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养老保险的选择:吃饱饭就交,能存款多交点

好多人问我养老保险如何选择,凡是保险就有风险,这其实是一个与寿命(岁数)相关的问题,寿命太短,交保险是不合适的,寿命太长,交保险是合适的。节物时光,世事无常,谁也无法跑到前面去看一看,自己能活多大岁数。过于强调个体,这是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只能从整体出发,以平均寿命或平均预期寿命为依据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和寿命有关,我的看法是,能吃饱饭,就按下限交,有钱存款,尽可能按上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各地说法不同,可咨询社保。此时缴费工资指数=1)交。这就是启明的回答。下面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养老保险的本质是把劳动时间存起来,到退休时,按退休时的上年全省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存储的劳动时间,计算基础养老金并发放。这是养老保险能够抵抗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大众是看现在老人的境遇而自觉的。有退休的老人能够吃饱饭,同时代没有退休的老人,相对境况较差,往往需要政府的救济及亲友的帮助。

交养老保险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有明白人,交15年最低档次的养老保险,就能享受退休待遇,省吃俭用也要交15年。

让人疑惑得是,交什么样的档次合适?15年后交不交?

交时间越长、档次越高,养老金就越高,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受益就越大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弄明白,什么是您心中的“合适”?得便宜呗。得便宜至少也有二个定位:一是利润(便宜)率最大化,不管拿多少养老金,比付出高的部分除以付出的百分比,越大越好,大多数人只交15年最低档次的养老保险,利润率是最大的;二是利润最大化,比付出高的部分越大越好。

启明心中的合适:具体到钱物,都是有折旧(贬值)的,虽然存得是劳动时间,把劳动时间转换成养老金,中间有好多环节,需要好多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得到不一定要比付出多。适当的折扣,启明是认可的。认可的折扣多大,启明不说,说了也得不到几个人的共鸣。

启明可以公开表明的是,得到与付出基本相同,此时的养老金水平应当是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不会因为养老金较低而受困,也不会因为政策对高收入的限制而吃亏。

从存储的劳动时间角度看,不吃亏就好。不吃亏,把付出的劳动时间存起来,到晚年退休时,把别人同样劳动时间的收入还给您,用于您的养老。

基于不吃亏的基础原则,启明的建议是:

1、一生中,一定要交满15年最低档次的养老保险,享受到养老金。这是最低门槛。

2、能吃上饭,交最低档次的养老保险。今天有饭吃之后,要想到老年的生活。养老政策,保低限高,您按60%上年度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交的养老保险(简称按0.6档交,此时当年缴费工资指数=0.6),相当于享受80%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各地叫法不一,基本一致)的退休待遇。交养老保险的时间长比档次高有意义,不要放弃政策的红利。

3、有钱存款,建议按100%上年度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简称按1.0档交,此时当年缴费工资指数=1)交。相对交0.6档,多交的部分比存款的作用差不多。不因政策的限高而吃亏,又能得到较高的养老金。

需要说明得是,不是所有人任何情况下按1.0档交养老保险都比存款合适,可参照最后的定量分析,但存款有可能化了,并不能用于以后的养老,工资越低的人,化的可能性越大,这是启明建议按1.0档交养老保险的原因之一。这是要说明的第一点;

在所有缴费年度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小于1的基础上,某一阶段,缴费工资指数大于1是有意义的,这大于1的部分不受政策的限高影响。这是第二点;

所有缴费年度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大于1,对有些人群是有意义的,有的人预期领养老金的时间长,有的人追求较高的养老金水平,有的人愿意承受较高的存储劳动时间折扣,本文不进一步探讨,可参照定量分析的思路,进行自己的分析。这是三;

按1.0档交养老保险,领取的养老金比平均水平高。较高的养老金水平,有利于养老时的心理平衡,能够为养老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启明认为,可延年益寿。这是四;

有钱存款,要兼顾以后。如果当时的存款是为以后的生活准备的,要分析以后收入的预期,如果预期不佳,这不算有钱存款。毕竟交的养老保险,在退休前没有任何收入。这是五。

以上是启明对如何交养老保险的建议和简单的定性分析。下面将进行定量分析,在分析以前,先了解核算养老保险的公式。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

过渡性养老金。大约97年(各地不同)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有过渡性养老金,主要作用是补偿养老政策前未缴纳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现在交养老保险的时间长短、档次高低,对大部分地区的职工来说,过渡性养老金不变。因此,本文不探讨过渡性养老金这一问题。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或者余额按照公布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息,如2014利率=5% 、2015利率=5% 、2016利率=8.31%,从整体上接近于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比一般无风险理财收益要高,这相当于一笔高息的存款,即使领取后有余额,这个账户上的余额是可以继承的,对任何一个人,个人不吃亏。因此本文不再探讨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一问题。

再来看公式,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分析因交养老保险而获得的养老金是否合适,只需要分析基础养老金是否合适就可以了。

下面分析基础养老金是否合适。应注意得是,基础养老金只是养老金的一个部分,不要把这个部分与整体进行数值上的比较。

先上公式,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本人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

