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何训昌 湛江何毅

11月7日正是入冬节气,白昼渐短。下午四时整,天色明亮,温度湿度适中,正是烧陶的好天气。在小榄镇菊城陶屋内,起火烧窑前,陶屋的主人何湛泉带领着陶艺工人们先在供像前点燃香火,并在龙窑各处插上,祈祷这一次烧制顺利完成。

在何湛泉看来,这套已经坚持了30多年的流程不是一种迷信,而是手工陶塑工艺人的一种对传统的尊重与坚守。

而在三乡巨龙文博园内,一座陶艺博物馆正在紧张地建设当中。何湛泉的小儿子,今年25岁的何大智已经在工地监工了近一年的时间。陶艺博物馆建成后,将收藏何湛泉30余年来所收藏的珍贵陶器,何大智也将拥有自己的工作室。

中山何训昌 湛江何毅

2018年10月,何湛泉所坚持的传统石湾陶塑技艺中的精华部分——广东传统建筑陶塑瓦脊制作工艺入选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项脱胎于佛山石湾陶塑业的传统技艺,在中山小榄得到了继承与发扬。

中山何训昌 湛江何毅

“60后”与“90后”:两个时代的不同境遇

陶塑瓦脊,是传统岭南建筑中的重要装饰。它是绽放在明清古建筑屋脊上的艺术之花。那些色彩艳丽的花鸟瑞兽、风土人物,以民间传说入陶艺,展现了时代风情,显示了传统陶艺水平的高超和出神入化。

38年前,17岁的何湛泉出于对陶塑的浓厚兴趣,前往佛山师从民间老艺人劳直,开始了自己的陶塑工匠生涯。1985年,何湛泉与师傅一同接过了广州南海神庙的瓦脊修复工作,开始了自己研究明清陶塑瓦脊创作与修复的漫长生涯。

中山何训昌 湛江何毅

与少年时期便外出学艺的何湛泉不同,何大智出生时,何湛泉已经是小有名气的陶艺工匠。 “我们从小就在泥巴里长大,我最早的一件作品是在4岁左右的时候完成的。”自幼接触陶艺制作的何大智,每年寒暑假都会在父亲的指导下完成一些自己的作品。

何大智出生、成长的90年代,正是何湛泉所创办的菊城陶屋逐渐打响名声的时期。由于多次出色完成了古建筑陶塑瓦脊的修复工作,何湛泉逐渐成为名声在外的陶塑工匠。何湛泉对于陶塑瓦脊艺术的痴迷与研究,让他成为古建筑陶塑瓦脊修复工作的不二人选。何大智成年时,父亲已经成为了行业内权威的陶塑瓦脊技艺大师。

中山何训昌 湛江何毅

“老树”与“新花”:传统技艺的传承之路

从小在菊城陶屋长大的何大智,隐约知道父亲从事的是与众不同的事业。“从小我就对我父亲所做的事情很崇敬,觉得他是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在何湛泉眼中,何大智并没有显示出对陶塑制作拥有特别的兴趣。高中时,何大智选择了理科。高中毕业后,何大智选择出国留学,去了悉尼大学修读视觉艺术专业。

何湛泉有自己的想法,也尊重儿子的选择。他告诉儿子:“你可以去学你自己想学的东西。但爸爸还是希望你能回来继承爸爸的事业。”

中山何训昌 湛江何毅

海外求学之路带给了何大智全新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视野,却也让他反过来理解了父亲对传统的坚守。何湛泉坚持制陶各个环节上的古老配方和传统技艺,尽管这些配方和技艺在某种程度上会对陶塑创作造成一定程度的限制。何大智对艺术的深入学习使他逐渐认可了这种限制:“在艺术中,没有绝对的自由。某种程度上说,一定的限制才是最大的自由。只有在这种限制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价值。”

何大智有了将陶塑技艺传承下去的使命感。2015年年底,何大智回到了菊城陶屋,在父亲的菊城陶屋里开始自己的陶艺创作生涯。

中山何训昌 湛江何毅

“旧瓶”与“新酒”:新时代、新符号、新审美

手工陶塑瓦脊需要经历从配泥、配釉、泥坯塑制、上釉再到煅烧成型的漫长过程,往往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在极端重视生产效率与时间成本的今天,这种付出是超出一般商业逻辑的。此外,这些传统古建筑屋脊上的花鸟瑞兽,也面临着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难题。若无法让陶艺作品进入现代生活空间里,则陶塑瓦脊技艺就会如许多传统技艺一般被“束之高阁”。

中山何训昌 湛江何毅

面对这个问题多年,何湛泉却渐渐变得乐观起来。在他看来,未来陶塑瓦脊这种形式的艺术品可能会消失,或者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但在对陶塑瓦脊制作的探索中所成熟起来的各项技艺,却仍然有应用的价值。

在内容创新上,何大智常常会给何湛泉带来惊喜。25岁的何大智穿着潮流,喜欢篮球与摄影。与创作严谨的父亲相比,他愿意去创作一些融入生活的陶艺造型。“并非追求标新立异,只是顺其自然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中山何训昌 湛江何毅

对传统技艺最为坚持的何湛泉,对于何大智的创作却表现出了极大的认同。他认为,自己始终坚持的, 是陶塑瓦脊的制作工艺,而并不是陶塑瓦脊这种形式本身。“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符号和审美,年轻人应该去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中山何训昌 湛江何毅

对于陶塑技艺中最精华的陶塑瓦脊,何大智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新的创作想法,但还需要时间去完成。 “我回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技艺传承下去。‘传统岭南瓦脊艺术要如何在这个时代有更广更强的生命力’,我会围绕这个问题去思考未来的创作。

中山何训昌 湛江何毅

陶塑瓦脊的制作工艺有很多可以继承和深挖的点。我会利用父亲的配方、思维、技术和龙窑,用我的审美和艺术视野去创作属于我自己的陶艺作品。”

【南方+见习记者】廖瀚

【视频+图片】叶志文

中山何训昌 湛江何毅中山何训昌 湛江何毅

【作者】 廖瀚 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中山市~香山图志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菩提菩提
上一篇 2023-02-23 19:09
下一篇 2023-02-23 19: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