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习题集(第五版-樊

基础会计习题集(第五版)

参考答案

第一章 总  论

一、填空题

1. 社会生产 经济管理

2. 期初结存 期末结存

3. 事前监督 事中监督 事后监督

4. 核算 监督 控制 预测 参与决策 前两项(或者核算与监督)

5.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6. 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

7. 货币 货币计量

8. 日历年度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A  5.C  6.A  7.C  8.B  9.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DE  3.ACEF  4.ABC  5.ABCD  6.ABC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五、简答题

1.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具有以下特点:第

一,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第二,会计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第三,会计主要核算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第四,会计核算必须遵循国家颁布的会计准则。会计的监督职能主要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监督,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会计监督必须以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第二,会计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第三,会计监督包括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2.相关性是指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

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即应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会计信息系统在进行信息生成和报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会计

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使得产出的信息既能满足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需要,也能满足债权人、投资者等社会公众的需要。

3.会计核算方法是对各单位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

的方法。它主要包括以下一系列的专门方法:①设置账户;②复式记账;③填制和审核凭证;

④登记账簿;⑤成本计算;⑥财产清查;⑦编制会计报表。

4.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包括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提供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会计的内容,即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一般来讲,会计的内容是企业、行政和事业等单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价值运动。

六、论述题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和组织。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核算的内容是一个特定单位和组织的经济活动,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从企业来说,它要求会计核算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分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会计核算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上观察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不能与其他会计主体相混淆。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持续经营假设要求会计人员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在此前提下选择会计程序及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它为会计核算作出了时间规定。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

会计期间的划分,定期核算经济活动和报告经营成果,从而及时地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及其他有关方面进行决策的需要。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必要补充。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

经营情况,并假定在不同时期货币本身的币值不变。货币计量假设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一切作为会计事项的经济活动均能用货币计量;二是货币币值是稳定不变的。

2.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在实施行为过程中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会计最终是通过会计

信息为实现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并且由于面对的会计主体不同,其目标也不一样。现代会计的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维护资本保全、增大资本收益、减少资本风险等决策提供有用

的会计信息;

(2)为现有和潜在的债权人降低债务风险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3)为职工维护其合法权益及利益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4)为经营者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5)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与经济调控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填空题

1.负债 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

2.费用 收入

3.总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

4.减少数

5.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D  5.C  6.D  7.D  8.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  3.BCE  4.BC  5.ABCD  6.ABCDE  7.ABC

8.ABDE  9.BD  10.CDE  11.ABCD  12.ABD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五、简答题

1.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的经济资源。它是指企业拥有什么经济资源和拥有多少经济资源;权益则是指谁提供了这些经济资源,谁对这些经济资源拥有要求权。因此,资产和权益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资产,就没有有效的权益;同样,企业拥有的资产也完全不能脱离权益而存在。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定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然有一定数额的资产。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必定彼此相等,从任何一个时点来看,两者之间都必然保持数量上的平等关系,即资产等于权益。

2.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核算所规定的项目。

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设置会计科目,既要全面反映会计核算的内容,又要结合会计对象的具体特点,具

有系统性;

第二,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符合经济管理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具有适应性;

第三,设置会计科目,要符合政府有关机构的规定,具有统一性;

第四,设置会计科目,要严格规定核算内容,具有简明性。

3.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在账簿中具有一定格式的记账实体。

账户与会计科目有密切联系: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名称;账

户的内容、分类和核算方法决定于会计科目的内容、分类和核算方法。这就使得账户的核算内容、分类和核算方法与会计科目基本相同。

它们的区别在于:从结构上看,会计科目只表明某项经济内容,本身没有什么结构,而账

户却必须有便于记录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结构;从制定权限看,会计科目由国家财政部统一制定,账户则是各单位根据会计科目和管理需要开设的。

4.资产和权益之间客观存在的数量上的平衡关系可用下列等式表示:

资产=权益

=债权人权益+业主权益

=负债+所有者权益

上述会计等式称为会计恒等式,也叫会计基本等式,或称会计方程式,它是资产与负债和

所有者权益之间平衡关系的公式化。因为上述三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表现了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因此,会计恒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六、论述题

1.所谓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就是会计科目核算和监督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也就是

会计要素的具体项目。工业企业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为六大类,即资产类、负债类、共同

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第一类,资产类会计科目。根据资产的流动性,可将资产类会计科目进一步分为流动资产

和非流动资产两类会计科目。

第二类,负债类会计科目。根据负债的期限长短和负债的构成,可将负债类会计科目分为

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会计科目。

第三类,共同类会计科目。共同类会计科目包括清算资金往来、货币兑换、衍生工具、套

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5个,基本上只有银行、证券公司与期货公司等企业使用。

第四类,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根据所有者权益形成的方式,可将其分为资本类、公积

金类和未分配利润类三部分。

第五类,成本类会计科目。成本类会计科目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各行业会计制度之间有

区别,具体业务不同,会计科目名称、种类也不同。工业企业一般设置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第六类,损益类会计科目。根据企业经营损益形成的内容,可将损益类会计科目进一步划

分为收入类和费用类会计科目。

2.会计科目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也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科

目。设置总账科目,可以对具有不同特点的各类会计对象进行总体上的核算与监督,直接对某一类会计要素的具体项目进行管理。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应按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相应的总分类账户,所进行的核算称为总分类核算,所提供的核算指标是某类会计要素有关项目的总括性指标。

明细分类科目,也称明细科目,或称细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分类核

算的科目。企业可以在总分类科目下,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管理工作的需要自行设置明细科目。企业应按明细分类科目设置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所提供的核算指标是某类会计要素项目更具体和详细的指标。

七、业务计算题

练 习 一

项目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1

190 000

2

300 000

3

120 000

4

150 000

5

40 000

6

2 000

7

60 000

8

50 000

9

278 000

10

500 000

11

220 000

12

64 000

13

120 000

14

10 000

15

90 000

16

186 000

合计

1 190 000

260 000

930 000

经过汇总,资产=1 190 000元,负债=260 000元,所有者权益=930 000元,所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成立。

练 习 二

各项业务发生以后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列表计算见下表。

资产

增减变动

期末数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增减变动

期末数

库存现金

③+500

1500

应付票据

⑥+2 500

17 500

银行存款

①+100 000

应付账款

②+15 000

③-500

⑤-1500

⑤-1500

⑥-2500

⑦-20 000

10 000

⑧-10 000

⑨+30 000

48 500

短期借款

30 000

实收资本

①+100 000

应收账款

18 000

④+8 000

原材料

②+15 000

250 500

⑦-20 000

固定资产

460 000

⑧+10 000

⑨—30 000

722 000

资本公积

④-8000

12 000

合计

+93 500

830 000

合计

+93 500

830 000

 注:表中的圈码为题目中所给出的经济业务号。

练 习 三

根据所给资料填表如下:

业务

项目名称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

固定资产

240 000

2

固定资产

300 000

3

实收资本

628 000

4

未分配利润

80 000

5

原材料

180 000

6

原材料

28 000

7

库存商品

生产成本

36 000

20 000

8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800

48 500

9

固定资产

120 000

10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15 000

105 000

11

短期借款

80 000

12

应交税费

7 000

13

应付职工薪酬

88 300

合计

988 300

280 300

708 000

练 习 四

1.应收账款=120000-(1000+59000+35000+18000+1000+2000)=4000(元)

2.应付账款=80000-(10000+5000+1000+2000+23000+5000)=34000(元)

3.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所以,

收入总额=(2000+28000+25000+18000+30000+5000+

  75000+20000)+(6000+680+800+22000+3520)- (8000+10000+30000)-100000

=203000+33000-148000

=88000(元)

设乙产品收入为x,甲产品收入为3x,则其收入为:

乙产品收入=88000÷4=22000(元)

甲产品收入=22000×3=66000(元)

第三章 复式记账

一、填空题

1.借贷记账法

2.单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3.借贷记账法

4.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5.记账规则 会计恒等式

6.简单分录 复合分录

二、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A 5.C 6.B 7.C 8.A 9.C 10.A 11.A

三、多项选择题

1.ADE 2.BCE 3.BC 4.BCD 5.ABD 6.CD 7.CDE 8.ABCD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

