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献伟
据报道,时值年终,打开一些网页和网购App,“1元购”广告让人眼花缭乱。用户只要忍不住点击,就可能掉进不良商家设置的陷阱。有的被诱骗下载了购物App,有的虽抢购成功却买到劣质“三无”产品,还有的个人信息被套取转卖……
临近“双节”,公众消费需求高涨,各类消费欺诈行为也进入高发期,网络“1元购”就是其中一大套路。“1元购”并非新鲜话题,每逢重大节日和消费旺季,“1元购”营销活动就会在各种商业平台向消费者“大抛媚眼”。有人说,“1元购”涉及消费金额过小,不必小题大做。然而,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营销”,实则涉嫌违反多项法律法规,危害极大。譬如,“1元购”往往存在虚假宣传,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法;“1元购”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知识产权法;“1元购”恶意销售远低于成本价格的产品,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可以说,“1元购”堂而皇之地粉墨登场,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诈,更是对法律的多重挑衅,必须严厉进行整治。
整治网络“1元购”乱象,需要三方同治。“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纲举;用心于诈,百补而千穴败。”我们既要在商家和平台方面大力倡导行业自律之风,使其做到诚信经营,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违法行为,同时,在“双节”这个重要节点,政府部门也要强化监管,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平台和商家切实履行自身管理责任,通过严厉惩处一批无良平台和商家,以此作为反面典型,大力开展行业警示教育,从而进一步净化网络消费环境。最重要的是,“1元购”之所以乱象丛生,在于其具有相当的市场需求。然而,天上掉馅儿饼,地上往往是陷阱。因此,面对“1元购”广告营销之类的诱惑,消费者务必做到理性对待,切不可因一时贪图便宜而陷入商家和平台精心布下的圈套。倘若一时失察,上当受骗,也要尽量保存好相关证据,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绝不助长平台和商家的无良行为。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