公式说明分析一:大约97年(各地不同)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基础养老金的核算以这个公式为准。97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核算和这个公式相似,采用这个公式对现在交的养老保险进行分析,不影响分析结果。

公式说明分析二:(1+本人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就是政策的保底限高。如果本人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0.6,(1+本人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0.8(相当于按缴费工资指数为0.8为您核算养老金),比0.6高,这是保底。如果本人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3,(1+本人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2,比3低,这是限高。

公式说明分析三:衡量储存劳动时间多少用的是“本人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这个指标。1987年,交了120元的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处记下了年缴费工资指数为1。120元除以600元(上年度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0.2,相当于养老保险处记下了储存的劳动时间为0.2(年)。2013年,交了10492元养老保险,上年度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52460元,保险记取2013年本人年缴费工资指数1。相当于记下了2013年储存的劳动时间为0.2(年)(10492/52460)。1987年交的120元与2013年交的10492元对退休时的养老金贡献一样的,都是每月71.80元(2022年退休时,按2021年上年度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7180元的1%核算您的基础养老金),因为您储存的时间都为0.2年。

公式说明4:这一公式,各地的表达不同,但内容基本一致。缴费工资指数的计算,公司交养老保险时,公司按当地省人社厅公布的“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基数交的养老保险时,缴费工资指数=1。灵活就业人员交养老保险,缴费工资指数的计算各地不同,要问社保。已经交的养老保险,社保提供上年度缴费工资指数的查询。缴费工资指数=1时,启明这儿,个人按基数交的8%纳入个人账户,只有单位按基数交的20%(各地不完全相同,大多数为20%),是为收入(用收入这个词不准确,是为了和付出相对)基本养老金而交的,故储存的劳动时间为1*20%=0.2(年)。

基础养老金的定量分析方法。付出劳动价值:各年度交养老保险而储存的劳动时间总和*退休年度上年度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得出的数额是储存的劳动时间在退休年度的价值(可理解为退休年度的现值)。收入养老金等退休年度的现值:分析退休后各年度收入的养老金,并折算成退休年度的现值,得出的数额相当于,在退休年度就存这一笔钱,加上利息,刚好在退休时期以养老金的形式领完。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这样,正好把收入和付出归集在同一个时间内,可以比较付出与收入的大小,定量分析问题。

计算分析中用到参数的确定:

1、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为:一年贷款利率4.35%。

以此为折现利率。以后年度收入的折现,折现率越高,现值越少。

对个人来说,这个折现率是比较高的,但对国家来说,这个折现率是可以达到的。本着审慎的原则(收入的折现就高不就低,计算后的收入付出平衡时的岁数是偏大的),采用这一利率。

对折现利率有不同需求的人,可参见后面定量分析的表格,自己分析。

2、官方《通知》,从2023年1月1日起,增加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为2022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8%。”

以每年基础养老金的3.8%,计算以后年份养老金增长额。

定量分析1:活多久,领取的养老金与付出时间达到平衡

案例一。假设一职工,工作40年,60岁退休,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假设退休时参保人员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A(下同),1月份开始领取养老金(下同)。

付出:40*1*0.2=8年的劳动时间,价值=8A*12=96A(单元为元,下同)。

收入:退休时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本人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A*(1+1)/2*40*1%=0.4A,第一年养老金总额为4.8A,以此为基数,计算收入养老金总数退休时的现值见表1(单位:A元)。

交养老保险的选择:吃饱饭就交,能存款多交点

考虑到启明当地此人的抚恤金、丧葬费的水平为16*A,人活到80岁时,总收入折算到退休时现值为107.3A,高于付出的96A。活78岁,折算到退休时现值总收入=107.3A-4.341A(单元格F20中的数值)-4.364A(F19)=98.60A,收入付出的平衡点在77-78岁之间。

平衡点。岁数小于平衡点,付出比收入多;岁数大于平衡点,收入比付出多。

受政策影响,交的档次越低,平衡点的岁数越少。

缴费年限越短,平衡点的岁数越少。如交1.0档,缴费30年较缴费40年少1岁左右。

在启明本地,有优惠政策,每人每月多发33元,每年发取暖补助,活到80岁,也是一笔不少的钱,也会拉低平衡点岁数。经了解各地多少都有优惠政策,政策不同,无法进行统一分析,在这里,都不纳入分析。

虽是定量分析,启明不追求完全准确。事实上,分析参数稍有变化,分析结果也不一样,无法做到完全准确,做到完全准确无意义。

案例二。假设一职工,工作35年,55岁退休,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

付出:35*1*0.2=7年的劳动时间,价值=7A*12=84A。

收入:退休时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本人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A*(1+1)/2*35*1%=0.35A,第一年养老金为4.2A,以此为基数,计算收入养老金总数退休时的现值见表2(单位:A元)。

