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23年万亿特别国债

一个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是,成为有影响力、行为不能被预测的人。

也就是说,做一个不能被算法模型化的人,这样你将无可取代。

不少读者希望我聊聊近期的万亿特别国债,

老盐通常不太聊当下的热点话题,

不管什么话题或者事件,我更希望大家在热度过去之后再来好好研究这事,从事件的分析中收获一些底层知识,或者是获得新的学习方法。

既然大家要求,今天就简单聊一下,后续有机会再深度展开。

市场上,一项重要政策或重要事件发布以后,

作为金融从业的一员,我们通常会习惯性地去看看网络上的新闻,各类文章的解读。

这是一件好事,至少我们有主动去关注国家大事的习惯,

但大家不能过多沉浸在这些五花八门的解读中,或者说只看文章解读,

阅读完这些文章后,一定要去翻翻政策的原文出处。

自己研读原文,以当下的认知去思考自己的想法,同时评断你之前看的文章,

久而久之,你能快速分辨出网络上文章的好坏和含金量,形成自己的解读方式。

这是一个磨练的过程,希望你能主动执行起来。

原文、事件出处去哪里找?

如果是一项政策,中国政府网或者各地政府相关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政策原文,

只要在百度上输入文件名称或者关键字,花点时间,总能找到原文,官方的原文。

如果是一个重要事件,像这一次要发行1万亿的特别国债,

国务院会召开会议去进行解读和回应,比如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我们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官方网站找到这次会议的所有原文内容。

好,我们进入主题。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增加发行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议案,发行1万亿的特别国债。

说实话,这一次市场上对特别国债的关注度,超出了我的预期。

今年上半年,我去拜访了某个区的财政局长,

我们一见面,那位局长就问我了一个问题:

你怎么看专项债的趋势,明年会不会像PPP一样一下子就没有了?

我当时是这么回答的:

专项债不会像PPP一样戛然而止。它仍然是当前地方政府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手段。虽然专项债现在有很多现实的问题和难题,我们各地知道,中央更清楚。

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一个数据值得我们关注,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38800亿,比2022年增加5100亿,新增的全部是中央赤字。当前的经济发展,仍然还要靠财政力量,但今年的财政力量希望以中央信用借到利息更低的债务,然后通过转移支付给到地方,慢慢减轻地方债务的压力。

所以,这一年来,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预期:中央财政会发点力。

只是没想到力度更大一些,

中央财政直接宣布在今年四季度增加发行2023年国债1万亿元,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

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也难怪市场上的反应,热烈些。

10月24日通过这份议案后,

10月2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举行了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了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相关领导来介绍增加发行国债的有关情况。

会议说得比较清楚,主要有这么几个点。

第一,为什么要发行1万亿的特别国债?

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而且不是“一时兴起”,

早在8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里,就明确要求了要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抓紧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这一次增发国债是落实8月份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部署。

第二,关于资金投向。

聚焦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主要用于8个方向:

1. 用于灾后恢复重建;2. 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3. 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4. 其他重点防洪工程;5. 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6. 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7. 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8. 用于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资金投向都是聚焦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领域,中规中矩。

这一次的特别在于,此次发行的1万亿国债作为特别国债管理。

好,什么是特别国债?

特别国债相对一般国债而言,

一般国债是中央财政每年常态化发行的国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纳入中央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而特别国债是在特殊时期偶尔、非常态化发行的国债,有专门的特殊用途,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从1998年以来,我国也就发行了五次特别国债,3次新发和2次续发,

每一次都是为了应对和解决社会重要的事件,

可能大家最清楚的是,2020年我国公开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资金支持。

单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来看,

一般国债和特别国债,是不是有点类似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区别?

一个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一个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正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不纳入财政赤字一样,特别国债也不纳入中央财政赤字。

既然特别国债不纳入中央财政赤字,意味着它就不会影响财政赤字。

但是,

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并统筹财政承受能力,决定在今年四季度增加发行2023年国债1万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按此测算,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万亿元增加到4.16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它影响了。

或者说它本可以在特别国债口径之下,不影响财政赤字,

而财政主动将其纳入了财政赤字,是当前财政主动选择的结果。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财政赤字的问题。

什么是财政赤字?

当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时,就出现了财政赤字,

意味着“花出去”的钱超过了“挣”到的钱。

那么,这缺口的部分,通常就是发行一般国债来弥补。

弄清楚了财政赤字,再来看财政赤字率,

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GDPX100%=(财政支出—财政收入)/GDPX100%

它是财政上的一个专业术语,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国际上通行的财政赤字率的安全警戒线为3%;

所以,我国长期以来将赤字率稳定在传统的“3%红线”以内。

为什么不能太高?

发行国债弥补财政缺口,实际上是把未来的钱借到现在,干事情,

那么,国债毕竟是债务,这笔钱将来是要还本付息的,

用什么钱来还本付息?

就是你现在干的这事要产生收益,而且要覆盖融资本息的收益,用收益来还本付息。

中央干的事宗旨都是为了全国老百姓,不会是暴利的生意,

这就注定收益不会很高,

因此,财政赤字率不能很高,否则很可能出现债务问题。

所以,今年增发1万亿后的国债后,财政赤字率突破了3%,提高到3.8%,引起了市场上不小的反响。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中央财政是主动加码把赤字率提高到3.8%,

一方面,确实可以为解决灾后恢复重建提供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我们适时适度突破了传统的约束,其实也是一种信心和力量。

虽然今年的赤字率有小幅提高,但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国债资金投入使用以后,也会积极带动国内的需求,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

相信政府。

今天,我们先把基调定一定。

这一次的特别国债有很多细节都值得去了解,

比如,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

本次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按项目管理,布置地方做好项目申报;

等等。

后续再展开吧。

浅谈2023年万亿特别国债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染墨绘君衣染墨绘君衣
上一篇 2023-11-08 14:57
下一篇 2023-11-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