)有感觉……不管是哪个学科的经典,都有着共同的指向,那就是背后的方法论和哲学。当一本书越读越薄,薄到最后的时候,那就只剩下哲学和方法论了,读出这些核心后再去重读的时候,书就会越读越厚了,这也就是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当中的秘密,一半儒家一半法家来治理天下,也就是汉宣帝对儿子说的“霸王道杂之”。真正善于读书的人,有一个从厚到薄再到厚的过程。对于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一本经典对他的意义只停留在两个名字:一本书名+一个人名,这是一种遗憾。圣经旧约开篇,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人其实是有选择的,大多数时候不是无路可走,而是有路不肯走。不要在犹豫中徘徊太久,这里是职场,不可能有人总在原地等你,你也不会总在原地等待他人。改变,从阅读开始。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先生说过的那样: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基本功之二一直写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写作训练,是反人性的,因为只有输出,才是最好的输入。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写作不只是文学,更是心理学。喜欢上写作之前,你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比如以下:担心自己没什么东西可写。担心自己坚持不下来。担心自己的思想太空洞被别人笑话。担心写出来的东西被人认为没有价值。担心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人看。担心投入时间却得不到回报。……以上所有这些担心都是正常的。如果不尽快拿起笔、写下去,取出键盘,爬格子,就永远无法体会写作的魔力。专门讲写作的书有很多。但我更想结合我自己生活中的六个微习惯来谈谈写作,期待能给朋友们一点点启发。不熟悉我的朋友总是很惊讶,为什么我会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写出来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实际上这不是高产,是有方法的,秘密就在下边六个习惯中。1、坚持早起读书这是长期基础建设,也是根基所在。我会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读两个小时书,现在也会留出一点时间整理平时的思考。2、坚持听书碎片时间搜集起来,是很惊人的。不适合读书的场合我会选择听书。樊登读书会,我听了近五年,每周一个小时讲一本书,基本每周都会抽时间听一听,权当换换脑子。今年又开通了得到,读书是越来越快的。快速的输出也在倒逼着我进行更大的输入,原来的一个听书平台已经满足不了对知识的摄入。3、组建读书群,坚持输出2021年我组建了一个读书群,原来的想法很简单,影响身边的朋友读书。我观察到,很多人,包括律师,在工作后,很少读书。这是极其不可思议的。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当然不是唯一获得智慧的途径,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定是重要途径。我们身边可以接触到的往往都是和我们差不多层次的人,不读书你就很难遇到真正的高人,见识真正的高明与智慧。当然这个现象也侧面印证了,无论律师数量增加多少,有的人注定只能成为分母。我坚持了十个月,每天早晨分享一段读后感或者推荐一本书。现在偷懒了,一方面是因为工作越来越忙。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发现,读书其实是自己的事情。比如,一个喜欢睡懒觉的人,你总是一遍遍叫他,他会很恼火。过于强烈的建议他人读书容易惹人厌烦。所以我把读书群精心编写的几百字建群宗旨删除,浓缩为12个字“只影响不改变,唯愿以诚相待”。4、加入一些读书群,碰撞中输出爱学习的人总会遇见,科技的进步给了我们一种可能,将天涯化为咫尺,让我们能够结识一些远方的朋友。在与大家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会得到很多灵感和激发。让沉睡的知识被唤醒,一点点释放出来。这也是一种写作和输出。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通过保持开放可以持续发现一些好书。5、每天复盘,不定时输出我们一群小伙伴建了一个复盘群,随时记录、总结、分享执业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统计过,有时候,我一天的发言在2000字以上。我写的系列文章中,很多都是在复盘中遇到了大家都有盲区处,讨论后,再思考,逐渐成文。6、坚持发朋友圈,点点滴滴输出我们的内心时常处于一念未灭,一念又起的状态。灵感往往来自对生活的敏感。有时一个金句、一个故事,就能触发内心一连串反应,把散乱的素材、思绪黏合起来。朋友圈就如同现代版的日记,可以记录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以分享美好的人和事,可以晒晒同事和优秀的同行。每天留下的互联网痕迹,会逐渐固化你的职业形象,如同一面镜子,看的见来时的路,照的清前方的途。有利于常思己过,拥抱未来,让客户和自己都能感受到看得见的成长。对自己也是一种约束,让自己对生活充满敬畏,不可自毁长城。一条条朋友圈的写作让我保持敏感,也养成了随时随地记录的习惯。有不少朋友,把每天读我的朋友圈当作一种习惯,给了我特别大的动力。写作是潜藏在每个人天性中的东西。因为人类是社会动物,我们从出生起就在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向世界宣示我们的情感、欲望。不妨给自己多一点儿耐心,相信勤能补拙、慢工出细活,勇敢写起来,边做边调整,先完成再完美。