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16日开始,北京市经历了一次PM2.5轻至重度污染过程,今天(2月18日)13时,空气质量指数为230,为重度污染。记者注意到,这已经是北京本月发生的第二次PM2.5污染过程。两次污染过程中,区域传输贡献均占八成。
气象条件不利,两次区域传输贡献均占八成
京津冀地区处于太行山和燕山的半封闭地形中,具有天然“背风坡”及“暖盖”结构特征。地形结构更易造成污染物在山前累积,形成重污染。
另一方面,由于大气具有流动性,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在风的作用下随气团一起传输,在传输过程中还会裹挟局地污染物,使污染气团越聚越浓,区域传输作用导致大面积的区域性重污染,区域内城市均会或轻或重陷入污染中,直到气象条件转为有利,污染物得到彻底清除为止。
2月10日开始,北京市经历了一次PM2.5污染过程。从区域来看,污染主要发生在山前及环渤海区域。9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扩散条件转差,北转南风,上一轮过程残留的污染物尚未完全清除便又重新积累传输。10日上午,污染物传输至北京南部,区域出现成片中度污染。10日至11日,北京一方面受到传输影响,一方面气象条件不利,湿度大、逆温强,有利于污染物二次生成转化,导致浓度进一步攀升。2月12日,扩散条件转好,空气质量恢复优良。利用模型对污染过程进行来源解析,结果显示,PM2.5维持高浓度水平期间,北京市本地贡献约占20%,区域传输贡献约占80%。
与上次类似,从2月16日开始,北京市经历了一次PM2.5轻至重度污染过程。本次污染过程同样是在东南通道和西南通道共同输送作用下叠加本地排放导致的。17日上午以后,区域传输加强,浓度快速升高;15时,PM2.5浓度达到153微克/立方米,5级重度污染。截至今天中午,除延庆区外,其他区陷入重度污染。此次污染过程中,北京市本地贡献约占19%,区域传输贡献约占81%。
本次污染过程预计今晚结束
很多人可能感觉空气污染已经许久未发生,为何今年2月已发生两次?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书肖告诉记者,其实每年冬春换季时、供暖结束之前,通常会有一到两次污染过程。但今年这一过程出现得稍早,且此前空气质量一直较好,所以大家觉得对比明显。她推测,这与复工复产造成排放增加、人为活动水平增长或有关系,比如用电量、交通流等的增加。
北京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昨日预测,今天白天,受雨雪天气扰动影响,污染程度有所缓解,空气质量转为3级轻度污染。但今天上午,北京仍出现了重度污染,原因是什么?
记者注意到,“气象北京”微博上午信息显示,由于降水云带东移缓慢,今天降水时间有所推迟。“降水会对污染物有清除作用,但由于降水推迟,没有风,比较静稳,湿度又很大,反而导致颗粒物快速增长,气象条件不利。”她说。
预计今天中午前后到傍晚,大部分地区有小雨或雨夹雪,山区小到中雪,主要降水时段为11-17时。雨后傍晚至夜间有3、4级偏北风。今天傍晚至入夜,转受西北冷高压系统控制,地面有明显偏北风,扩散条件明显改善,空气质量转好,本次污染过程结束。
2月下半月,全国大部扩散条件一般
近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2月下半月(16-28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预报会商显示,2月下半月,全国大部扩散条件一般,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局地可能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其中,东北局地、华北中南部、华东中北部局地、成渝地区、陕西关中地区、新疆天山北坡等地可能出现中至重度污染。对于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月下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局地部分时段可能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
2月下半月,北京市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PM2.5。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污染过程结束后,22-23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空气质量预计为良至轻度污染;24日略有好转;25-26日以轻度污染为主。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军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