1.单式记账法是对每笔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优点:单式记账法对于那些经济活动很简单的经济个体,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

缺点:运用单式记账法记账,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直接联系,也没有相互平衡的概念,不

能全面地揭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能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会计对象。

2.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

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借以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的一种科学方法。

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对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

的金额,按规定的会计科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分类记录;二是对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3.会计分录是指在记账凭证中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以及应记入账户

的金额的记录。

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一项经济业务的借、贷账户之间的关系。

处于这种关系的账户,互称为对应账户。

六、论述题

1.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1)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2)账户的结构:任何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两个基本部分,通常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

方。登记时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进行。

(3)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试算平衡:在借贷记账法下,可以采用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进行试算平衡。

2.(1)所谓试算平衡,是根据资产和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检查账户的记录是否正确。

(2)在借贷记账法下,试算平衡有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在借贷记账法下,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

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这样就使得根据该项经济业务所编制的会计分录,其借贷两方的发生额必然是相等的;将一定时期内反映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都记入有关账户后,所有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与所有账户的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也必然相等。因此,有以下计算公式:

全部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全部账户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

·余额试算平衡法。借贷记账法作为一种复式记账法,其理论依据是会计等式,即:资

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将一定时期内反映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都记入有关账户后,根据“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计算每一个账户的期末余额,所有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合计数代表该单位一定时期期末的资产总额,所有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合计数代表该单位一定时期期末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它们两者之间也必然相等。因此,借贷记账法余额试算平衡的公式如下:

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数

七、业务计算题

根据资料内容,其会计分录编制如下:

1.借:固定资产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2.借:固定资产 20000

贷:实收资本 20000

3.借:应付账款50000

贷:短期借款50000

4.借:银行存款 80000

贷:应收账款 80000

5.借:库存现金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6.借:原材料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7.借:银行存款50000

贷:实收资本———B企业50000

8.借:原材料25000

贷:应付账款25000

9.借:其他应收款800

贷:库存现金800

10.借:短期借款70000

贷:银行存款70000

11.借:银行存款15000

贷:固定资产15000

12.借:生产成本30000

贷:原材料30000

13.借:管理费用500

贷:银行存款500

14.借:银行存款10000

贷:库存现金10000

15.借:库存商品34000

贷:生产成本34000

第四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和成本计算

一、填空题

1.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2.投资者投入 债权人借入

3.材料买价 采购费用

4.财务成果

5.费用

6.直接 制造

7.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支净额

8.在途材料

9.国家资本金 法人资本金 个人资本金 外商资本金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A  5.B  6.B  7.A  8.B  9.B  10.A

11.C  12.B  13.A  14.C  15.C  16.C  17.A  18.B  19.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D  3.ABCDE  4.ABE  5.ABC  6.ADE  7.CDE

  8.ACD  9.ABCDE  10.ABCD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

1.会计处理基础,也称记账基础,它是指确定收入和费用归属期间的标准。会计处理基

础主要有两种,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它是以款项的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

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收付基础或实收实付制,它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标准来处理经

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2.“本年利润”账户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在本年内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属于所有

者权益类账户。该账户贷方登记转入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借方登记由“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等账户转出的期末余额;余额可在借方,也可在贷方,借方余额反映本期发生的亏损,贷方余额反映本期实现的净利润额。

3.资金筹集的核算主要设置的账户有“实收资本”、“长期借款”、“短期借款”等账户。

当企业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货币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实收资本”;当企业收到

投资人投入的实物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原材料”等,贷记“实收资本”;当企业收到投资人投入的无形资产时,借记“无形资产”,贷记“实收资本”。

当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长期借款”;当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短期借款”;借款所发生的利息费用记入“财务费用”。

4.供应过程的核算主要设置的账户有“材料采购”、“原材料”、“应付账款”、“应付票

据”、“预付账款”等。

当企业从外单位购入材料,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款,材料尚未入库时,借记“材料采购”,

贷记“银行存款”。

当企业从外单位购入材料,尚未支付材料款,材料尚未入库时,借记“材料采购”,贷记

“应付账款”。

当企业从外单位购入材料,以商业汇票支付材料款,材料尚未入库时,借记“材料采购”,

贷记“应付票据”。

当企业以银行存款预付材料款时,借记“预付账款”,贷记“银行存款”。

当材料验收入库时,借记“原材料”,贷记“材料采购”。

5.生产过程的核算主要设置的账户有“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应付职工薪酬”、“库

存商品”等账户。

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某种产品耗用材料时,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

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某种产品耗用人工时,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应付职工薪酬”。

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某种产品,车间耗用材料、人工时,借记“制造费用”,贷记

“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

当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借记“库存现金”,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发放工资时,借

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库存现金”。

当企业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时,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记“应

付职工薪酬”。

当产品完工、验收入库时,借记“库存商品”,贷记“生产成本”。

6.销售过程的核算主要设置的账户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税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账户。

当企业销售产品,收到货币资金时,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

收入”。

当企业销售产品,收到商业票据时,借记“应收票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当企业销售产品,尚未收到货币资金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当企业销售产品,支付相关费用时,借记“销售费用”,贷记“银行存款”。

当企业月末结转已售产品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

99第四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和成本计算

六、论述题

1.成本计算是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一定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

分配,以计算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

成本计算的内容与程序如下:

(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对象是指为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归集和分配范围。它

是计算成本的客体,是生产费用的归属对象和生产耗费的承担者。一般而言,劳动耗费的受益者应当作为成本归属的对象。

(2)确定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期是指两次成本计算之间的间隔时间。由于费用和成本是

随同经营过程的各个阶段逐步发生和积累形成的,因而从理论上讲,成本计算应同生产日期一致,但在实际确定成本计算时还必须考虑企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特点。

(3)确定成本项目。成本项目是指将计入产品成本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用途进行的分类。

成本是由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组成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有不同的用途,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的生产,有的用来管理和组织生产。将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类而划分为若干个成本项目,即为产品成本项目。

(4)归集、分配各种费用。成本计算过程,实际上是按一定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

的过程。产品生产成本是对生产费用的具体对象化,所以按成本对象归集和分配各种费用是成本计算的主要内容。要做好成本计算工作,一般应做到如下几点要求:第一,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只能将符合规定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不能归属产品成本的费用计入期间费用;第二,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划清费用的受益期限;第三,按受益原则,划清费用的受益对象;第四,对于能直接归属于某种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不能直接归属的费用按受益原则及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

(5)将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时,如果某成本计算

对象没有在产品,则计入该对象的全部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如果某成本计算对象没有完工产品,则计入该对象的全部生产费用为月末在产品成本。

2.(1)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它是以款项的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

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收付基础或实收实付制,它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

(2)在权责发生制会计处理基础下,凡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

付出,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实际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主要是从时间选择上确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来确认本期的收入、费用和损益。

在现金收付制会计处理基础下,凡在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论是否属于这一会

计期间,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凡不在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现金收付制会计处理基础在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时,把一些应计入本期收入或费用的款项不列入本期收入或费用,而把一些不应计入本期收入或费用的款项列入本期收入或费用。因此,在现金收付制会计处理基础下,会计处理不尽合理,不能准确地计算和确定各个会计期间的损益,它主要应用于行政事业单位。

七、业务计算题

练 习 一

本期制造费用=800+1500+700=30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3000÷2000=1.5

甲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200×1.5=1800(元)

乙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2000-1200)×1.5=1200(元)

练 习 二

1.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实收资本  200000

2.借:原材料400000

贷:实收资本400000

3.借:固定资产70000

贷:实收资本  45000

累计折旧25000

4.借:银行存款50000

贷:短期借款50000

5.借:材料采购———甲材料6300

贷:应付账款6300

6.借:材料采购47

贷:库存现金47

7.借:应付账款6300

贷:银行存款6300

8.借:预付账款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9.借:材料采购———甲材料10000

贷:应付票据10000

10.借:材料采购———乙材料5000

贷:预付账款5000

11.借:生产成本———A产品25600

———B产品7820

管理费用400

制造费用1180

贷:原材料———甲材料26000

———乙材料9000

12.借:生产成本———A产品30000

———B产品15000

管理费用 12000

制造费用 7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64000

13.借:库存现金66000

贷:银行存款66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63500

贷:库存现金63500

14.借:应付职工薪酬65

贷:库存现金65

15.借:管理费用200

贷:库存现金200

练 习 三

一、编制会计分录

(一)按权责发生制,做如下会计分录:

1.借:应收账款9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0000

2.借:银行存款36000

贷:预收账款36000

3.借:管理费用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4.借:银行存款2700

贷:其他应收款2700

5.借:银行存款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180

6.借:其他应收款2000

贷:财务费用2000

7.借:其他应收款900

贷:其他业务收入900

8.借:营业税金及附加4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4500

9.借:应交税费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10.借:应收账款1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10000

11.借:主营业务成本50000

贷:库存商品50000

(二)按收付实现制,做如下会计分录:

1.不做分录。

2.借:银行存款3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6000

3.借:管理费用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4.借:银行存款2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2700

5.借:银行存款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180

6.~8.不做分录。

9.借:营业税金及附加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10.不做分录。

11.借:主营业务成本50000

贷:库存商品50000

二、计算本月收入和费用

按权责发生制要求本月收入=90000+900+10000=100900(元)

按权责发生制要求本月费用=1000-2000+4500+50000=53500(元)

按收付实现制要求本月收入=36000+2700+180=38880(元)

按收付实现制要求本月费用=1000+2000+50000=53000(元)

第五章 会计凭证

一、填空题

1.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 账簿

2.外来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

3.一次原始凭证 累计原始凭证 汇总原始凭证

4.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 转账凭证

5.取得或填制 归档和保管 程序 时间

6.汇总记账凭证 非汇总记账凭证

7.审核无误 内容完整 分类正确 连续编号

8.合法性审核 完整性审核 正确性审核

9.现金付款凭证 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10.二分之一(或1/2)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B  5.B  6.C  7.C  8.A  9.D  10.A

  11.A  12.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DE  3.ADE  4.BCE  5.ABCD  6.ABCDE  7.AB

  8.ACE  9.ABCDE  10.BC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五、简答题

1.原始凭证,亦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由业务经办人员直接取得或者填制,用

以载明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表明某项经济业务已经发生和完成,明确有关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书面证明。

其基本内容包括:原始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填制凭证单位的名称或者填制人的

姓名;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品名、数量、单价和金额;经办部门和人员的签章或盖章。

填制原始凭证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填制及时;书写清楚;顺序

使用。

2.会计凭证保管的方法和要求是:

(1)装订会计凭证,应定期将记账凭证按编号顺序整理,检查有无缺号和附件是否齐全,

然后加上封面和封底,装订成册。

(2)分类和编号。

(3)对于某些重要的原始凭证,如合同等,为便于日后查阅,可另行归档保管;对于某些

数量较多的原始凭证,可以不附在记账凭证后面,单独装订保管,在封面注明记账凭证日期、

编号、种类,同时在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另订”及原始凭证的名称及编号。

(4)装订成册的会计凭证,应由会计人员负责集中保管,按年份顺序排列,以便查阅。

(5)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漏,应当取得原开出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

始凭证的号码、金额和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

(6)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应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3.记账凭证按其使用范围的不同,分为通用记账凭证和专用记账凭证。

通用记账凭证是一种适合于任何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专用记账凭证是按经济业务的某种

特定属性定向使用的凭证。通常按其是否反映货币资金收付业务,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收款凭证是用来记录现金或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的记账凭证;付款凭证是用来记录现金或银

行存款支付业务的记账凭证;转账凭证是用来记录非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记账凭证。

4.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的程序和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亦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由业务经办人员直接取得或者填制,用以载

明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表明某项经济业务已经发生和完成,明确有关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书面证明。

记账凭证,俗称传票,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加以归类整理而填制的,是用

来确定会计分录,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5.记账凭证包括的基本内容是:记账凭证的名称;填制单位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和

编号;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包括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和金

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制单、审核、记账、会计主管等有关人员的签名或盖章。收付款凭证还应有出纳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六、论述题

1.记账凭证,俗称传票,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加以归类整理而填制的,

是用来确定会计分录,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填制记账凭证的具体要求是:

(1)除结账和更正错误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并注明原始凭证的张数。

(2)一张原始凭证所列的支出需要由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负担时,应当由保存该原始凭证

的单位开给其他应负担单位原始凭证分割单。

(3)记账凭证编号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按现金收付、银行存款收付和转账业务三类分别编

号,也可以按现金收入、现金支出、银行存款收入、银行存款支出和转账五类进行编号。

(4)填制记账凭证时如果发生错误,应当根据发现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类型,采用恰当的更

正办法更正。

(5)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其机制记账凭证应当符合对记账凭证的一般要求,并应认真

审核,做到会计科目使用正确,数字准确无误。

(6)记账凭证填制完经济业务后,如有空格,应当在金额栏自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空行处

至合计数上的空行处划线注销。

(7)正确编制会计分录并保证借贷平衡。

(8)摘要应与原始凭证内容一致,能正确反映经济业务的主要内容,表述简单精练。

(9)只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收入或付出的经济业务,应以付款业务为主,只填制付款

凭证,不填收款凭证,以免重复。

2.(1)收款凭证是用来记录现金或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记账凭证,它根据现金或银行存

款收款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第一,收款凭证左上方的“借方科目”应填写“库存现金”或

“银行存款”;第二,右上方应填写凭证编号;第三,“摘要”栏内填写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

第四,“贷方科目”栏内填写与“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相对应的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科目;第五,“金额”栏内填写实际收到的现金或银行存款数额;第六,“记账符号”栏供记账员根据收款凭证登记有关账簿以后做记号用,表示该金额已经记入有关账簿,避免重复记或漏记。

(2)付款凭证是用来记录现金或银行存款支付业务的记账凭证,它根据现金或银行存款付

款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填制方法和要求与收款凭证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在付款凭证的左上方应填写贷方科目,因为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减少应记账户的贷方;收款凭证的对应科目为“借方科目”,需要填写与现金和银行存款支出业务有关的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

(3)转账凭证是用来记录非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记账凭证,它根据不涉及现金或银行存款

收付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凡不涉及现金或银行存款增加或减少的业务,都必须填写转账凭

证。转账凭证没有固定的账户对应关系,因此在转账凭证中,要按“借方科目”和“贷方科

目”分别填写有关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

七、业务计算题

1.填制的收款凭证如下:

收 款 凭 证

借方科目: 银行存款20113 1 日       银收字第 1

摘 要

贷方科目

金 额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收到E单位货款

应收账款

E单位

5

0

0

0

0

0

0

附凭证  1 张

合 计

5

0

0

0

0

0

0

会计主管:记账:  稽核:  出纳:制单:

收 款 凭 证

借方科目: 银行存款20113 8 日       银收字第2

摘 要

贷方科目

金 额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收到Y单位预付货款

预收账款

Y单位

1

2

0

0

0

0

0

附凭证  1 张

合 计

1

2

0

0

0

0

0

会计主管:记账:  稽核:  出纳:制单:

收 款 凭 证

借方科目: 银行存款20113 20日       银收字第3

摘 要

贷方科目

金 额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预收租金

预收账款

S单位

6

0

0

0

0

附凭证  1 张

合 计

6

0

0

0

0

会计主管:记账:  稽核:  出纳:制单:

收 款 凭 证

借方科目: 库存现金20113 26日      现收字第1

摘 要

贷方科目

金 额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退回多余现金

其他应收款

王辉

5

0

0

0

附凭证  1 张

合 计

5

0

0

0

会计主管:记账:  稽核:  出纳:制单:

2.填制付款凭证如下:

付 款 凭 证

贷方科目:银行存款    2011 3 2 日   银付字第 1

摘 要

借方科目

金 额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提取现金

库存现金

1

5

0

0

0

0

附凭证1  张

合 计

1

5

0

0

0

0

会计主管:   记账: 稽核: 出纳: 制单:

 付 款 凭 证

贷方科目:库存现金    2011 3 3 日   现付字第 1

摘 要

借方科目

金 额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王辉借差旅费

其他应收款

王辉

5

0

0

0

0

附凭证1  张

合 计

5

0

0

0

0

会计主管:   记账: 稽核: 出纳: 制单:

 付 款 凭 证

贷方科目:银行存款    2011 34 日   银付字第2

摘 要

借方科目

金 额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购进甲材料10吨

材料采购

甲材料

2

0

0

0

0

0

0

附凭证1  张

合 计

2

0

0

0

0

0

0

会计主管:   记账: 稽核: 出纳: 制单:

 付 款 凭 证

贷方科目:库存现金    2011 3 5 日   现付字第2

摘 要

借方科目

金 额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支付运杂费

材料采购

甲材料

1

0

0

0

0

附凭证1  张

合 计

1

0

0

0

0

会计主管:   记账: 稽核: 出纳: 制单:

付 款 凭 证

贷方科目:银行存款   2011 318 日   银付字第3 号

摘 要

借方科目

金 额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偿还借款

短期借款

2

0

0

0

0

0

0

附凭证1  张

合 计

2

0

0

0

0

0

0

会计主管:   记账: 稽核: 出纳: 制单:

付 款 凭 证

贷方科目:银行存款   2011 322日   银付字第4号

摘 要

借方科目

金 额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购买办公用品

管理费用

9

0

0

0

0

附凭证1  张

合 计

9

0

0

0

0

会计主管:   记账: 稽核: 出纳: 制单:

3.填制转账凭证如下:

转 账 凭 证

             2011年3月5日          转字第 1

摘 要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结转甲材料的采购成本

原材料

甲材料

2

0

1

0

0

0

0

材料采购

甲材料

2

0

1

0

0

0

0

附 凭证1 张

合 计

2

0

1

0

0

0

0

2

0

1

0

0

0

0

财务主管:   记账:     审核:      制单:

转 账 凭 证

             2011年3月6日          转字第 2

摘 要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出售A产品10件

应收账款

X公司

5

2

0

0

0

0

主营业务收入

A产品

5

2

0

0

0

0

附 凭证1 张

合 计

5

2

0

0

0

0

5

2

0

0

0

0

财务主管:   记账:     审核:      制单:

转 账 凭 证

             2011年3月26日          转字第 3号

摘 要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王辉报销差旅费

管理费用

4

5

0

0

0

其他应收款

王辉

4

5

0

0

0

附 凭证1 张

合 计

4

5

0

0

0

4

5

0

0

0

财务主管:   记账:     审核:      制单:

转 账 凭 证

             2011年3月31日          转字第4号

摘 要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本月领用低值易耗品

制造费用

2

5

0

0

0

低值易耗品

2

5

0

0

0

附 凭证1 张

合 计

2

5

0

0

0

2

5

0

0

0

财务主管:   记账:     审核:      制单:

转 账 凭 证

             2011年3月31日          转字第 5号

摘 要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计提本月折旧费

管理费用

6

0

0

0

0

制造费用

1

5

0

0

0

0

2

1

0

0

0

0

累计折旧

附 凭证1 张

合 计

2

1

0

0

0

0

2

1

0

0

0

0

财务主管:   记账:     审核:      制单:

转 账 凭 证

             2011年3月31日          转字第6号

摘 要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分配结转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

A产品

4

2

0

0

0

0

B产品

1

0

0

0

0

0

制造费用

5

2

0

0

0

0

附 凭证1 张

合 计

5

2

0

0

0

0

5

2

0

0

0

0

财务主管:   记账:     审核:      制单:

转 账 凭 证

             2011年3月31日          转字第7号

摘 要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库存商品

A产品

1

4

2

0

0

0

0

生产成本

A产品

1

4

2

0

0

0

附 凭证1 张

合 计

1

4

2

0

0

0

0

1

4

2

0

0

0

0

财务主管:   记账:     审核:      制单:

转 账 凭 证

             2011年3月31日          转字第8号

摘 要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结转已售产品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4

0

0

0

0

0

库存商品

A产品

4

0

0

0

0

附 凭证1 张

合 计

4

0

0

0

0

0

4

0

0

0

0

0

财务主管:   记账:     审核:      制单:

第六章 会计账簿

一、填空题

1.序时账簿 分类账簿 备查账簿

2.普通序时账簿 特种序时账簿

3.总分类账簿 明细分类账簿

4.补充登记

5.三栏式 数量金额式 多栏式

6.三栏式格式 多栏式格式

7.现金付款凭证

8.账证核对 账账核对 账实核对

9.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10.明细分类账户试算表

11.划线更正法 红字更正法 补充登记法

12.划线更正法 补充登记法 红字更正法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D  5.A  6.C  7.B  8.D  9.B  

10.A  11.C  12.A  13.C  14.D

三、多项选择题

1.ABE  2.CDE  3.ACD  4.AB  5.ABC  6.AD  7.BCD  

8.BDE  9.CDE  10.ACDE  11.ABCE  12.AB  13.ABCDE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

1.平行登记的要点,可以概括如下:

(1)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中进行登记,另一方面要在其

所属的明细分类账中进行登记;

(2)登入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方向必须相同;

(3)记入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金额应当相等。

2.账簿登记规则的主要内容是:

(1)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

逐项记入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

(2)账簿中书写的文字或数字上面要留有适当的空格,不要写满格,一般应占格

距的1/2。

(3)登记账簿要用蓝黑墨水笔或者碳素墨水笔书写,不得用圆珠笔或者铅笔书写。

(4)各种账簿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

(5)凡需要结出余额的账户,结出余额后,应当在“借或贷”等栏内写明“借”或“贷”

等字样;没有余额的账户,应当在“借或贷”等栏写“平”字,并在余额栏内用“0”表示。

(6)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应当结出本页合计数及余额,写在本页最后一行和下

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过次页”和“承前页”字样;也可以将本页合计数及金额只写在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承前页”字样。

3.(1)序时账簿,通常称日记账,是对各项经济业务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

连续进行登记的账簿。

(2)序时账簿按其记录经济业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序时账簿和特种序时账簿。

普通序时账簿,也称普通日记账,是用来记录全部经济业务完成情况的账簿。这种账簿适

用于会计电算化。

特种序时账簿,也称特种日记账,是用来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完成情况的账簿。

4.(1)分类账簿,又称分类账,它是对各项经济业务按照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2)分类账簿按其反映经济内容详细程度的不同,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

总分类账簿,也称总分类账,简称总账,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账户,用来分类登记全部

经济业务,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明细分类账簿,也称明细分类账,简称明细账,通常是根据总账科目开设,按其所属二级

或明细科目开设账户,用来分类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5.总分类账有三栏式和多栏式两种格式。

三栏式总分类账是指其格式设有“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金额栏。

多栏式总分类账是将所有的总账科目合并设在一张账页上。

6.明细分类账一般有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和多栏式三种格式。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适用于只需要进行金额核算的资本、债权、债务等类科目,如“应收账

款”、“实收资本”等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

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适用于既要进行金额核算,又要进行实物数量核算的各类财产物资

科目,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适用于只需要进行金额核算而不需要数量核算,并且管理上反映项目构

成情况的成本费用支出、收入、财务成果类科目,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

7.结账是指在把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计算并记录本期发

生额和期末余额的工作。

结账工作通常是按月进行的,年度终了,还要进行年终结账。在会计实务中,一般采用划

线结账的方法进行结账。月结时通栏划单红线,年结时通栏划双红线。

六、论述题

1.所谓对账,就是核对账目,是指会计人员对账簿记录进行核对的工作。它包括账证核

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1)账证核对是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

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账证核对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账簿与凭证记录相符。账证核对

的主要内容是将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以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

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看其时间、凭证字号、业务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

否相符。

(2)账账核对是指核对不同会计账簿记录是否相符。账账核对一般是在账证核对基础上进

行的,其目的是保证账账相符。账账核对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总分类账中各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与贷方余额合计数核对相符;第二,总分类账中的“库存现金”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分别与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期末余额核对相符;第三,总分类账中各账户的期末余额与其所属的各明细分类账的期末余额合计数核对相符;第四,会计部门的各种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的期末余额,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的期末余额核对相符。

(3)账实核对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的核对。账实核对是在账账核对的

基础上,结合财产清查进行的,其目的是保证账实相符。

2.(1)更正错账的方法有三种,即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

(2)划线更正法适用于在结账之前,账簿记录有错,而记账凭证无错误,即过账时,发生

文字上的笔误。

红字更正法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在记账之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

