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一手铁锤一手键盘的“双面人生”如何逆袭?

追梦人:一手铁锤一手键盘的“双面人生”如何逆袭?

感谢三峡晚报全媒记者黄善君,秭归县委宣传部周华山釆写的故事会

追梦人:一手铁锤一手键盘的“双面人生”如何逆袭?

每周日下午,秭归县城茅坪地摊一条街的86号或者88号,总有一个偏瘦的身影,戴着金属框眼镜与蓝色口罩,身处闹市却旁若无人地在读书,时而拿笔在手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时而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格外引人注目。

他就是被大伙称为“书痴”的韩裕平,摆地摊主要是为了销售自己数年来利用闲暇时间写作出版的作品集。

5月17日下午,他又一次出现在地摊上,他要在六一儿童节来临前,主推自己所写的童话故事集《屈原故里历险记》和《看——那个树洞》。“现场签名售书既能了解读者的需求,也能为购书的儿童签名,让小读者见到作者其实并不神秘,能激活写作兴趣。”摆地摊的间隙他告诉记者,这些年出版了散文集《无声的尖叫》,诗歌集《情定花桥,留住乡愁留住你》,童话故事集《屈原故里历险记》和《看——那个树洞》,“只要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写下去。”

好心人陪伴成长

韩裕平本来叫周望平。1985年,他的母亲分娩时难产,母子二人经历了生死考验最终平安无事,所以父亲周功虹给他取了“周望平”这个带有美好期盼的名字。

但是生活并没有如他的家人所愿。

1989年农历冬月的一天,周功虹意外受伤去世。后来,继父来到家中,给了他父爱。没过多久,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他随继父姓韩,改名韩裕平。

生活的磨难没有因此结束。

1997年10月的一天,刚上初一的韩裕平放学回家,却被告知母亲失踪,从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母亲失踪后,本就少言寡语的继父更加沉默了,这个善良且有责任心的中年男子扛起了破碎的家,继续担负着抚养韩裕平的义务。由于住在高山,田地少粮食产量低,日子过的十分艰难。“生活的艰难,没有击溃我,我从那时候开始喜欢上了读书,在精神世界寻找寄托。” 韩裕平说。

这个时候,好心人朱勇军和付承梅向韩裕平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承担了他初中三年的生活费,还为他买新衣服和学习用具。

在好心人的资助下,韩裕平顺利考入秭归二中,但贫困的家庭无法承担学费和生活费,此时韩裕平又遇到了人生中又一个贵人——秭归县文联的秦晓梅。

2000年,在秦晓梅沟通协调下,韩裕平顺利进入秭归二中就读。学校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免去三年学杂费,让他课余时间到食堂帮忙冲抵生活费。此外,通过秭归文联的牵线搭桥,朱致国、韩庆山和美国人李约翰等人献出爱心,捐款帮助韩裕平完成学业。

高中毕业后,韩裕平先后在深圳、广东和北京等地打工,做过冲压工、流水线工人、建筑工地小工,做过搬运工,摆过地摊,开过奶茶店,当过家教。无论风霜雨雪,他坚持了写作这一爱好。

寒冷的地下室中,一抹温暖的灯光、一张破旧的书桌,笔尖在静夜中沙沙作响,情感在纸上如流水倾泻,这是他最快乐的时光。韩裕平告诉记者,他的第一本书《看——那个树洞》,就是北漂时那样一字一句写出来的,“那时候我还去北大做了旁听生,弥补没能读大学的遗憾。”

在韩裕平的老家长岭村,记者见到了两只漆迹斑驳的木箱子,里面都是已经发黄的手写书稿。部分已经发表,还有部分压在箱底。家中的书架上摆满了图书和一摞荣誉证书。他告诉记者,写作让他得到了认可,先后受聘于秭归圣天观集团及北京一家培训学校,从事与文化相关的工作。这些年生活压力变小,丰富的人生经历给了他深层次的思考和灵感,加之广泛涉猎文化旅游、儿童教育,所以写作视野被拓宽,文学作品频繁亮相在《工人日报》、《三峡晚报》等报刊杂志上。