交养老保险的选择:吃饱饭就交,能存款多交点

加上抚恤金、丧葬费11A(启明本地抚恤金、丧葬费=缴费年限-6-退休年数+2,且最低不少于11个月,是大不超过24个月的上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因此也不用折现),人活到80岁时,总收入折算到退休时现值为109.0A,高于付出的84A。收入付出的平衡点在74-75岁之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1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2021年在国家统计局分类的全国35个一二线城市中,有20个城市人均预期寿命大于80岁,占比约57.14%。有文献报道,1万个参加养老保险的成年人中至少有5000到6000人能够活到80岁以上。

定量分析二:最低缴费,退休时养老金。

案例三。假设一职工,交费15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0.6。

退休时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本人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A*(1+0.6)/2*15*1%=0.12A,是案例一职工养老金的30%。其个人账户养老金占案例一职工的比例更低(无优惠政策)。案例三的职工如50岁退休,折算到退休时的收入是付出的一倍以上,利润率最高。在启明本地,案例三的职工现在退休养老金总数一千多元,只是能够满足老人吃穿的需要。

养老金占上一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收入的比例是逐年下降的。近期,每年都涨养老金,涨的是养老金中基础养老金部分。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确定后,再也不变。基础养老金的增幅往往比全省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增幅低。在退休时,养老金不够花,以后更是捉襟见肘,这就是“吃饱饭就交”的原因。

定量分析三:不同缴费年限,对退休时养老金的影响。

假设一职工,交费20年、30年、40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0.6。

退休时月养老金分别为0.16A、0.24A、0.32A,分别占案例一职工的比例为40%、60%、80%。交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占比越高。

交40年0.6档次同交32年1.0档次的月养老金相同,但少付出0.8年的劳动时间,因此“交养老保险的时间长比档次高有意义”,尽量增加交养老保险的年限。

定量分析四:不同缴费系数,哪个合适

案例四。假设一职工,交费40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0.6,60岁退休。分析案例一同案例四职工的养老金情况。

案例四职工情况。

付出:40*0.6*0.2=4.8年的劳动时间,价值=4.8A*12=57.6A。

收入:退休时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1+本人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A*(1+0.6)/2*40*1%=0.32A,第一年养老金为3.84A,以此为基数,计算收入养老金总数退休时的现值见表3(单位:A元)

交养老保险的选择:吃饱饭就交,能存款多交点

案例四与案例一交养老保险年限都为40,假设都是活到80岁,案例四职工共收入养老金73.1A,付出57.6A,利润=73.1A+16A(抚恤金、丧葬费)-57.6A=31.5A。

案例一职工共收入养老金91.3A,付出96A,利润=91.3A+16A-96A=11.3A,都有利润,其中交0.8档次的利润大,利润率更高,但月养老金水平较低。又一次说明了“交养老保险的时间长比档次高有意义”

案例五。假设一职工,交费40年,前三十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后十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0.6,60岁退休。分析案例五与案例一职工养老金情况。

单独分析后10年对养老金的贡献。

因后十年交0.6档,案例五职工月养老金增加额==A*(1+0.6)/2*10*1%=0.08A。

因后十年交1.0档,案例一职工月养老金增加额==A*(1+1)/2*10*1%=0.10A。

因后十年交养老保险缴费工资指数不同,案例一职工较案例五职工月多拿养老金0.02A,年为0.24A,以此为基数,计算多收入养老金总数退休时的现值见表4

交养老保险的选择:吃饱饭就交,能存款多交点

案例一职工多拿养老金折算到退休年限时的现值为4.57A。

案例五职工少交养老保险,少交部分用于存款,这部分存款折算到退休时的现值见表5(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比例按启明本地近几年平均值8.2%计算,存款按3%利率计算)

交养老保险的选择:吃饱饭就交,能存款多交点

案例五职工少交养老保险,少交部分用于存款,到退休时,存款总额为7.40A,比案例一职工多拿养老金折算到退休年限时的现值4.57A多2.83A,即多2.83个月退休时的养老金。

案例五职工得便宜(相对案例一职工),是因为享受了政策中保底的红利。

折算案例一职工多拿养老金用的折现率4.35%,案例五职工退休后存款的利率达不到这个数值,按实际存款利率折算,案例五职工得到的便宜减少,约为2个月退休时的养老金。差别不是太大。

并不是少交养老保险总能得便宜,如案例五的职工40年都按0.6档交养老保险,按工资年增长8.2%、存款按3%利率计算,核算结果,案例一职工多拿20.68A的养老金,案例五职工少交养老保险,少交部分用于存款,到退休时,存款总额为16.40A,反而吃亏(是相对吃亏,不是真的吃亏),少了几个月退休时的养老金。如果以2023年为基准,从实际工资增长率和存款利率核算,吃亏更多。主要原因是40年前的工资太少了,存款利率长期少于工资增长率,存款到退休时的本息总额、远远小于近几年中一年相应存款的本息总额。

还有其他情况,即不同时期的工资增长率及存款利率,职工五也吃亏。

因此启明建议,有钱存款,考虑按缴费工资指数=1交养老保险。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染墨绘君衣染墨绘君衣
上一篇 2023-08-15 18:01
下一篇 2023-08-15 1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