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郑家修的跌宕人生

文 | 愚人

律师郑家修的跌宕人生

老年科沈豪护士长郑重其事地对我说:12楼病区的郑家修老人,或许你可以为他记录点什么。

沈护士长是一位深得病人信任与喜欢的、知性的感性的医护工作者,她在做好日常护理的时候,总是与老人们唠唠家常,会静下心来做倾听者,听他们叙述人生的过往。这种难能可贵的职业素养,让我感受到沈豪护士长的善良和大爱。

其实听老人回忆往事,也属于口述历史。普通人的市井故事,映射出的是时代的缩影,比如郑老先生的故事。

在这之前,我是见过郑老先生的,不过他并不认识我,我们没有说过话。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1979年的夏天,那年嘉兴电大有个英语班在解放路中学开班,郑老师是学校里管电视机的,当年电视机是个贵重物品,有电视机的单位还不多,一般都锁在柜子里,专人保管。

每当上课前15分钟,郑老师会准时出现,他掏出钥匙,打开电视机的箱子。调好上课的频道,然后会转过头问学生:音量行不?听得清吗?

我再次见到他的时候,是1995年7月26日,这一天,嘉兴有一桩轰动全国的金融股票案件开庭,检察长亲自担任公诉人。

作为警示教育,各金融系统派出员工集体旁听,中山路上的法庭大厅座无虚席。起诉书认定五名被告利用职务便利,单独或共同挪用公款1.89亿元进行炒股活动。公诉人义正词严,铿锵有力,辩护人依法作刑辨,环环相扣,不依不饶。而担任被告辩护人的正是郑家修律师。

在学校做了20年总务后勤工作的郑老师,后来怎么成了一名律师,郑老师的人生是有故事的。

律师郑家修的跌宕人生

郑家修的父亲郑静山,清朝御医的弟子

如果不是时事的造就,不是机缘巧合,郑家修应该是从医的。

郑家世代从医,他的父亲郑静山,是清代御医的弟子,1925年在小镇头上开设中西医联合诊所,他的叔叔郑培根1946年获得南京那边颁发的高级中医证书。

直到现在,郑家祖孙三代都在从医。

律师郑家修的跌宕人生

郑家修的叔叔郑培根医生

1949年,新中国成立,16岁的郑家修正在上中学。那时候新政权缺乏知识青年,缺少人才,同学们被新中国的崭新面貌所感染,他们勤奋学习,要求进步,怀抱满腔热血,一心想报效国家。

经过清理阶级队伍,剔除了那些革命动机不纯、加入过反动团体的人,经层层挑选,嘉兴培养了一支政治上可靠的学生干部队伍。

1951年郑家修参加了浙江省干部学校的土改培训班,随后加入公安队伍,抽调到新篁区土改工作队,协助农村土改。

后来又参加了省高院司法干部培训,转岗到县法院工作,从书记员、审判员、一直做到审判委员会委员。就这样,顺着历史的车轮,他走上了从政的道路。

如果没有那场反右运动,郑家修的人生或许也就是这样顺风顺水了。

然而人生没有如果。1958年,反右运动接近了尾声,有人写了揭发信,反映他右倾问题,其中罪状之一,是在土改的时候有一个原本应该评上地主成份的人,错评为富农,后来这个富农作为漏网地主,又被重新评为地主成份,并执行逮捕。

作为审判员,郑家修经过审理,最终判他无罪释放。后来有人说他是阶级立场问题,也有人说他善良,救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他纠正说道:不,这个人本来就无罪!

