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问“人死了会怎样”,家长该如何回答?不同年龄段大相径庭

01

4岁的女儿昨晚临睡前突然很认真地问我:

人死了是不是会变成星星?

当时有点懵,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纠结了一下后如实回答说不会,并且告诉了她星星是什么。

女儿听后放声大哭:“妈妈,我不想死,我害怕,你要救我……”

孩子问“人死了会怎样”,家长该如何回答?不同年龄段大相径庭

老母亲慌了,只好跟她说,人只有老了才会死,她还是小孩子,她还会活很久很久,并且趁机告诉她要想活得更久,就要好好吃饭不挑食,不干危险的事情,好好保护自己……

也不知道这么说合不合适,该怎么与4岁的孩子谈论死亡?

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提问呢?

02

与避讳谈钱一样,我们避讳和孩子谈论生死。

为什么我们这么害怕和孩子聊这个话题?

1. “死”不吉利,不能随口议论

2. 孩子又不懂,聊这个干什么,长大就知道了

3. 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说,干脆就不聊

事实上,我们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避讳谈论死亡,孩子总能从其他渠道和途径在潜意识里获得“死亡教育”,恐惧仍然不会因此减少,甚至有可能是偏激或畸形的。

说个很简单的道理,养在温室里的孩子,被保护得非常好,但一旦撤掉玻璃罩,孩子就会变得弱不禁风。

孩子问“人死了会怎样”,家长该如何回答?不同年龄段大相径庭

当孩子不问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闭口不谈,但当孩子主动提及时,说明他们心中有了很大的疑惑,这个时候我们仍然忌讳,那不是一种保护,反而是一种伤害。

因为未知,所以恐惧。消除孩子对死亡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大胆地跟孩子聊聊死亡。家长释然,孩子也就坦然了。

03

江苏常州一幼儿园开设的死亡教育课堂,就很有借鉴意义。

上林地课程时,小朋友们对皮球虫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老师组织孩子研究皮球虫的外形,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把皮球虫装在瓶瓶罐罐里,放在幼儿园里每天进行观察。

某一天的美术课上,一位小朋友突然惊呼,自己的皮球虫怎么不动了?

孩子问“人死了会怎样”,家长该如何回答?不同年龄段大相径庭

皮球虫死了,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

借助这个机会,老师将美术课迅速转换成了一节生命教育课程。

老师先带着孩子们观察死去的皮球虫,大家一同总结这种虫子活着和死后的不同。随后,又将皮球虫话题切换到人类。

死亡是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人类很强壮,不呼吸就会死。”

“人老了就会死,老死了。”

“死亡就是身上没有肉了,只有白色的骨头。”

“死了就是永远醒不过来了。”

“死后要变成天上的星星。”

“死后要埋到坑里。”

……

这些都是幼儿班孩子对“死”的看法,甚至还有很多脑洞大开的想法。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还非常正式地给皮球虫办了一场葬礼。

孩子问“人死了会怎样”,家长该如何回答?不同年龄段大相径庭

通过活着的皮球虫,老师让孩子们观察生命;通过死去的皮球虫,老师充分引导孩子们思考到底什么是死亡,由此引申到人类,最后又带孩子们读生命教育的绘本。

在生与死之间,品味离别和失去,学会珍惜和爱护,既有童真童趣,又有潜移默化的教育。

非常棒的一场生命教育课。

试想,如果在孩子发现虫子不动了,老师草草一句“它死了,再去抓一只吧”,

然后因为忌讳死亡而不再过多解释,这样的教育方式带给孩子的又是什么呢?

与其讳莫如深,不如大大方方地和给孩子们一起讨论,看看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看看怎么去引导孩子思考生命,珍惜生命!

孩子问“人死了会怎样”,家长该如何回答?不同年龄段大相径庭

04

儿童心理学家M. Nagy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3~10 岁)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是有差别的。

第一阶段:3-5岁,认为死亡只是短暂的分离,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第二阶段:5-7岁,明白什么是死亡,但还没有形成对死亡的真正理解,处于拟人化时期。

第三阶段:7-10岁,知道死亡是生命的终止,是不可逆的。尤其是亲身经历过亲人去世的孩子。

一般来说,孩子在4岁左右会开始对死亡产生好奇,也非常希望从父母那里了解到什么是死亡,但因为对未知的恐惧,让他们又有点害怕。

如果父母很忌讳,那孩子对死亡就会更恐惧。因为他们信任父母,依赖父母,在孩子看来,父母那么厉害都会怕,说明死亡很可怕。

因而,在孩子追问死亡时,我们的回答对孩子的安全感建立非常重要。

孩子问“人死了会怎样”,家长该如何回答?不同年龄段大相径庭

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不一样的认知,我们在回答时可以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讲述死亡,引导他们学会正视死亡、尊重生命、快乐生活。

建议仅供参考:

3-5岁的孩子

4岁左右的孩子会向大人发起提问“什么是死”“死后又会怎么样”。

我们可以用“善意的谎言”,解释疑惑又不让孩子觉得恐怖和害怕,满足他们当下的好奇心即可。

重要的是我们坦然的态度。

比如:他累了,是去休息了,是去天堂享福了……他睡着了,要做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5-7岁的孩子

可以用比喻、拟人的方式跟孩子解释死亡,或者用绘本、动画故事里的分离场景来帮助孩子理解。

“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就是一种很好的比喻方式。

绘本推荐:《爷爷变成了幽灵》《獾的礼物》《我的忧伤像一头大象》《爷爷有没有穿西装》《一片叶子落下来》等。

孩子问“人死了会怎样”,家长该如何回答?不同年龄段大相径庭7-10岁的孩子

绘本仍然可以当做释放悲伤情绪的途径,而且选择也可以更偏向故事情节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知道死了就是没有了,就是不会回来了,

你的“善意谎言”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没用了,甚至会让孩子觉得你是在骗他。

所以,当孩子因为身边的亲人去世而难过时,我们最需要做的不是安慰他“没关系”,而是告诉他“伤心可以哭出来”。

接纳孩子难过伤心的情绪,孩子才能快速自愈。

当然,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珍惜健在的亲人,珍惜自己的生命。

孩子问“人死了会怎样”,家长该如何回答?不同年龄段大相径庭

台湾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中说道,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

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我们小时候,可能因为父母的忌讳,对于死亡一度有着害怕和担忧,却遗憾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解;而如今,我们成为了父母,是否还要让这个遗憾继续呢?

当孩子问你“人死了会怎么样”,你此刻是否做好了回答他的准备?

请相信,当孩子发出提问时,一定是我们进行生命教育的绝佳机会。别错过!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染墨绘君衣染墨绘君衣
上一篇 2023-09-24
下一篇 2023-09-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