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爆款文”赏金90万 流量收割引质疑

一篇“爆款文”赏金90万 流量收割引质疑

最近几天,“兽爷”的《疫苗之王》、“饭统戴老板”的《深度调查行业的兴衰》、“张凯律师”的《都在一条船上》,多篇“爆款”热文接连诞生,成了疫苗事件主线之外的传播热潮。

昨天一早,不少人的朋友圈开始被一篇署名为张凯律师的文章《都在一条船上》刷屏,这篇情怀与情绪满满的文章阅读量点赞量迅速超过10万+,作者自称当年疫苗案的维权律师,称由于某些原因如今只能靠文字吃饭。

文章中称,“把这么优秀的律师逼成一个靠文章打赏的人”,并暗示自己过去因为参与某地方省市的疫苗案件而被吊销律师执照。在“张凯律师”的公号里,自我介绍一栏中写着,“以前做律师,现在靠写字为生,我更喜欢写字。”

一些读者被张凯文章所讲述的内容打动,并为其打赏转钱。由于赞赏金额很快达到了单张赞赏收款码的30万元额度,张凯还多次更换文章中的二维码,粗略统计其获得的打赏金额应近90万元。

然而,很快有人爆料,张凯吊销律师执照与疫苗相关案件毫无关系,也就是说,张凯文章中塑造的为疫苗案件奔走导致执照被吊销、没有收入的情况,可能存在水分。

“这不就是借着大家的同情心,对公众进行韭菜式的收割吗?”一位公众号主评论说。甚至有人指责,张凯此举是借着疫苗事件的关注度谋不义之财,十分不可取。截至发稿前,张凯律师的公号已经因多人举报而被注销,但张凯的微博账号也已吸引了不少读者前去关注。

与张凯律师文章类似,还有最近的另外几篇热文。

一天前,“饭统戴老板”《深度调查行业的兴衰》也成为在朋友圈中刷屏的“爆款”文章。该文通过“曾经辉煌的过往”“日益衰落的纸媒”“凋零离去的记者”“深度报道的未来”这几部分,追忆了调查报道及调查报道记者曾经的辉煌及此后中落的变化。

相比于理性客观的陈述,文中更多的是“理想已死,我先撤了,兄弟们珍重!”“人间不值得”“马云说员工离开,要么钱没给够,要么心委屈了,记者们主要可能还是心委屈了。”等颇具煽动力和“鸡汤”感的话语穿插其中。

然而,对于该文举出的事例、数据及阐述的逻辑,很多亲身经历的媒体从业者却表示不能苟同。例如,文中提到全国注册的调查记者数量、列举的调查记者从业人员名单,被多位媒体从业者提出质疑。

“某某某也算调查记者?稍微对调查报道有所了解的人就知道,太不靠谱了。”一位前资深财经调查媒体人评论。“不专业的领域还是不要碰了,这大概是戴老板写得最差的一篇文章吧,不过蹭了热度,所以不影响它成为10万+。”

对于这种质量与流量倒挂,情绪与情怀先行,行文并不严谨的文章占尽风头的现象,著名科技自媒体人“三表”倍感无奈地评论,“你们把给调查记者哭丧的文章转到10万+了,你们把拼拼凑凑剪报体的文章转到10万+了。”

他以一则严肃调查报道与爆款文章的对比进行了说明:腾讯旗下财经深度调查新闻产品《棱镜》,在微信公号上发表了经过对长生生物的实地探访,对疫苗研发科学家、医药行业监管从业者、法学专家等诸多人士采访后的文章《造假不断,6年销售上亿支,长生生物疫苗流通链调查》,近48小时后阅读量都未能达到10万+,吸引流量的速度远远赶不上“饭统戴老板”“张凯律师”等人被指责漏洞诸多的情怀文章。

“严肃新闻不能引发公众强烈共鸣,也有自身的原因。可能调查到的内容不足以构成人们期望的真相,没有足够的力度,也可能表达方式上过于传统和保守。”“看似笨拙、朴素的严肃调查报道,仍然在为这些爆款文章提供弹药。以自媒体文《疫苗之王》为例,其中的不少事实信息是多年前传统媒体调查报道记者报道出的一手信息。”对此,网友们也议论纷纷。

随着或轻松戏谑、幽默搞怪,或情怀鸡汤等不同风格的自媒体文章频频刷屏,一批原本未对疫苗、调查记者等话题感兴趣的大众读者加入讨论。业界分析,相比十年前的大众传播环境,如今的受众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逼迫严肃媒体尽快转型,但无论何时,深度、严谨的调查新闻还是会成为“刚需”。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记者 | 孙奇茹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菩提菩提
上一篇 2024-02-21 16:43
下一篇 2024-02-21 2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