比如我个人写的青年律师成长系列文章《在路上》,渐渐得到了《律媒智库》、《无讼》、《熊猫法律星球》、《律新社》等大平台的鼓励和支持,我反而放慢了写作速度,专心提升文章质量。律师是知识分子,年轻时经历过各种考试,都曾在书堆里摸爬过,律师行业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对于普通律师而言,最大的优点就是学习能力。放弃终身学习,放弃写作或许就是自废武功,自缚手脚。要多用堂堂之阵去参与竞争。写作的捷径和秘诀只有三个字:一直写。基本功之三多多讲课讲课是专业人士最先进的生产力。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律师需要讲。这是个意识,法律人大都是特别喜欢自由的,千金难买你愿意。我们大多数人是普普通通的律师,我们的每一个闪光点,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去打造。我们的每一项技能,都需要日复一日的去磨砺。律师自带“师”字,讲课、讲好课是基本功,需要成为律师的自觉。面对不同的受众,我们需要准备不同的内容。一位客户之所以委托律师通常有两个理由:感性的理由,觉得你人不错,信任你;理性的理由,觉得你有解决他的问题的学识和能力。律师讲课,也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有效的把信息传递给目标人群,另一方面还要传递律师的正面形象。我一直认为,律师的宣传之道在于“师”字。通过讲课可以树立专业形象,赢得客户对你能力的认可。通过讲课可以树立师者形象,赢得客户对你品格的尊重。通过讲课践行师承,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其次,我们可以探讨如何讲。今天的法律服务市场、学习环境与十几年前截然不同。这是一个知识大分享、大爆炸的时代。只要你走心、上心、用心,各种各种的文章、书籍、视频、课程应有尽有。并且可以轻易获得。关于律师如何讲好课的的书籍也有很多,比如我在参与无讼国庆节荐书活动时,推荐的常金光律师的《讲好课的7个要点》。青年律师成长进阶的6本入门书籍,本本必读!丨国庆特辑(点击链接调转阅读)今年以来,我有意识的加大了讲课的频次。给客户讲、在律所讲、跨所讲、也参加了河南省律师协会组织的书香节讲书活动。再次,讲课不仅可以带来现实的满足,也会带来精神的愉悦。去讲课,利益的驱动当然是主要动力,毕竟大部分课程是面向客户的。但不管哪种现实目的,讲课本身是会给讲师带来一丝丝精神满足的。成长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索取前人或者他人智慧促使自己觉悟的过程,索取固然会有闻道解惑之乐,终究不如将自己的领悟分享给他人的过程中快乐更持久。因为后者是一种行善,而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向善的倾向。站在台上,仿佛若有光。最后,分析一下讲课的心理障碍。没有人是天生的讲课高手,隐藏自己是个伪命题。如果你不优秀,藏也没有用,别人依然可以看出来,不然凭什么比你优秀?如果你够优秀,没有必要藏,藏的动作只会让你丧失最宝贵的真诚品质。我们总在怕丢人,在纠结中不敢讲,其实,输出是可以倒逼输入的。敢秀善秀才会优秀,而非等到优秀然后再秀。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心中有信念。与其精神内耗,不如全力以赴,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大多数时候,脸面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别人给的。厚脸皮或许只是个人的一种选择,一种修炼。虽然讲课只是水面以上的冰山,是把网状思考整理成树状结构做线性口头表达,但是讲课是一项可以习得的技能,只要长期的刻意练习。基本功之四养成链接人的习惯之所以没有案源,简单概括,就两点:知道你的人太少,你知道的人太少。我们需要保持持续开放的心态。人际交往中,朝着“四毋”去努力,多链接人。《梁漱溟先生讲孔孟》一书中,梁先生总结孔子的第七个特别重要的人生态度是“四毋”。什么叫“四毋”?就是“子绝四”,孔子的学生讲,孔子有四件事是从来不做的。哪四件事呢?叫作“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第一件叫“毋意”。别瞎猜。我们普通人生活中很多的烦恼是自己想出来的,就是自己会莫名地觉得,他今天看我的眼神不对,我认为他对我肯定是有意见,所以会推测。第二件叫“毋必”。没有什么是必须怎么着的。所以很多人说“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在孔子那儿代表着非常低的修为。孔子说,这是不错的小人,一个小人,人品还不错,他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自己根本就不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为什么呢?因为事情是变化的,你为什么必须怎么怎么样呢?你为什么不能够通权达变呢?所以通权达变其实是孔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状态,就是他能够根据此刻的状态来调整,他到底该怎么做。所以“毋必”也是孔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做事原则。第三件叫“毋固”。不要固执己见。第四件叫“毋我”。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做任何事都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本感受不到别人看这个问题的感觉。一旦你有了“意、必、固、我”的情绪的时候,你就失掉了生活原本所应该有的节奏,失掉了活泼的、生命畅达的那种活在当下的快乐,没有了生机,所以这时候你会发现痛苦就不断出现。因此减少“意、必、固、我”,其实是一个为自己好的做法。安顿好自己,才能更好的与他人相处。这是孔子的第七个人生态度,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修炼的方向。