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县在哪儿 肇源县城

  斑驳的花岗岩拴马桩、二龙戏珠雕花纹马镫、凤凰骏马太阳团汲水器……一件件带着浓郁历史气息的老物件,仿佛带着我们走进了“时光博物馆”,既让我们望得见那接续数百年的文化情感传承,又让我们倍加珍视新时代、奋进新时代。

  300年前,乌兰诺尔驿站(今肇源县新站镇)建立,来自云南、山东、河北等地的大批站人来到这里,保家卫国、开垦土地、生息繁衍。300年来,它历遍沧桑,见证了一座城市的诞生,也形成了独特的驿站文化。如今,三个农民,在祖先奋斗过的土地上,建成了一座“站人文化馆”。他们为什么要建这座文化馆,对一个小村来说又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

肇源县在哪儿 肇源县城

乌兰诺尔驿站文化陈列馆开馆不久,就吸引来众多参观者。

  乌兰诺尔,小村里的“驿站文化馆”

  今年6月,绿满枝头时节,一条新闻迅速传开——肇源县新站镇新站村,建起了全县唯一一家专门讲述站人300多年历史文化的展示馆。馆名“乌兰诺尔”,蒙古语,意为“红色的泡子”,是新站镇在清代的古称。

  众所周知,古驿站文化一直是肇源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全县47万人口,站人后裔就多达15万人,境内拥有茂兴、古龙、新站、头台、二站、三站等6个清代驿站,现在仍为县域版图的基本构架。

  小村文化馆自建成之日起,就一传十、十传百,乡邻结伴,村童相约,更有省内外的专家学者驱车前来,成为小村自古未有的一道景观。

  人们络绎不绝地赶来参观——在新站镇老街大柳树道东的新站村大院内,有一栋坐南朝北的平房,东半部是村委会办公室,西半部就是“乌兰诺尔驿站文化陈列馆”,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馆内数百件琳琅满目的站人文物井然陈列在宽敞明亮的大厅里,石槽、陶罐、笸箩、煤油灯等老物件,让人目不暇接,瞬间让观者走进了一段段尘封的历史,感受着站人文化带来的心灵震撼。

肇源县在哪儿 肇源县城

李志政在文化馆门前留影。

肇源县在哪儿 肇源县城

汤红彬在装修仿站人民居。

肇源县在哪儿 肇源县城

邱伟在三不猴拴马桩前留影。

 寻根铸魂,三个农民有个“大梦想”

  今年42岁的李志政,现任新站村党支部书记。当年他通过考学走出了小村,并在大庆市开了家公司。“那时的生意虽说不错,但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说不清,朦朦胧胧的,就想回家,现在想来那就是乡愁吧!”2015年,村里选举副村长,有眼界有学识的李志政回到家乡竞选成功,后来又被推举为村长。

  自此,一个信念就装进了他的心头——要带着父老乡亲共同致富!为此,李志政始终在寻找破题之解,多年来,一直未曾间断学习,还自费去哈尔滨学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

  一天傍晚,好友汤红彬对李志政说了一番话,让他茅塞顿开。

  汤红彬,今年40岁,对站人文化异常痴迷。他在村里到处讲站人史,逢人就讲。那天他对李志政说:“1727年,新站古驿站建站时,只有三户人家,就是有名的‘三家街(gāi)’,就在咱村头五六百米处,后来发展成陈、刘、施、许、汤、蔫、王、李八大姓,所以咱村才是新站的根!”

  这话让李志政心头一亮,由此萌生了建造文化馆的想法,他对汤红彬说:“我一直在找咱村的亮点和特点,这就是咱村最大的亮点啊!”