反映揭发他人,是对运动的态度问题,在运动中,大家都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主动查找自己的问题,虚心接受批评教育,实在说不上来,吹毛求疵也行,捕风捉影也有。

起初以为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按现在的做法,叫做“洗洗澡,红红脸,出身汗”而已,可是哪里知道会揪住不放的,哪里知道最终定性会那么严厉,没有经历40年前历次运动的人,真不知道什么叫革命的暴风骤雨,什么叫运动的厉害。

组织上对郑家修最终做出从轻处分:既不反动,也不右派,撤职降级、调离法院,下放农村,与右派们一起劳动。

那年嘉兴在编的律师一共有5人,其中有3人定为右派。

真所谓倒霉起来喝口凉水也渗牙。1959年的某一天,单位派人专门把处分决定书送到家里,此时尽管郑家修心里是憋屈、委屈的,但是他还是热情招呼送信的人,与他寒暄,仿佛送来的不是处分书,而是表扬信。

当他客气地把来人送出家门、送到马路上,挥手说再见,再回到家里想拆信的时候,这封性命攸关的信已经被撕得粉碎,他那未满周岁的儿子竟然把桌子上的这份处分决定书当成废纸,撕了粉碎,他都还没有看过内容。

撕毁组织上的文件,这个举动可是大逆不道、可以上岗上线的,属于抗拒组织教育。可是说出去谁会相信是小孩撕的?弄得不好,还要罪加一等。于是他选择默不作声。

一周以后,他就被送去参加劳动了。

从农村劳动回城,他被分配在小学里当老师,先后在建设小学,少年路小学,中山路小学,回民小学,南湖中心小学,解放中学工作,哪里缺人手就调到哪里去补缺顶岗,先是当班主任,后来主动要求做总务,他觉得当后勤更能发挥他的作用,他也确实做得很好,无论采购物品还是保管器材,一丝不苟。

人们都知道他是个称职的总务。

律师郑家修的跌宕人生

当年虽然没有评为右派,可是他心里的结一直难以释怀,一直在申诉,申诉的内容他自己都说不清楚,因为不知道处分书上的“罪行”到底有哪些。他只是认为自己不是坏人,没有犯错误。

那个年代的人,把政治清白看得比生命重要。

他的最后一封申诉信是在解放中学寄出的。那一年是1979年,全国正在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

1979年全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作为最早的律师,郑家修有了重出江湖的机会,开始为嘉兴恢复律师制度发挥作用。

律师郑家修的跌宕人生

1980年4月,喜从天降,他的申诉也终于有了结果,组织上为他平反了,撤销原来的处分。

他记忆犹新,1980年4月的某一天,他正在杭州参加全省律师工作会议,解放中学收到了平反的信函,老师们看到了都很激动,为他高兴,尽快要把好消息告诉他,当天就派人把通知送到杭州会场。

这一天终于等到了。夺不回的是青春,能够夺回的是政治生命。

时隔20年之后,郑家修知道了揭发他的人是谁,揭发信里写的是什么内容。他选择原谅了他,他与揭发他的人并无恩怨,所有不愉快的经历,就让他过去吧,能够平反已是最大的心愿。

来不及去感叹,一切朝前看,他投入了新的工作,当时有句时髦的话: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律师郑家修的跌宕人生

落实政策的时候,郑老师可以回到法院队伍,但是他选择了律师的职业,选择了司法局。当年律师是司法局的公职人员,与现在不同。

跌宕的人生经历让他有着切身感受,他对法制充满希望,对律师充满着期待。他像失散多年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一身轻松,回到了从前,一切从头再来。

律师郑家修的跌宕人生

郑老师在律师的岗位上特别痛快地工作了31年。

这几十年,他始终走在法律服务的最前沿,恪守职业道德,努力以自身的力量将法律的温情投入到需要帮助的当事人身上,一往无前、无所顾忌,深得当事人的信任。

律师郑家修的跌宕人生

风雨兼程一辈子,郑老师如今已经悄悄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他们那一代前辈律师以丰富的实践经历为后来者积累了经验,为营造我们这座城市的法制氛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郑老师的跌宕人生故事是值得讲述的。

–END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菩提菩提
上一篇 2024-01-09 03:49
下一篇 2024-01-09 04: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