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功夫不下,案源不会从天而降。实际上,成功不会一蹴而就,案源开拓同样如此,案源是一种结果,是一个律师长年累月营销的结果。创收也是一种结果,结果是不能直接追求的,我们需要顺瓜摸藤,去因上努力,种下因,期待果。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求别人够完美,善于与他人的优势和谐相处。人无完人。这是常识,并不代表每个人都可以坦然接受他人的不完美,生活中,我们自己不完美,却总是要求别人够完美,并在不断重复这个错误。真正成熟的人,看谁都顺眼。人与人是不同的,每个人做事一定有自己的出发点,有自己的所求。这种求,可能大不一样。你认为重要的,别人看的很淡,你认为不重要的,别人愿意倾心付出。有缘同行一程,无缘大路朝天,各自走一边,彼此自由。与其闲言碎语去揣测其他人和事,不如集中精力让自己悄悄变得优秀。多看优势,少看甚至不看“自己以为”的缺点。就会看见每个人都那么好,所有的关系也都会好起来。这是一个系列文章,本文仅强调在链接人过程中的几个点。关于链接人的详细思考,请参考——万字长文:一名80后青年律师的发展观(点击链接调转阅读)基本功之五认真做好每一个案件大部分律师都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普通案件中度过职业生涯的。我们不能好高骛远,要坚持长期主义、专业主义,在一言一行中弘扬职业精神。在个案中,要打造良好的客户体验。法律服务中的客户体验,是律师与客户互相陪伴的过程中给客户的一种感受。法律服务是一种心理消费,法律服务内容本身+律师给予的体验,才是一件完整的法律服务产品。我们要朝着敬业、专业、高效、主动、规范、忠诚六个方向塑造客户体验。律师的价值除了实体价值、程序价值之外,还有重要的陪伴价值。律师提供服务的过程也是帮助当事人渡过人生中一段黑暗的时间的过程。需要有同理心,与客户同频。律师总是被紧急案件驱使,感觉一天要同时做好多事情,人忙起来,很容易忽视了自己的行为导致了对客户的无礼。要保持微笑,微笑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多换位思考,对客户坐在你办公室时的心态感同身受。律师的人格力量、品格影响很重要。有的人面无表情,别人看着就心生敬畏,而有的人即便咆哮不已也无法服众?有的人自吹自擂也难以获得别人的信任,而有的人看第一眼就能赢得他人信赖?这就是人格力量的不同。而人格力量来自修养的不同,律师的人格力量修炼对潜在客户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要不断训练自己的判断能力。利害关系判断或要害判断,应该成为一种本能。每一次与人共事时的不舒服的短视行为,就是给自己砌了一堵墙,墙多了,就把自己与市场隔绝开了。专业技能是律师的基本功,但很多案子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边缘事实。律师如果没有利害关系判断或要害判断的本能,仅有法律知识的渊博,没有文史哲、情理法、智仁勇做根基,很难达成通识博雅、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也很难做好每一个案件。因为相信 所以看见有一首早期的励志歌曲《爱拼才会赢》里唱:“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曾国藩在回复刘霞仙的一封信里说:“事功之成否,人力居其三,天命居其七。”曾国藩是实话实说,不励志: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甚至于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认清现实的残酷,不容易开心,但是也不容易幻灭。这样,比犯傻强。人生中,很多事是我们无法掌控的,需要释怀。但是有些事,是我们可以把控的,比如聚焦于修炼基本功,不妨多做。能做律师是很幸运的,做不好律师,不要怪行业,多怪自己。因为这个行业有章可循、有前辈引路,有方法可以用。但千变万化,不离扎实的基本功。天生我材必有用,坚持执正念、走正道。人的一生很长,走正道是一生,走邪道也是一生,走邪道你不一定能成功,走正道你也不一定失败,但是你的心会特别安定。跟同道中人在一起,不要想法太多,不要想做的事情太多。聚焦,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我们最该做的事情上面,少则得,多则惑。如果中国律师只有100个人,其中20个可以称得上成功,我们普通律师必然没有机会。当中国律师增加到100万人,即便是二八规律也意味着有20万人能够做到优秀。只要足够努力,方法得当,是很有可能成为其中的一分子。聚焦于修炼五项基本功,坚持内部掌控、外部影响,必将助力青年律师持续破圈,成为二八现象之中的分子。既然选择做律师,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能够做好律师,当然,好的标准是多元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律师行业是传统行业,前面的路,都是前辈们辛辛苦苦摸索出来的,我们年轻律师继续要走的路,只要选择相信,它就在那里,该坚持时坚持,该妥协时妥协,努力做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作者:曹振华律师 上海段和段(郑州)律师事务所

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投稿,首发于公众号“段和段郑州金牌律师”,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无讼」立场,不作为针对任何个案的法律意见;未经本平台许可,禁止转载。

-End-青年律师需要持续修炼五大基本功,争当二八规律中的分子青年律师需要持续修炼五大基本功,争当二八规律中的分子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染墨绘君衣染墨绘君衣
上一篇 2023-08-12 00:17
下一篇 2023-08-12 0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