  汤红彬不仅给李志政出了好多点子,还向他推荐了一个人——邱伟。

  李志政后来说起邀请邱伟的经历,堪比“三顾茅庐”。

  今年52岁的邱伟,20多岁时在外闯荡做生意,40多岁时回村养羊、种地、收集站人文物。十多年来,家里藏有大量站人老物件,听说谁家有老物件,他一定得“琢磨”到手。邱伟受站人文化影响较重,为人踏实正义,不怎么看得惯现在的年轻人。

  “我就是个搞收藏的小老百姓,当时也没认为这事儿能成。”邱伟说,李志政几次来访,都有意躲了出去,但最终还是被堵在家中,李志政充满激情地讲起凭借站人文化实现新站村振兴的梦想,终于打动了他。“如果真能建个馆,我羊都不养了,就干这事儿,我收藏的老物件全捐!”邱伟也激动了。

  建馆“三人组”就此组建,李志政坚定地说:“开干!”

 小村大事,只要人心齐就能成事儿

  建馆的消息在全村瞬间传开,可是没多少人赞成。

  “不当吃不当喝,没啥用!”

  “这玩意儿就能带咱们发家致富?”

  ……

  面对村民的不理解,李志政总是不厌其烦地作着解释,他相信大家最终会懂的。文化馆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围观新鲜事儿。终于有人从观望转变为支持,跑来帮忙,会抹泥的、会木匠活的、会编织手艺的……建文化馆逐渐成为了大家默认的村中大事。

  不久后,汤红彬又找来一个能人——程加昌,肇源县作协代主席、肇源县地域文化研究者,来担当文化馆的顾问。程加昌义务承担起了馆内所有文字撰写及总体策划工作。

  馆址选在了离村委会不远的一所破旧废弃的小学校舍,开始只打算修建60平方米,但程加昌建议,要建就建个能够展示肇源300多年站人史的文化馆。结果最终完成时总体面积超过了400平方米。为了建馆,李志政自掏腰包20多万元。

  新馆上梁那天,全村男人都来了,众人喊着号子,唱着歌,讲着老故事,场面动人。

  邱伟把自己的藏品都放进了文化馆,李志政等三人又去十里八村张罗,深入家家户户征集站人老物件,或以物换物,或代为收藏。陆陆续续的,馆内藏品逐渐充实起来。

  二龙戏珠雕花纹马镫,是“马头施”后人捐赠的;功名旗夹杆石,最初就树立在三家街,已200多年;铁质吊钟,是乌兰诺尔南庙的僧侣用来计时的……每一位捐赠者,都被村民自发地拍成视频,全村发布,倍感自豪。

  “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啥?我的理解,就是有根有魂,心齐才成事!”李志政说。

点亮乡村,用文化品牌带动经济发展

  文化馆建成后,村民们就把它当成了新站村的骄傲,每个人都成了站人文化宣传员,逢人就说自己村的文化馆,别提有多得意了。

  当十里八村的人、四面八方的人、大城市里的人、全国各地的人,包括网红们都赶来小村参观打卡时,有种情愫也开始在村民心中苏醒,那是一种自信又自豪的踏实。新站村的站人文化馆开始向着文化符号的方向发展。

  “一个村子和一个企业一样,如果没有文化做支撑,很难振兴,也不会走远。”李志政说,“新站村3000多村民,95%都是站人后裔。现在全村人就是一个人、一颗心!”

  站人文化不仅是一种家国情怀,更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站人文化馆虽然看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却有着巨大的社会文化效益,这是新站村打造具有驿站特色风情农业观光旅游村的底蕴所在。

  那些传承300多年、至今远近闻名的站人美食,马肉干、猪血豆腐、羊汤、荞麦情、站人花生……就在家家户户的炊烟里,都已打上新站村的品牌标签,大踏步地走向市场。此外,肇源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两江水灌溉的肥沃黑土地上,水稻、玉米、花生、土豆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土特产。

  “下一步,我们村打算更深层次地精耕站人文化,让更多人了解站人文化,用站人文化品牌故事,带动经济发展。”李志政说。

  星夜关山驰古道,

  云南远配嫩江梢。

  马蹄踏碎边关月,

  古道诉说驿路情。

  一座站人文化馆点亮了一个小乡村。

  如今的新站村人正继承着站人“开拓创新的品格、知书达理的传统、忠厚传家的家风、精忠报国的情怀”,向美好生活奔去!

  文/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白玉兰 摄/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裴颜双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染墨绘君衣染墨绘君衣
上一篇 2023-02-21
下一篇 2023-02-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