目或金额有错误;第二,在记账之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中所记金额大于应记的正确金额,

而原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错误。

补充登记法适用于在记账之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中所记金额小于应记的正确金额,而

原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错误的情况。

(3)划线更正法的具体更正方法是:首先,将错误的文字或数字划一条红线予以注销。然

后,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用蓝黑字体写在划线的上面,并在划线更正处加盖记账人员名章,以示负责。

红字更正法的具体更正方法是:第一种情况,首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内容

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销原错误的账簿记录。然后,再用蓝黑字体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用蓝黑字体登记入账。第二种情况,将多记的金额,即错误金额大于正确金额的差额,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注明“冲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多记金额”,然后据以登记入账。

补充登记法的具体更正方法是:将少记的金额,即错误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的差额,用蓝黑

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注明“补

充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少记金额”,然后据以登记入账。

七、业务计算题

练 习 一

更正错误的方法如下:

1.记账凭证上账户的对应关系错误,采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

(1)冲销9月2日的错误记录,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付款150①

贷:库存现金150

(2)更正9月2日的错误记录,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付款150

贷:银行存款150

2.记账凭证上账户的对应关系错误,采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

(1)冲销9月9日的错误记录,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3000

贷:银行存款3000

(2)更正9月9日的错误记录,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000

贷:银行存款3000

3.记账凭证上错误金额大于正确金额,采用红字更正法直接予以更正。冲销9月12日多

记金额,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180

贷:原材料180

4.记账凭证上账户对应关系错误,采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

(1)冲销9月14日的错误记录,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1200

贷:银行存款1200

(2)更正9月14日的错误记录,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1200

贷:银行存款1200

5.记账凭证上错误金额小于正确金额,采用补充登记法予以更正。更正9月20日的错误

记录,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25200

贷:应付账款25200

6.记账凭证正确,过账时发生错误,采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

固定资产

13500

9/30@

注:记账人员名章略。

练 习 二

(一)1.用红字更正法。

首先,用红字金额填制记账凭证(会计分录如下),并据以用红字记账。

借:制造费用800

贷:银行存款800

然后,用蓝字金额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会计分录如下),并据以用蓝字登记入账。

借:管理费用800

贷:银行存款800

2.用补充登记法。

更正时,将少记金额9000元用蓝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会计分录如下)予以更正,并据

以记账。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9000

贷:银行存款9000

3.用红字更正法。

用红字填制记账凭证(会计分录如下),并据以记账。

借:制造费用90

贷:原材料90

4.用划线更正法。

更正时,将“管理费用”账户借方金额600元用一条或两条红色横线注销,然后在其上方

填6000元,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二)1.有错误,所记金额大于正确金额,应采用红字更正法更正。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900

贷:银行存款900

登记入账:

应交税费

5460

900

银行存款

5460

900

2.错误,所记金额小于正确金额,应采用补充登记法更正。

借:库存商品900

贷:生产成本900

登记入账:

生产成本

6780

900

库存商品

6780

900

3.有错误,所填制的记账凭证会计科目用错,应采用红字更正法更正。

借:管理费用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借:财务费用300

贷:银行存款300

登记入账:

银行存款

300

300

300

管理费用

300

300

财务费用

300

练 习 三

1.填制记账凭证(以会计分录格式代替):

(1)现付301号

借:其他应收款200

  贷:库存现金200

(2)银付301号

借:库存现金4000

  贷:银行存款4000

(3)银付302号

借:应交税费2800

  贷:银行存款2800

(4)银收301号

借:银行存款80000

  贷:短期借款80000

(5)银付303号

借:库存现金46000

  贷:银行存款46000

(6)现付302号

借:应付职工薪酬46000

  贷:库存现金46000

(7)现付303号

借:制造费用190

  贷:库存现金190

(8)银收302号

借:银行存款95000

  贷:应收账款95000

(9)银付304号

借:制造费用5800

  贷:银行存款5800

(10)现付304号

借:管理费用180

  贷:库存现金180

(11)A.转301号

借:管理费用450

  贷:其他应收款450

B.现收301号

借:库存现金50

  贷:其他应收款50

(12)现收302号

借:库存现金60

  贷:其他应收款60

(13)现付305号

借:原材料160

  贷:库存现金160

(14)银付305号

借:应付账款24000

  贷:银行存款24000

(15)银收303号

借:银行存款2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600

(16)现付306号

借:管理费用490

  贷:库存现金490

(17)银付306号

借:应收账款540

  贷:银行存款540

(18)银付307号

借:财务费用3100

  贷:银行存款3100

(19)银收304号

借:银行存款2400

  贷:财务费用2400

(20)银付308号

借:原材料98000

  贷:银行存款98000

(21)银付309号

借:预付账款43000

  贷:银行存款43000

(22)银收305号

借:银行存款500

  贷:其他应付款500

(23)现付307号

借:银行存款30

  贷:库存现金30

(24)银付310号

借:其他应收款200

  贷:银行存款200

(25)银付311号

借:生产成本21000

  贷:银行存款21000

(26)银付312号

借:管理费用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27)银收306号

借:银行存款5700

  贷:预收账款5700

(28)现付308号

借:销售费用400

  贷:库存现金400

2.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日记账,见下表:

现金日记账

2011

凭证

摘要

对方科目

收入

付出

余额

3

1

上月结转

500

1

现付

301

职工张三借差旅费

其他应收款

200

300

2

银付

301

提取现金,以备开支

银行存款

4 000

4 300

6

银付

303

提取现金,以备发放工资

银行存款

46 000

50 300

7

现付

302

发放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

46 000

4 300

7

现付

304

生产车间报销日常费用

制造费用

190

4110

12

现付

302

行政部门报销办公用品

管理费用

180

3 930

12

现收

301

采购员报销差旅费交回现金

其他应收款

50

3 980

14

现收

302

仓库保管员交来赔款

其他应收款

60

4 040

14

现付

305

支付材料运杂费

原材料

160

3 880

17

现付

306

支付职工退休金

管理费用

490

3 390

28

现付

307

将现金存入银行

银行存款

30

3 360

31

现付

308

支付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

400

2 960

本月合计

50 110

47 650

2 960

2011

凭证

摘要

结算凭证

对方科目

收入

支出

结余

3

1

上月结转

978 000

2

银付

301

提取现金

库存现金

4 000

974 000

4

银付

302

缴纳税金

应缴税费

2 800

971 200

5

银收

301

取得借款

短期借款

80 000

1051 200

6

银付

303

提取现金

库存现金

46 000

1005200

10

银收

302

收到购货单位欠款

应收账款

95 000

1100200

11

银付

304

支付固定资产修理费

制造费用

5800

1094400

15

银付

305

支付所欠供应单位货款

应付账款

24000

1070400

16

银收

303

销售产品

主营业务收入

2600

1073000

20

银付

306

支付代垫运杂费

应收账款

540

1072460

21

银收

307

支付一季度借款利息

财务费用

3100

1069360

21

银收

304

收到一季度存款利息

财务费用

2400

1071760

23

银付

308

购进材料,支付货款

原材料

98000

973760

25

银付

309

预付购料款

预付账款

43000

930760

27

银收

305

暂收包装物押金

其他应付款

500

931290

28

现付

307

将现金存入银行

库存现金

30

931290

28

银付

310

暂付包装物押金

其他应付款

200

931090

30

银付

311

支付生产用电

生产成本

21000

910090

30

银付

312

支付会议费

管理费用

50000

860090

31

银收

306

预收销货款

预收账款

5700

本月合计

186 230

298 440

865 790

银行存款日记账

第七章 账务处理程序

一、填空题

1.账簿组织 记账程序 记账方法

2.记账凭证

3.三栏

4.规模较小 业务量小而单一 记账凭证数量不多

5.科目汇总表 总分类账

6.汇总收款凭证 汇总付款凭证 汇总转账凭证

7.对应关系

8.日记总账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B  5.C  6.D  7.B  8.A  9.C  10.D

三、多项选择题

1.ABE  2.AB  3.ABC  4.ABC  5.ABC  6.ABCDE  7.ABCDE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五、简答题

