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际艺术品追回组织创始人:英国应修订阻碍文物遣返的法律

“当听说大英博物馆最近的文物失窃事件时,我们感到非常震惊。”国际艺术品追回组织创始人克里斯多夫·马里涅罗(Christopher Marinello)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博物馆的首要职责是保护文化遗产,而不是仅为自己或学者服务。他认为,博物馆需要改进文物保护规范,同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以确保文物的安全。

自“监守自盗”丑闻曝光后,大英博物馆陷入信誉危机,多国要求大英博物馆尽快归还文物。马里涅罗指出,大英博物馆和英国政府长期以来对待“窃取”来的文物的傲慢态度需要改变。

在文物归还问题上,马里涅罗提出了文化交流计划的想法,以便将部分文物归还原籍国,同时促进文化理解和合作。他同时呼吁修订可能阻碍文物遣返的法律,并强调道德层面的重要性,以推动文物归还和加强文化交流。

专访国际艺术品追回组织创始人:英国应修订阻碍文物遣返的法律

国际艺术品追回组织创始人克里斯多夫·马里涅罗。受访者供图

“博物馆的首要职责是保护文化遗产”

新京报:当地时间8月25日,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菲舍尔(Hartwig Fischer)因建馆以来的最大馆藏文物失窃案宣布引咎辞职。大英博物馆董事会主席乔治·奥斯本表示,失窃文物至少达2000件。国际艺术品追回组织对这一事件有何看法?

马里涅罗:每天早上,我们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私人收藏、博物馆、教堂(大多是较小的文化机构)失窃的报告。但当我们听说大英博物馆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盗窃案时,感到非常震惊。人们以为像大英博物馆这样资金雄厚的博物馆不会卷入这种情况,但事实确实如此。

新京报:在一份新闻稿中,这位已经带领大英博物馆6年的馆长称,该博物馆正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他表示,馆方没有对文物失窃的可能性及其暴露的问题做出适当而全面的反应,而馆长显然对此负有最终责任。你如何看待大英博物馆应对文物失窃的做法?

马里涅罗:我理解大英博物馆为什么用了这么长时间才应对此事,即最早有人发邮件提醒大英博物馆可能存在监守自盗,结果被置之不理。过去几年,我们和许多博物馆都有联系。我们的工作是向他们了解从其藏品中丢失并出现在市场上的被盗物品。当我们联系这些博物馆时,他们的反应很不寻常。这是因为博物馆大多由学者经营管理,而学者的收入并不高。他们会变得非常官僚。博物馆管理者会产生一种学术上的傲慢,觉得藏品是属于他们的。

如果有外人联系他们,说“藏品可能丢了”,他们会提高警惕,并且从一开始就不是特别合作。他们认为,他们最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博物馆,而这些外人凭什么联系他们并举报盗窃?

现在大英博物馆馆长因失窃一事辞职并致歉,我希望大英博物馆能从中吸取教训,当有人联系博物馆说,“你们可能丢了文物”,博物馆应该认真对待。

专访国际艺术品追回组织创始人:英国应修订阻碍文物遣返的法律

2016年8月5日,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大厅内特有的穹顶建筑造型。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大英博物馆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文物失窃和保护文物有多重要?

马里涅罗:和许多博物馆一样,大英博物馆也有自己的章程,来指导博物馆人员如何行事。章程的第一句话就是,大英博物馆对英国公众和世界负有信托责任。这一措辞意味着他们是在为全世界人民保护文化遗产,而不是为他们自己,不是为文物托管人,也不是为在那里工作的学者。这是他们的首要责任。在这方面,他们确实让我们失望了。他们本应该做很多事情,希望他们能从这次非常糟糕的经历中吸取教训。

新京报:实际上,大英博物馆文物流失并非偶然。加上此次事件,近30年来,大英博物馆仅公开报道的文物失窃事件已有6次。你对博物馆和机构确保藏品安全有何建议?

马里涅罗:这不仅仅是大英博物馆的问题,而是世界上所有博物馆的问题。来自世界各地其他博物馆文物被盗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我认为博物馆不要再遮遮掩掩,他们需要向公众解释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他们正在做什么来找回文物,以及他们会做什么来防止这种事情发生。

大英博物馆的理事成员对管理层采取了惩罚措施,但我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希望文化机构能够为子孙后代继续提供文物展览,我们就必须找到问题的核心,那就是目前对文物保护的资助还不够。我认为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之一就是为文化机构提供适当的资金。如果大英博物馆在经历了数十年的资金削减后无法确保其藏品的安全,那么世界上其他博物馆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

专访国际艺术品追回组织创始人:英国应修订阻碍文物遣返的法律

新京报记者专访国际艺术品追回组织创始人克里斯多夫·马里涅罗。

“建议博物馆主动将部分文物归还原籍国”

新京报:被盗事件再次引发了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文物的呼声。你对遣返文物作为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手段持什么立场?

马里涅罗:几十年来,大英博物馆和英国政府官员对待文物的态度一直非常傲慢,自以为是,居高临下。其他国家要求归还其文化遗产时,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官员使用的论据之一是“我们是一个非常富有的重要的西方博物馆,我们可以比你们国家更好地保护你们的文化遗产”。现在这种说法被彻底颠覆了。希腊、尼日利亚等国家纷纷找到大英博物馆说,“也许我们的文化遗产在你们的博物馆里并不那么安全”。这些国家现在完全有权利揭穿英国几十年来一直在散布的言论,即英国是这些文物的主人,他们会照顾好这些文物。我们看到事实并非如此。不过,现在不是要争论谁的博物馆更安全,而是要认真研究这些文物是否需要逐一送回原籍国,这里面涉及法律和道德义务。

比如,现在我们可以制定某种文化交流计划,将其中一些文物归还给中国。之后中国再把文物借给大英博物馆,英国人同样可以欣赏这些文物,并从中学习和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在两国之间开展文化交流的机会,归还其中一些文物,从而发展两国之间更长期的关系。

希腊、尼日利亚和其他国家也是一样。英国需要做的是与这些国家开展文化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例如,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像对希腊人民的意义远大于对英国人民的意义。

专访国际艺术品追回组织创始人:英国应修订阻碍文物遣返的法律

2016年8月5日,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复活节岛石像。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各国如何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历史背景的同时共同努力解决文物遣返问题?

马里涅罗:目前的主要困难之一,我认为是1963年修订的《大英博物馆法》(该法规定,禁止归还大英博物馆内的任何文物)所造成的假困难。法律可以被修订,如果书本上的法律不起作用,那就需要修订它。躲在一条糟糕的法律后面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

1964年,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我们已经有了相关的法律(《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移其所有权的建议》,即《1970年公约》)。但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大英博物馆和英国政府是否遵守这些法律?执行情况如何?如果不遵守有何惩罚?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我认为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就是从道德层面出发。比如,英国可以主动归还某些来自中国或希腊的文化遗产。如果从法律层面无法归还文物,那就从道义上(主动归还),这是正确的做法。这样也能增加更多的文化交流,在两国之间分享中英文化。

新京报记者 姚远

编辑 张磊 校对 杨许丽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阳光百合阳光百合
上一篇 2023-09-28 17:40
下一篇 2023-09-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