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定

一是,行为人是否明知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

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如果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而装作不知道,逃离事故现场的,仍然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判断行为人是否系明知,应当结合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不仅要看行为人的供述,还要从交通肇事的时间、撞击的部位、车辆毁损程度、肇事时行为人的状态、肇事后行为人的反应等方面客观地评价,从而确定其是否具有逃逸情节。

二是,行为人是否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

逃避法律追究,既包括刑事法律追究,也包括民事及行政法律追究,具体而言,就是不履行相关法定义务,如救助伤者、保护现场、立即报案、听候处理等义务。

三是,发生交通事故后,还应看行为人客观上是否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

交通事故后,是指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在接受事故处理机关首次处理前这段时间。行为人实施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一经实施,便立即成立。若行为人在接受事故处理机关处理后逃逸的,因为行为人的逃跑不会加重被害人的危害后果,行为人的逃跑行为性质实为脱离处理机关控制的脱逃行为。

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定

主要观点来源于: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编著《中国法院2019年度案例·刑事案例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2017)苏0509刑初354号刑事判决书,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赵程程法官。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染墨绘君衣染墨绘君衣
上一篇 2024-01-18
下一篇 2024-0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