1.账务处理程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它是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和

记账方法有机结合的一种技术组织程序。较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2.采用适当的账务处理程序,科学地组织记账工作是做好一切会计工作的关键。它对于

规范会计工作,提高其质量和效率,以及加强会计管理,正确、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有利于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节约核算费用;有利于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改善财产物资的管理,提高会计管理的水平。

六、论述题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就是一种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它主要的特点是:各种记账凭证不需汇总,而是据此直接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记账凭证一般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格

式,也可采用一种通用的格式。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优点是:记账凭证无需汇总,直接据以登记总账,因而比较

简单明晰。但其缺点是登记总账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它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量小而单一、记账凭证数量不多的小型企业使用。

2.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它是一种根据记

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其主要特点是:

先定期将所有的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发展起来的一种会计核算组织程

序。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下,记账凭证仍需要设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或采用通用记账凭证。同时,为了定期地根据全部记账凭证进行汇总,还应设置“科目汇总表”。

这种账务处理程序对账簿没有特殊要求,它与记账凭证组织程序相似,即要求设置日记账、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其中,总分类账是根据科目汇总表定期汇总登记的,账内记录较少,故可使用全部总分类账户开设的账页,也可采用按照每一总分类账户开设的借方、贷方和余额三栏式账页,便于总括地反映各项资金的变动情况。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是:能够简化总账的登记工作。而且在登记总账以前,通

过编制科目汇总表,起到了试算平衡的作用,可以保证总账登记的正确性。其缺点是:科目汇总表只反映了借、贷方本期发生额,用于登记总账和试算平衡,而未能反映出各科目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因而不利于经济活动的检查和分析工作。所以它一般适合于业务量多而单一的中小型企业。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一、填空题

1.全面清查 局部清查

2.永续盘存制 实地盘存制

3.实地 发出数

4.期末盘点实存数 本期减少(发出)数

5.实地盘点法

6.账单核对法

7.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8.核对账目

9.待处理财产损溢

10.营业外支出 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B  5.C  6.A  7.D  8.A  9.C

三、多项选择题

1.AB  2.ABCDE  3.ABC  4.BD  5.DE  6.AB  7.ABC  

8.ABCD  9.ABC  10.ABC

四、判断题

1.√2.√3.√4.×5.×6.√7.×8.√9.√10.×

五、简答题

1.财产清查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来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并查明实存数

额与账存数额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财产清查可以按照清查范围和清查时间两种标志进行分类。其中,财产清查按照清查的范

围可以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按照清查的时间可以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2.财产清查中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先计算财产物资的发出金额,然后确定期末结存金额。在计算财产物资的

发出金额时,假定先收到的财产物资先发出。

加权平均法是指财产物资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时,以本期各批收入数量和期初结存数量为权

数计算财产物资平均单价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财产物资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时,以本期内某批收入数量与前期结存数

量为权数计算财产物资平均单价的一种方法。

个别计价法是以某批财产物资收入时的实际单价为该批财产物资发出时的实际单价的计算

方法。

3.未达账项是企业和开户银行由于收、付款的结算凭证在传递或接收时间上的不一致而

导致一方已经入账,另一方没有接到凭证尚未入账的收付款项。

具体有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存款单位已经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

第二,存款单位已经付款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

第三,银行已经收款入账,存款单位尚未收款入账;

第四,银行已经付款入账,存款单位尚未付款入账。

4.实物清查包括具体实物形态的各种财产的清查,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在产品、产成

品等的清查。

实物的清查主要通过实地盘点的方法进行,盘点时要根据实物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

法,有实地盘点法、技术推算盘点法、抽样盘点法等。

实物的清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第一,盘点实物;第二,填写“盘存单”;第三,编制

“实存账存对比表”。

5.“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是专门用来核算企业单位在财产清查过程中需查明处理的各种

财产物资盘盈、盘亏和毁损及其处理情况的账户。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是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待处理财产的盘亏或毁损金额,以及批

准转销的待处理财产盘盈金额,期末余额表示待处理财产物资净损失;贷方登记待处理财产的盘盈金额,以及批准转销的待处理财产盘亏或毁损金额,期末余额表示待处理财产物资净

溢余。

六、论述题

1.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的区别表现在:第一,两者对各项财产物资在账簿记录中的

方法不同。在永续盘存制下,账簿中既要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也要登记其减少数,并随时结出账面余额;在实地盘存制下账簿中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第二,两者进行清查盘点的目的不同。在永续盘存制下,进行清查盘点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账实的核对,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一致;在实地盘存制下,进行清查盘点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财产物资的期末数额并计算本期财产物资的减少数。

2.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设置账户。需要设置和运用的账户是“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处理财产损溢”

账户是专门用来核算企业单位在财产清查过程中需查明处理的各种财产物资盘盈、盘亏和毁损及其处理情况的账户。

(2)账务处理。

第一,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①盘盈时:

·挂账:

借: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②盘亏时:

·挂账: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第二,流动资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会计处理:

①盘盈时:

·挂账: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②盘亏、毁损时:

·挂账: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

·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

其他应收款(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

管理费用(计量误差)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七、业务计算题

练 习 一

1.根据永续盘存制计算如下:

本期发出数=(80+100+40)×200=44000(元)

期末账面结存数=期初库存数+本期收入数-本期发出数

=(80+100+400+30)×200-44000

=78000(元)

期末账实差异=实存数-账存数

=400×200-78000

=2000(元)

故该企业A材料盘盈10千克,价值2000元。

2.根据实地盘存制计算如下:

期末账面结存数=400×200=8000(元)(以实存数作为账存数)

本期发出数=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期末结存数

=80×200+(100+40+30)×200-400×200

=16000+106000-80000

=42000(元)

练 习 二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开户银行:(略)        2011年10月31日

账号:(略) 单位:元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3

34050

银行对账单余额

23320

加:企业未入账的收入款项

加:银行未入账的收入款项

①10.28,存款利息

320

①10.31,收到销货款

15 000

②10.29,银行代收货款

6000

减:企业未入账的支出款项

减:银行未入账的支出款项

①10.28,银行代扣电费

2300

①10.30,支付修理费

250

调整后的存款余额

38070

调整后的存款余额

38 070

练 习 三

(一)发生问题时,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固定资产7000

贷:累计折旧2000

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

2.借:待处理财产损溢700

贷:原材料700

3.借:原材料4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400

得到上级指示处理意见后,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

贷:营业外收入5000

2.借:管理费用14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40

3.借:待处理财产损溢400

贷:管理费用400

(二)借:坏账准备4000

贷:应收账款4000

(三)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见下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11年6月30日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48200

银行对账单余额

47 500

加:银行已入账、企业未入账的收入款项

900

加:企业已入账、银行未入账的收入款项

2 300

减:银行已入账、企业未入账的支出款项

1000

减:企业已入账、银行未入账的支出款项

1 700

调整后的存款余额

48100

调整后的存款余额

48 100

第九章 会计报表与分析

一、填空题

1.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

2.基层报表 汇总报表

3.财务状况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静态

4.经营成果 动态

5.单步式 多步式 多步式

6.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账户式 报告式 营运资金式

7.应收账款 预收账款

8.核算信息

9.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10.资产负债率

二、单项选择题

1.C2.B3.C4.C5.B6.B7.C8.D9.A10.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  3.ABC  4.ABCD  5.ABCE  6.CD  7.AC

8.ABCD  9.ABC  10.ABCDE

四、判断题

1.×2.√3.×4.√5.√6.√7.√8.√9.×10.√

五、简答题

1.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主要信息是:

(1)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数额及各类经济资源的构成情况;

(2)企业所负担的短期和长期债务数额及债务的构成情况;

(3)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数额及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

2.利润表提供的主要信息是:

(1)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费用及其净收益;

(2)企业投资净收益(或投资收益及投资损失);

(3)营业外收支净额(或营业外收入及营业外支出);

(4)利润(亏损)总额、所得税及净利润额。

3.(1)会计报表是在对日常会计核算资料进行综合整理的基础上编制的,用以总括地反

映某一会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告文件。

(2)会计报表按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财务报表和成本报表;按使用对象的不同,分