摆地摊签名售书

随着继父日渐衰老,韩裕平决定停下漂泊的脚步,在秭归扎下根来。去年,在亲朋的帮助下,他倾尽所有在县城买了房。

为了生计,去年他到县城一家生产阀门的企业做了一名钳工,枯燥的车间生活并没泯灭他文学创作的激情。白天,他戴上布手套抡起铁锤敲打,拿起磨光机抛光打磨。到了晚间,坐到两年前购买的二手笔记本电脑前敲击键盘创作,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在手指间流淌而出。

日子就这样一页页翻过去,韩裕平的文学人生过得有滋有味。

作品结集出版后,他每个周日下午到秭归茅坪地摊一条街86号或者88号,摆地摊签名售书,“与读者面对面可以征求读者的意见,了解读者,特别是童话故事的孩子们的阅读需求,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作品,避免创作成为我个人的一厢情愿。”

追梦人:一手铁锤一手键盘的“双面人生”如何逆袭?追梦人:一手铁锤一手键盘的“双面人生”如何逆袭?追梦人:一手铁锤一手键盘的“双面人生”如何逆袭?

记者看到,韩裕平地摊前铺着一块红布,红布上分门别类摆放三摞书,分别是散文集《无声的尖叫》、诗歌集《情定花桥,留住乡愁留住你》和童话故事集《屈原故里历险记》等,书堆旁边摆一支签名的签字笔,还有一枚石刻印章及印泥盒。地摊旁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红底黄字四个大字“签名售书”非常吸引眼球,不时有人走过来蹲在小摊前,翻看作品并和他交谈。

追梦人:一手铁锤一手键盘的“双面人生”如何逆袭?

“这是我独创的大马路签名售书,也是全中国最简单最平实最朴素的签名售书。”韩裕平说,“我是一个把地摊从首都北京摆到故乡秭归的人,2012年北漂时出版的第一本书《看——那个树洞》,首版印刷2000册,因为没有渠道销路,我硬着头皮到北京公交车站、地铁出入口、公园里、广场上乃至超市门口摆地摊卖书,断断续续卖了一千多册。回到秭归后,我就继续摆地摊卖书,几年间,卖了不少书,结识了不少朋友,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每当有读者在地摊前停下,他都会热情地和读者打招呼,无论成交与否都一样热情。一旦有读者买书,他就写上赠言,签名,盖上印章,有时还会和读者合影留念,甚至互加微信,保持长期联系。忠实读者韩红旗说,她和她的朋友们都非常喜欢韩裕平的作品,“他的几本书我都有买,我很佩服他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常常拿他的故事教育孩子要努力奋斗,勇于追梦。”

扒开生活的刺

屈原故里秭归是一片文化沃土,在这里韩裕平遇见了一群跟他一样从未放下文学梦想的人。

在他创作的长篇儿童文学《屈原故里历险记》中,长岭村、花桥河、金缸城、凤凰山屈原祠这些秭归人耳熟能详的地名,是梦想能变成现实的神奇地方。这里的大人和孩子一样爱做梦、相信童话,这里的树会跑、房子会飞、天空像蓝丝绒一样散发着温柔美丽的光芒。

跳跃的思维、大胆的想象、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呈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绚丽世界。这部《屈原故里历险记》也获得秭归文艺精品工程专项扶持,新书已上架秭归县希望书店和伍家岗图书城。

韩裕平给自己起的笔名叫“9条命儿”,暗喻自己虽身世坎坷却绝不会轻易在生活面前败下阵来。他拥有一批“粉丝”,他用自己的号召力做公益,创办“9条命儿”微信公众号传播屈原文化、秭归文化,为患白血病的少女奔走呼援、募集救助资金,为打工子弟学校学生捐书、开展公益文学讲堂活动……

目前,韩裕平已是湖北省作协会员,现在虽然每天从事体力劳动,仍坚持笔耕不辍。他告诉记者,现阶段正努力创作修改打磨《小小树洞和小小仙女》、《尖叫的稻草人》、《骑虎历险记》等儿童文学作品,“扒开生活的刺,终会寻得玫瑰,战胜眼前的困难,希望必在前方。”

追梦人:一手铁锤一手键盘的“双面人生”如何逆袭?

以上部分内容转自三峡晚报及网络,题目有改动,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菩提菩提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 2024-04-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