为对外报表和对内报表;按编报时间的不同,分为月报表、季度报表、半年报表和年度报表;

按编制单位的不同,分为基层报表和汇总报表;按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主要报表和附属报表;按反映会计对象的资料状态的不同,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按反映的经济主体不同,分为法律主体报表和合并报表。

4.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是:

第一,会计计量和填报方法应保持前后会计期间的一致性;

第二,会计信息要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第三,应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会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目的是:通过会计报表分析能够评估企业报告期的经营绩效;分析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因素;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六、论述题

1.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资本结构与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和资产运用效率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支付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它的分

析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对流动负债比率和现金比率等。

(2)资本结构与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要素

之间的比例关系;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保证及时偿付长期(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债务的可靠程度。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率上。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反映在企业资产总额中,由债权人提供的资产份额。其份额越小,企业偿债能力越强,其债权保障程度越高。

(3)盈利能力的提高是企业追求的总体目标,它的分析可从短期和长期盈利能力分析两方

面进行。

(4)资产运用效率能力分析主要从资金的有效使用情况来反映企业营运能力。常用的比率

主要有销货对营运资金比率、销货对固定资产比率、销货对其他资产比率和销货对总资产比

率等。

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1)比较分析法。它是通过彼此相联系的指标进行对照,确定它们之间数量差异的分析方

法。这是会计报表分析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包括实际数与计划数比较、本期实际数与前期实际数比较、本单位实际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等。

(2)趋势分析法。它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会计报表的有关项目进行对比,以确定其增减差异

和变动幅度的分析方法。它能够了解引起财务状况变动的主要项目,判断其变动趋势是否有

利,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3)比率分析法。它通过计算、比较指标之间的比值来确定相对数差异的一种分析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某些不同条件下不可比的指标变为可比的指标,扩大了分析范围。它包括动态比率、构成比率和相关比率等。

(4)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替代法。它是在分析某项指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顺次逐

个替代影响因素,并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2.(1)结构。资产负债表由表头、表体和脚注三部分组成。表头部分列示报表的名称、

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和货币计量单位等内容;表体部分用来列示资产负债表的具体内容;脚注部分主要揭示一些重要的,但在资产负债表中又不便于或不能反映的资料。资产负债表的表体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公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次序,把企业某一时日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要素按流动性进行项目分类。分类的基本方法是:资产流动性大的排在先,流动性小的排在后;负债各项目按到期日远近排列,近者先,远者后;所有者权益则按永久性程度高低排列,永久性程度高的排列在前,永久性程度低的排列在后。

(2)内容。资产负债表资产类项目的内容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负债类项目的内容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所有者权益类项目的内容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所

列数字填列。如果上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本年度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表中“年初余额”

栏内。

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主要是根据资产类账户和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

末余额和其他有关资料填列的。其中,有的项目直接根据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有的项目根据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有的项目则根据有关账户资料进行加工、调整计算填列。其具体填列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

第一,根据总账账户的余额填列。资产负债表中的有些项目,可直接根据有关总账账户的

余额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有些项目则需根据几个总账账户的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需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账户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第二,根据有关明细账账户的余额计算填列。如“应付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付账

款”和“预付账款”两个账户所属的相关明细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应收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两个账户所属的相关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

第三,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账户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借款”项目,需根据

“长期借款”总账账户余额扣除“长期借款”账户所属的明细账户中将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

第四,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

款”、“长期股权投资”等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固定资产”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无形资产”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第五,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需根据“原材

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

“材料成本差异”等总账账户期末余额的分析汇总数,再减去“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七、业务计算题

练 习 一

利润表编制如下:

利 润 表

编制单位:××企业 2011年1月 单位:元

项目

金额

一、营业收入

208 000

减:营业成本

124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800

销售费用

1000

管理费用

2 000

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

1 200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79 000

加:营业外收入

1 500

减:营业外支出

1 000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

(净收益以“—”号填列)

三、利润总额

79 500

减:所得税

26 435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53 065

练 习 二

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项目月末金额

的计算如下表所示。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收A公司借方

3 400

应收B公司借方

5 600

应收C工厂贷方

800

应收D工厂贷方

500

应付E工厂贷方

4700

应付F工厂贷方

6500

应付G公司借方

300

预收甲公司贷方

5100

预收乙工厂贷方

3900

预收丙公司借方

700

预收丁工厂借方

400

预付子工厂借方

6700

预付丑公司借方

5900

预付寅工厂贷方

1000

合计

10 100

12 900

12200

10300

“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项目属于资产项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项目属于负

债项目。

练 习 三

1.该企业2011年主营业务利润和利润总额实际数比计划数的增减额和增减百分比计算

如下:

主营业务利润实际比计划增加额=831600-759000=72600(元)

主营业务利润实际比计划增加的百分比=72600759000×100%=9.57%

利润总额实际比计划增加额=914500-825000=89500(元)

利润总额实际比计划增加的百分比=89500825000×100%=10.85%

2.该企业投产后3年来主营业务利润和利润总额的趋势百分比计算如下表所示。

指标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主营业务利润

100%

753300/736500×100%=102%

791200/736500×100%=107%

利润总额

100%

812700/794200×100%=102%

857100/794200×100%=108%

练 习 四

主营业务收入本年比上年超额完成:

115500-100000=15500(元)

其中,由于销售数量变化引起主营业务收入变化的影响程度为:

(10500-10000)×10=5000(元)

由于销售单价提高引起主营业务收入变化的影响程度为:

10500×(11-10)=10500(元)

因此,由于销售数量上升使主营业务收入增加5000元,由于销售单价上升使主营业务收

入增加10500元,主营业务收入本年比上年超额完成15500元。

第十章 会计工作组织

一、填空题

1.会计工作领导体制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会计制度与规范的制定

2.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

3.职责 权限 任免 奖惩

4.国家立法机构 强制性 严肃性 最高规范

5.集中核算 非集中核算

二、多项选择题

1.BCDE  2.ABCDE  3.ACDE  4.ABCD

三、判断题

1.×2.√3.×4.√

四、简答题

1.会计人员有权参与本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并提出问题与建议;有权要求本单位有关部

门认真执行计划预算,如实反映情况;有权监督检查本单位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财产保管使用情况;有权拒绝办理不合规定的会计事项,抵制违法乱纪行为,并向本单位领导人或上级机关、财政部门报告。

2.所谓集中核算,是指一个单位的主要会计工作均集中在该单位设置的会计机构中进行。

集中核算形式便于会计人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便于采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由于集中核算减少了工作环节,简化和加快了核算工作,有利于全面、及时地掌握本单位的会计核算信息,有利于节约核算的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其不足之处是单位内部各基层部门缺乏核算资料,不便于实行责任会计管理。

所谓非集中核算,是指除了在单位的会计机构中进行会计工作外,单位内部各基层部门也

设置会计机构,设置账簿进行明细核算。非集中核算的优点是便于单位内部各部门及时利用核算资料,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便于实行责任会计制度。其缺点是不利于会计人员的合理分工,核算工作量较大,核算成本较高。

3.修订后的枟会计法枠列举了各种违法会计行为。具体如下:

(1)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

(2)私设会计账簿的;

(3)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

(4)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

(5)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

(6)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账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

(7)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记账本位币的;

(8)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

(9)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

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

(10)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法规定的。

五、论述题

1.会计工作领导体制包括规定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和设置会计机构两个问题。

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是领导、组织和管理会计工作的机构。枟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枠(以

下简称枟会计法枠)第七条明确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可见,我国的会计工作是分两个层次进行管理的,即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的原则。会计机构是各单位内部组织领导和直接从事会计工作,并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枟会计法枠的规定,各单位应独立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对于会计工作量较少,会计业务较简单的单位,也可以不独立设置会计机构,但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大中型企业则可以根据国务院有关任职资格、任免程序、职责权限的规定设置总会计师。

2.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是指在会计机构内部,按照会计工作的内容和业务量以及会计人

员的配备情况,将会计工作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岗位,并规定每个岗位的职责与权限,

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以企业为例,会计工作岗位的主要责任如下:

(1)会计主管岗位:具体领导本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制定本单位会计制度和编制各项计划,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负责向企业领导和上级部门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完成各项上缴任务。

(2)出纳岗位: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并登记有关日记账,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

券、有关印章和空白票据。

(3)固定资产核算岗位:负责固定资产明细核算、编制有关报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会

同有关部门拟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办法,参与编制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计划,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

(4)材料物资核算岗位:负责材料物资明细核算和有关往来结算业务,审查材料物资采购

计划,控制采购费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材料物资核算与管理办法,编制材料物资计划成本目录,制定材料物资消耗定额和参与库存材料物资清查盘点。

(5)工资核算岗位:负责工资费用的核算,监督工资基金的使用。

(6)成本核算岗位:负责产品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编制成本计划与有关报表,协助管理

在产品与自制半成品。

(7)收入利润核算岗位:负责销售与利润核算,办理结算业务,编制收入计划与有关报

表,参与产成品清查盘点。

(8)总账报表岗位:负责登记总账,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凭证、报表。

(9)综合分析岗位:综合分析账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编写账务情况说明书,进行预测分

析,提供经营决策资料。

(10)稽核岗位:审查账务成本计划与各项收支,复核会计凭证与报表。

第十一章 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

一、填空题

1.基本职能

2.单位内部监督 国家监督 社会监督

3.财政机关的监督 审计机关的监督 税务机关的监督

4.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5.预防性内部控制制度 察觉性内部控制制度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三、简答题

1.单位内部监督是由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作为监督主体,本单位的经济活动作

为监督对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所进行的会计监督。

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原始凭证的监督,包括原始凭证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原始凭证准确性、完整性

的监督。

第二,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的监督。

第三,财务收支的监督。

第四,财产物资的监督。

2.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的

意义在于:

(1)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2)发挥会计人员履行会计监督职能的作用;

(3)保证单位领导人履行法律责任。

3.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机关代表国家对各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

国家监督包括财政机关的监督、审计机关的监督和税务机关的监督。

4.社会监督是指社会中介机构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并据实作出客观评价的一种

外部监督。

5.内部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

资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四、论述题

1.单位内部监督是由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作为监督主体,本单位的经济活动作

为监督对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所进行的会计监督。

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机关代表国家对各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

社会监督是指社会中介机构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并据实作出客观评介的一种外部

监督。

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共同构成完整的会计监督体系,三者缺一不可。由于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是从单位外部进行的,相对于单位内部监督而言,它是一种外部监督。国家监督是依法对各单位进行强制性的行政监督,社会监督是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正性所进行

的监督,上述两种监督形式及其结果得到法律认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公正性。因此,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开展,可以有效地保证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依法有序地进行,并可弥补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种种不足,或者说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是对单位内部监督的一种再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加强,可以推动单位内部监督的充分开展,单位内部监督的有效进行,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进行提供了重要基础。

2.会计系统控制。会计作为一个控制信息系统,对内能够向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

信息,对外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用于投资、交易等决策的信息,是重要的内部控制方法。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其内容包括:

(1)依枟会计法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适合、适当)

(2)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及时性)

(3)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影响应收款、异地资产的安全性)

(4)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每个人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

预算控制。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企业一定时

期内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公司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做的具体安排。

企业财务预算主要包括现金流量预算、损益预算、资产负债权益预算等,应当根据各部门提供的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的相关资料编制。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内容可以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筹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等诸多方面,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比较分析内部各单位出现预算差异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各项预算的严格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控制:

(1)明确预算目标。

(2)合理划分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

(3)加强预算控制,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严格

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4)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5)明确预算调整的情形与程序。

(6)预算的考核与兑现。

第十二章 会计信息系统

一、填空题

1. 硬件 软件 人员 规程 数据

2. 单机结构 局域网结构 局域网结构 企业网(Intranet)结构

3. 直接转换 平行转换 逐步转换

二、简答题

1. 以计算机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中的应用,绝不仅仅满足于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简单模仿,它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构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这种冲击和影响是全方位的、巨大的,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修补补”,而是一种创新、突破和再造。它已经和正在撼动着传统会计学的根基,而且在多学科理论和技术的影响下,又在快速地催生着其“新主干”的萌芽和发育。我们必须要适应新的理论和实践发展需要,将传统会计模型与信息技术完善地结合起来,在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广泛交融的基础上,提出和构建新的、更加完善和严谨的科学技术理论。这一理论,我们称之为是“会计信息化”理论(也可以称之为是“会计信息系统”理论)。

2. 在系统的软、硬件配备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系统的转换工作了。所谓系统转换是指由手工会计系统到信息化会计系统的转换。

(一)系统的转换条件

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重要的信息系统,它的数据关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任何一个差错都将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系统的转换工作应稳步进行。正式转换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使手工与计算机系统平行运行不少于三个月或半年以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手工账与计算机账产生的结果应完全相符。并保存有完整的与手工处理一致的数据资料。

(2) 所使用的会计软件是已经过严格评审的合法软件。

(3) 已建立和配备了与计算机会计系统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其中上机操作人员已达到会计信息化初级以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取得财政部门核发的有关培训合格证书。

(4) 已建立了与计算机会计系统相适应的、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原则上讲,如果符合了以上条件后,就可以考虑进行系统的转换工作了。

(二)系统的转换时间选择

在系统转换时,系统转换的时间选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根据实际工作经验,选择两种时间比较稳妥,第一种是在年初进行系统切换,这是因为会计工作是以年度微循环为周期的,在年初运用新的系统,将大大减少工作量,容易实现系统的转换。第二种是在第三季度末实施转换,这是考虑到系统实施前有一个过渡时期,试运行一个季度比较合适。

(三)系统的转换方式选择

系统转换一般有三种方式:即直接转换、平行转换和逐步转换。无论采用哪一种转换方式,要根据系统、企业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条件而定。

三、论述题

会计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制订企业会计信息化总体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工作目标。是指企业准备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化系统。其基本的依据是企业发展的总目标。因为会计信息化不仅能将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下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能通过核算和财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真正实现会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效控制,提高会计的辅助管理和决策能力,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服务。

(2) 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总体结构。是指系统的规模、业务处理范围、子系统构成及其之间的联系和系统间界面划分等。系统结构应从分析现有手工系统的任务、业务处理过程及部门之间的联系入手,根据计算机数据处理的特点和系统的目标来确定。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应在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高起点和超前性。

(3) 会计信息化系统建立的途径。建立会计信息化系统有多种途径,主要有自行开发、联合开发和购买商品化会计软件等几种。究竟采用何种途径,主要是依据企业管理的需要,以及企业在经济上、技术上和组织上是否可行来决定。

(4) 系统的硬、软件配置。在总体规划中,应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企业的经济力量,对系统的硬、软件配置提出原则性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尤其是对计算机档次、型号、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等做出原则性的规定。从计划阶段就对硬、软件系统提出规定和原则性要求,有助于从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整体需要出发,做出合理性的长远安排,克服从眼前局部利益出发的局限性,避免系统资源的浪费。

(5) 确定工作步骤。确定工作步骤,是指规定出系统的实施应分几步来完成,每一步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各实施阶段资源的分配情况等,以便进行统筹的安排。工作步骤的制定,要根据各子系统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企业的工作需要来分,同时还要考虑企业在经济、技术和组织上的可行性。

(6) 确定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规划中应明确规定建设过程中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以利于统一领导、专人负责、高效率地完成系统的建设工作。另外,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改变了传统会计工作的方式,而且还会引起会计业务处理、人员组织方式,甚至是本单位整个管理模式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因此在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时,还应组织专门人员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新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组织形式乃至各类人员的上岗标准,以便能适应新系统的工作方式。

(7) 制定专业人员的培训与配备计划。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管理,需要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专业人员。因此应根据系统目标和本单位现有人员的情况,制定专业人员的培训与调配计划,以便合理调配工作人员,使人员的培训与系统的建设同步进行。

(8) 资金的来源及预算。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因此,要对资金的使用做出预算。而在制定预算时,往往容易重视硬件的费用而忽视软件及其他辅助和扩展的费用,实际上,目前在一个系统实施的总费用中,软件的费用通常要占到总费用的 50%以上,甚至要高达80%,这是制定预算时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染墨绘君衣染墨绘君衣
上一篇 2024-01-18 00:18
下一篇 2024-01-18 0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